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管理“业财融合”初探

2021-11-09 07:57高云骢
中国农业会计 2021年9期
关键词:财务数据业务流程业财

高云骢

一、前言

当前,国家提出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建设“双一流”高校,提升教育质量,“业财融合”是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通过将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相匹配,深度联动,着眼于业务运营环节,协同整合有效的业务与财务数据,强化风险管控,助力管理层经营决策,以发挥最大效用。因此,如何深入贯彻实施高职院校会计管理,使财政拨款经费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科技研发等主要业务流程相匹配,发挥最大效用,是研究“业财融合”的根本出发点。

二、高职院校“业财融合”流程设计

“业财融合”旨在整合财务资源,最大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学校教育事业。将“业务”与“财务”相融合,将财务管控与业务执行相结合,整体流程设计如下。

(一)业务规划与财务需求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制定未来发展目标时,一般业务规划比较宏观,愿景目标设定较高,对财务需求也相对迫切。因此,在规划设置时,科学论证与经费评估必不可少。高职院校应组织对项目进行科学预测、市场检验,由此判定相应的经费需求,以协助同步做好财务规划。否则,缺乏资金保障的项目将无法持续进行,同时,也可能由于缺乏评估,在未来实施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业务执行与财务保障

任何部门开展业务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保障,没有资金支持,业务无法顺利展开。在业务执行过程中,一般涉及如下费用:差旅费、劳务费、设备费、材料费以及委托业务费等。高职院校业务大多以教学科研为主,其经费在学校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中占有较高比例,且逐年增长。因此,需要做好业务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使业务经费需求与经费支出相匹配。若是突击调整发展计划,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事业稳健发展。

(三)业务流程与财务规范

业务流程是“业财融合”的重点,财务应深入业务流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对业务进行评估。在业务执行过程中,要着重对业务经费支出进行把控,同时对执行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对于超出预算不符合内部规定、手续不齐备的支出,均不予支付,以实时对业务流程进行监督。另外,事后也要及时对已发生的业务流程进行总结梳理,找到成本和风险控制点,为今后改进业务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对于最终效益达不到要求的业务,应逐步削减经费,降低过高的成本,将高职院校财务资源整合至更能发挥效益的业务上去。

(四)业务考评与财务效益

虽然影响业务考评的因素很多,如学生规模、学生就业率、教师科研水平、学科建设等,但最终还是体现在业务效益与风险控制上,即是否在限定的经费额度下达到业务效益最大化。而财务指标就是业务考评的一项量化指标,通过匹配相关财务数据,分析业务执行过程中经费使用具体情况,从而对比经费预算与经费使用之间的差异,以清晰地反映经费对业务的直接影响,由此提炼出业务与财务间的融合度,为今后业务规划与经费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三、高职院校发展“业财融合”存在的困难

(一)部门间的壁垒

多年来,高职院校管理体制造成了业务部门不关心财务数据,而财务人员也缺乏对业务部门深入了解,使得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不对称,最终财务数据无法为各部门提供科学决策,进而影响高职院校内部业务优化整合。

(二)信息化系统的限制

信息化系统建设对于高职院校业财融合起着关键性作用。虽然高职院校各业务部门有相应的信息系统,但各系统多是由不同公司在不同时期开发的。部门之间无法及时共享和更新有效信息,形成信息“孤岛”,限制了学校“业财融合”的顺利推进。

(三)内部环境建设的重视度不够

高职院校“业财融合”工程需要学校领导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只有学校领导认识情楚,才能充分调动财务与各业务部门之间参与“业财融合”的积极性;只有实现两者相互有机融合,才能准确反映经费对业务的直接影响。业务与财务融合度效果,是高职院校“业财融合”持续开展的基石。

四、推进高职院校“业财融合”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推进“业财融合”

必须清晰认识到“业财融合”是要推动业务更好的发展,实现业务预期效益,而不是阻碍或限制现有业务开展。为了充分发挥财务在业务流程中的保障及规范作用,财务要融入到业务流程中,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监督,时刻为业务提供有力保障,实现财务服务创新。

(二)促进业务与财务协同发展

高职院校不同的业务,分管部门有别,每项业务对学校创造的效益也不同。在“业财融合”构建初期,不可能将所有业务都涵盖,所以财务部门要主动介入业务部门,辅助业务部门梳理业务,寻找关键业务的切入点,优先进行财务预期好、对学校贡献大的项目,使其在“业财融合”管理模式下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能规避风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业务成本效益最大化,最终达到促进和谐财务关系、提高财务管理效益的目的。

(三)协调财务规范与业务流程匹配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不仅“业财融合”无法做到,甚至连基本的工作都无从谈起。相关规章制度要充分考虑到业务流程,实现从论证、预算、管理决策、执行、财务保障、风险防控到财务效益和绩效考评,贯穿于业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例如,在论证阶段,要从预算和风险两个角度对业务进行精细化评估;在中期,对业务执行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把控相关经费支出,对于超出前期预算范围、不符合内部要求、手续不齐备的事项,可以不予支付;在业务结束后期,通过分析与业务相匹配的财务数据,以取得相关成本效益评价指标,对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及时削减,为今后改进业务方案提供依据,使得财政经费效益最大化。

(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校园信息化建设对于“业财融合”的实现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各部门执行业务相互脱离,各项信息仅停留在部门内部,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因此,需要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将各部门相关的业务流程点有机组合,打通业务与财务的壁垒,真正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顺畅转化共享,在业务执行前,财务能够预测预算成本与收益;在业务实施过程中,财务能够对业务规范约束,严格控制财务风险,促使业务按照流程进行;在业务结束时,对业务进行效益评价,考评“业财融合”的实施效果。

五、结语

“业财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通过校园信息化建设,促使财务数据实现最大程度共享,最终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发挥财务科学决策功效。要克服传统会计的弊端,转变思维,开拓眼界,了解“业财融合”的真谛,有效构建从业务角度出发的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为实现“业财融合”作出更大努力。

猜你喜欢
财务数据业务流程业财
航天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核心业务流程优化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