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天津市和平区近代里巷特征分析与历史考究

2021-11-09 09:56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王圣婷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9期
关键词:南市和平区租界

文/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 王圣婷

0 引言

里巷兼具历史遗存和社区的双重属性,在以存量规划为主的时代背景下,其双重属性决定着平衡里巷保护与发展的复杂性与艰难性。里巷既具有时代特征与历史文化价值,又面临着建筑破败、条件落后、无直接经济收益带来的拆除重建风险。针对此种矛盾,从不同层面认识里巷的潜在特征及价值,为里巷的保护发展奠定基础至关重要。

近代,天津市和平区内的英、法、日租界以及华界南市区域是里巷兴起发展的重要区域。21世纪初,在旧城更新与城市建设过程中拆除了大量里巷,其背后的历史文化随之消失。目前,和平区依然是遗留里巷最多的区域。探究和平区里巷的发展演变及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既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为现存里巷的保护奠定基础,又是对社区再生价值认知的过程。

在对天津里巷的研究中,早期学者从建筑单体层面探讨天津里巷的发展及特点,并从里巷的节约用地、生活环境方面总结经验;部分学者对上海、天津、汉口的里巷进行对比分析,从住宅建造方式和设计形态层面进行类型特征的比较分析和地域分布情况的归纳;部分学者从里巷的外部空间,即院落空间、巷道空间层面总结里巷的空间结构及形态演变特征。

综上所述,学界多从微观层面对里巷的实体物质空间进行不同角度研究,缺乏从宏观层面对里巷的整体空间分布的研究。回归历史资料挖掘数据,从地理空间角度出发,基于ArcGIS软件利用统计量化分析法从宏观层面探究天津近代和平区里巷的空间分布、规模特征以及时空演变特征,在分析中发现规律,又从史实中回归对规律特征的解释。

1 数据的获取及研究过程

1.1 里巷数据库建立

对1998年编制的《天津市地名志·和平区》中的里巷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建立数据库,共计736条数据资料。数据库信息包括里巷的四至范围、建设年代、建造者、建筑层数、巷弄长宽以及保存状况等。

1.2 里巷空间定位

基于现状地图,对天津市历史地图进行空间校正与配准,结合历史地图中里巷的位置及地名志记载的里巷四至范围信息,以点的形式对近代里巷进行具体空间定位(见图1)。

图1 和平区近代建造里巷空间分布

1.3 里巷空间分析

依据建立的数据库信息,分析近代建造里巷的集聚或分散状态、规模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时空演化历程。

1.4 历史考究

基于此量化分析得出里巷发展特征,结合近代天津历史资料分析相应特征规律背后的历史现象或成因。

2 近代和平区里巷的空间分布特征

2.1 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利用平均最近邻指数分析和平区里巷的空间聚集度,即根据每个要素与其最近邻要素之间的平均距离计算出最近邻指数,总结出和平区近代建造里巷呈非随机集聚分布状态。

2.2 集聚热点区域分析

如图2所示,利用Kernel算法对和平区近代建造里巷进行核密度计算,总结出以下特征。

图2 和平区近代建造里巷核密度分析

1)和平区近代里巷的密集热点区呈多核式布局,整个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和平区的西北—东南轴线。

2)和平区近代里巷高密集核心区域集中于和平区的北部,即南市区域,密度约230个/km2,呈多核环状布局。此区域里巷建造时间较早,1860年随着英租界里巷建造,南市区域也开始建造活动,日租界正式设立后,此区域才开始进入里巷建造的繁盛时期。

南市区域为近代里巷建造的热点区域,大致原因如下:①南市距离白河(今海河)岸边较近,随着天津通商口岸开放,此区域逐渐呈现船只来往、商贩云集、商铺鳞次栉比的景象,为满足商贩自身的居住需求,逐渐有人开辟荒芜之地,填坑平地,建造里巷;②由于南市还与日租界毗邻,此区域自然成为日租界及华界发展的必选之地;③商业的发展吸引官僚、军阀等纷纷在南市投资建房,如江苏督军李纯、荣源及岳乾斋、湖北督军王占元等人先后在南市成立东兴、荣源、荣业等房地产公司,抢购地皮,形成房地产热,使南市区域短期之内成为继老城厢地区的又一本土居民居住区域。

3)次要密集区主要呈核状分布于英租界的第三期推广界内(今成都道北部区域),即安德森规划的中式房屋准建区区域,密度约150个/km2。此热点区域内里巷大多建于1920—1939年,成为近代里巷建造的次要热点区域,大致原因如下:①1931年底,天津城与日租界连接处发生事变,为躲避事变,众多华洋人迁入英租界,同时,此区域为中式房屋准建区,是大量迁入华人的主要居住区;②随着英租界扩展区建立,安德森借鉴花园城市、田园城市等先进规划理念建设“高级住宅区”,其居住环境较好,吸引众多原居住在河北新区以及劝业场一带的军阀、官僚、资本家等迁入此区域。

4)另一次要密集区域呈带状分布于日法租界的交界处(今锦州道周边区域),密度约110个/km2。经历史资料考证,此区域曾是日租界的经济繁荣区,同时也是华人在日租界的聚集区域。近代,此区域除了满足居民居住需求外,背后深藏较为混乱的社会现象。

3 近代和平区里巷的规模分布特征

据《天津市地名志·和平区》资料统计,近代和平区共建约736处里巷(见表1)。统计得出,和平区内华界里巷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建造规模最大。除华界外,日租界里巷密度最大,英租界里巷数量最多、建造规模较大、密度最小。

表1 和平区各区域里巷数量及密度统计

据《天津市地名志·和平区》中对里巷的有效记载信息,整个区域里巷长度空间分布如图3所示。33.6%的里巷长度在50m内;30.7%的里巷长度为50~100m;16.3%的里巷长度为100~150m。和平区近代建造里巷大部分以中小尺度(100m内)为主,不同巷长的里巷在和平区内均匀分布,无明显规律及特征。

图3 和平区里巷巷长空间分布

据《天津市地名志·和平区》中对里巷的有效记载信息,整个区域里巷宽度空间分布如图4所示(由于部分里巷的宽度宽窄不一,故对里巷的平均宽度进行统计分析)。3.0%的里巷宽度在1.5m内;40.4%的里巷宽度为1.5~3.0m;38.6%的里巷宽为3.0~4.5m;5.0%的里巷宽度为4.5~6.0m;4.0%的里巷宽度>6.0m。和平区近代里巷宽度多集中于1.5~3.0m和3.0~4.5m,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

图4 和平区里巷巷宽空间分布

如图5,6所示,对不同里巷宽度进行核密度分析:1.5~3.0m宽度的里巷多集中于和平区北部的南市边缘区域、英租界的华人准建区域以及日法租界的交界处,该宽度范围内的里巷多建造于1910—1929年;3.0~4.5m宽度的里巷多集中于和平区南市中心区域、英租界第三期推广界以及英租界南部边界区域、英法租界的交界处,该宽度范围内的里巷多建造于1920—1939年。

图5 巷宽1.5~3.0m的核密度分析

图6 巷宽3.0~4.5m的核密度分析

可见,随着时间推移,新建里巷有逐渐变宽的趋势。英租界里巷宽于日法租界,南市区域中心区域里巷宽于边缘区域。

4 近代和平区里巷的时空演变特征

如图7所示,将1860-1949年每隔10年设置9个等距离区段,以统计不同时间段建造里巷的数量,得出和平区里巷的建造数量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1860年开始,和平区里巷出现建造萌芽;1880-1909年,此阶段为里巷建造的新发展时期;随着租界设立,人口逐渐增多,开始大量新建里巷,1910-1939年是近代里巷建造的繁荣发展时期;1920-1929年,里巷建造数量达到顶峰;1940-1949年,里巷发展滞后,里巷建造速度呈缓和趋势,建造数量呈下降趋势。

图7 和平区不同年代里巷建造数量

每10年划分为一个时序断面,运用ArcGIS生成指定时空切片下里巷的空间分布,如图8所示。同时,利用ArcGIS计算上述时间切片内的里巷群的中位数中心,即里巷群中各要素之间的总欧式距离最小的位置点,进而观察连续时间内里巷群体的几何中心变化轨迹。

图8 近代和平区建造里巷的时空发展演变

如图9所示,对得出的中位数中心进行叠加,得出几何中心位置的运动轨迹。可见,1900年前,南市区域及旭街(今和平路北部地段)为里巷建造的主要区域;1900—1919年,主要集中于法租界及英租界的墙子河北部;1920—1939年,主要集中于英租界的扩充界(墙子河的南部区域)及日租界;1940年后,建造规模较小,主要分布于租界外及英租界的南部区域。

图9 和平区近代里巷几何中心迁移分析

综上所述,里巷整体建造趋势由和平区的北部向南部迁移,主要迁移方向可分解为2个,即和平区的北部向东部迁移、向西南部迁移。1920年前,里巷的建造发展方向主要为墙子河的北部区域沿北向东方向扩展;随着时间推移,1920年后,里巷的建造发展方向越过墙子河沿东北向西南方向扩展。

5 结语

通过对天津和平区近代里巷进行历史空间矢量化以及统计量化分析,结合历史考究的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空间分布特征 和平区近代建造里巷呈集聚分布状态,随机产生此类模式的可能性小于1%,故并非随机集聚分布;和平区近代里巷的密集热点区呈多核式布局,主要分布于南市区域、英法租界的交界处以及英租界的中式房屋准建区域。

2)规模分布特征 华界里巷数量最多,密度最大,英租界里巷数量次之,但密度最小。64.0%里巷巷长在100m内,且其在空间中的分布无明显规律;40.4%里巷宽度在1.5~3.0m,主要集中于和平区北部的南市区域、日租界、法租界以及日法租界的交界处;38.6%里巷宽度在3.0~4.5m,主要集中于和平区南市区域、英租界第三期推广界以及英法租界的交界处。

3)时空演变特征 1920年前,里巷的建造发展方向主要由墙子河的北部区域向东方向扩展;随着时间推移,1920年后,里巷的建造发展方向越过墙子河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扩展。

猜你喜欢
南市和平区租界
试析尼泊尔的“和平区”倡议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
天津市学前教育“精品教研”现场会和平区专场举行
观景台
会走路的爱心蘑菇伞
中共『一大』为什么选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天津市和平区万全第二小学
东阳南市街道:实现“议政”常态化
城南洼的变迁
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六届“十佳公仆”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