广东省精神卫生资源现况研究及趋势分析

2021-11-07 01:44刘日淼林海程林勇强王诗镔陈冰倩陈志远梁晓华谭文艳
现代医院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床位数床位精神科

刘日淼,林海程,林勇强,王诗镔,陈冰倩,陈志远,梁晓华,谭文艳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广州市 510120)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精神健康已成为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日益增加,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增多。黄悦勤等[1]的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指出我国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高达16.6%,12个月患病率高达9.3%。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全省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可能精神障碍终身患病人数也在增长。截至2016年,广东省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约50万人[2]。2015年国家出台《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要求到2020年,每10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不低于3.8名,精神科编制床位数每10万人不低于28张。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精神卫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了解广东省精神卫生资源的现状,为进一步优化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所指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包括精神专科医院,设有精神/心理科的综合医院、慢性病防治站/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康复机构以及独立的精神/心理科诊所。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将广东省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惠州、东莞、珠海、江门、肇庆)、粤东地区(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河源、梅州)、粤西地区(茂名、阳江、湛江、云浮)、粤北地区(韶关、清远)[3]。全省各地区常住人口数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2015年采用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编制的“全国精神卫生资源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精神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或精防人员组成的调查团队以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完成的调查表由区县级精神卫生项目办、市级精神卫生项目办逐级电话审核,审核完毕的调查表上报广东省精神项目办。广东省精神项目办对调查表进行审核,并使用EpiData进行双份录入。调查内容包括:机构基本信息、床位数、机构人员数、年度精神(心理)科收入、年度医疗服务量、年度精神(心理)科住院服务、机构康复科/工娱室情况、年度收治公安部门送诊情况、收治强制医疗(经法院判决)患者情况、收治“三无人员”情况。

2018年采用广东省精神卫生项目办统一编制的“广东省精神卫生资源管理调查表”进行调查。广东省精神卫生项目办委托中科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将调查表导入“广东省精神卫生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省系统”),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精神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或精防人员组成的调查团队调查并在省系统中录入,经区县级精神卫生项目办、市级精神卫生项目办逐级审核完毕后,在省系统中上报广东省精神卫生项目办,广东省精神卫生项目办做最后审核。调查内容包括:机构基本信息、床位数、机构人员情况、年度精神(心理)科收入、年度医疗服务量、年度精神(心理)科住院服务、机构康复科/工娱室情况、年度收治公安部门送诊情况、收治强制医疗(经法院判决)患者情况、收治“三无人员”情况。

1.2.2 统计方法。使用Excel 2010版软件对机构基本信息、精神科床位数、精神卫生医护人员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2015年和2018年的精神科床位及精神科医护人员做趋势性分析。

2 结果

2.1 精神卫生机构及床位分布分析

2018年,全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共412家,其中公立341家,民营71家,提供住院服务161家。编制床位34 049张(30.01张/10万人),实际开放床位50 199张(44.24张/10万人);2015年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共306家,其中公立276家,民营30家,提供住院服务118家。编制床位22 825张(21.04张/10万人),实际开放床位33 937张(31.28张/10万人)。与2015年相比,2016年—2018年,粤北的机构数和编制床位数的增幅最高,粤西最低。2015年和2018年广东省精神卫生机构及床位的地区分布分析见表1。

表1 2015年和2018年广东省精神卫生机构及床位的地区分布分析

2.2 精神卫生医护人员分布分析

2018年,全省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3 118人(2.75人/10万人)、精神(心理)科护士7 585人(6.69人/10万人)、心理治疗/咨询师432人;2015年,全省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 355人(2.17人/10万人)、精神(心理)科护士5 274人(4.86人/10万人)、心理治疗/咨询师281人。与2015年相比,2016—2018年,粤北每10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和精神(心理)科护士数增幅最高, 珠三角增幅最低;粤北心理治疗/咨询师增幅最高,粤西最低。2018年数据显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职称为主治医师占比最大,学历以本科占比最大;精神(心理)科护士职称为护士占比最大,学历以专科及以下为主。2015年和2018年广东省精神卫生医护人员的地区分布分析见表2。

表2 2015年和2018年广东省精神卫生医护人员的地区分布分析(人)

2.3 精神科床位及医护人员的趋势分析

与2015年相比,2016—2018年,每10万人的精神科编制床位数、每10万人精神科开放床位数、每10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每10万人精神(心理)科护士数均增长,其中每10万人精神科编制床位数增长最快,每10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增长最慢。

3 讨论

3.1 精神卫生机构和精神科床位仍有待发展

2014年广东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195家[4],2015年306家,2018年412家,2016—2018年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数增长相对缓慢,其中公立机构增加65家,民营机构增加41家,民营机构增速明显。2014年广东省精神科开放床位29 315张(27.34张/10万人)[4],2015年33 937张(31.28张/10万人),2018年50 199张(44.24张/10万人),2016—2018年每10万人精神科开放床位增长相对较快。精神科编制床和开放床位数已提前达到28张/10万人的要求。2014年,马宁等[5]提出精神科床位配置方案,全国精神科床位的最低配置(满足可能有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性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急、慢性住院治疗需要)为262 562张(1.97张/万人);中等配置(在最低配置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有严重自杀倾向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有明显精神行为症状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急性住院治疗需要)需618 461张(4.64张/万人); 较高配置(在中等配置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可能致残的精神病性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急、慢性住院治疗需要)需1 141 340张(8.56张/万人)。按此研究结果,现有的精神科编制床位和开放床位数已满足可能有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性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急、慢性住院治疗需要,与中等配置要求(46.40张/10万人)、2015年上海(59.10张/10万人)[6]、天津(45.80张/10万人)[7]和辽宁(63.80张/10万人)[8]的平均水平均有一定差距。王勋等[2]提到2016年全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 401 150例,其中广东省484 318例,马宁等[5]提到重性精神疾病需住院比例为10%,平均住院日30 d,则全省有48 432位患者需住院。实际上,2018年我省平均住院日约为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按照我省约50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平均住院日,现有的精神科床位未能满足需求,建议各地区加大力度,持续推进精神卫生资源建设。

3.2 精神卫生医护人员仍相对不足

2014年每10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为1.81人/10万人、精神科护士4.18人/10万人,2015年、2016—2018年呈持续增长趋势。国家出台《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后,我省出台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方案,通过实施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培养精神科医师。相较于2014、2015年,2016—2018年精神科医师数增长较快,但仍未达到国家和省对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配置比例要求。2018年每10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和每10万人精神科在册护士高于全国(2.19人/10万人、5.51人/10万人)[9],但与上海、浙江、天津等地相比,均有较大差距,约为上海(4.40人/10万人、9.80人/10万人)的64.32%和70.41%[10]、天津(4.36人/10万人、8.74人/10万人)的64.91%和78.95%[7]、浙江(4.56人/10万人、9.06人/10万人)的62.06%和76.16%[11]。建议继续加大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力度,同时鼓励高校继续培养精神卫生专业人才。

3.3 精神卫生资源发展及分布仍不平衡

精神卫生资源发展及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一直存在,精神卫生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广东省近几年情况显示,精神卫生资源更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非珠三角地区精神卫生资源相对较少。但按人口配置,珠三角的平均水平较低,这可能与人口流动有关。精神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人口的规模、结构、分布等因素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的主要依据[12],建议各地区因地制宜,继续发展精神卫生资源,使精神卫生资源均衡发展,最大程度满足群众需求。

猜你喜欢
床位数床位精神科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全国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