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2021-11-10 08:59李铭骐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主体结构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李铭骐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针对超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有所提升。而为了维持该建筑表层美观性、稳定性的特点,施工人员应用各种施工技术,以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由此,本文对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对其应用方式进行分析,以提高主体结构施工效果,为建筑稳定使用提供保障。

關键词: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提高,人均土地占有面积越来越小,这使得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也愈来愈多。而在该类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建设质量会对建筑整体的施工效果造成影响。由此,技术人员需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创新,为后续建筑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工程质量也能得到提高。

1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特点

1.1 工程量较大且工期长

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超高层建筑施工开始前,会先根据工程需要构建主体框架结构,并使该结构的高度在30m以上。这种高空作业给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也使得工程量及施工周期被过度拉长。不仅如此,超高层建筑施工处在室外,使得工程质量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1]。如在大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下,结构施工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主体结构很难保持稳定,相应的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也会大幅降低。因此,施工人员应当做好对现场环境的调研工作,明确其中潜藏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在有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减少工程质量受到的影响。由此,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保障,居民的安全生活也能实现。

1.2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复杂

与低层建筑施工相比,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难度更大,安全风险也更多,这使得其应用的施工技术也更加复杂。对当前的超高层建筑而言,其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工艺、设备等均有明显的现代化特征[2]。因此,技术人员需在施工开始前对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区分。而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内容,高质量的主体结构能够使高层建筑实现长久的稳定使用。同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可供技术人员选择的施工技术还包括深基坑施工支护等。对主体结构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较复杂的重要原因。

1.3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

由于主体结构的施工较复杂,使得其应用的工艺及施工技术相对较多,涉及的施工部门也相对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有安全问题发生于施工过程中。同时,高层建筑施工涉及的部门、机构较多,增加了组织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常有部门负责人权责不明的现象发生[3]。为此,企业管理者需对现行的管理方案进行创新,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能满足工程标准,为建筑的稳定使用提供保障。

2 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 放线测量技术

在主体结构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需先做好对现场的放线测量工作,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当前常用的定位放线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为直线段定位放线法。该方法的应用需要施工人员利用经纬仪来对建筑施工的方向进行测量,再通过测距仪进行定位。该方法的应用条件为保证现场路面平坦;其二为曲线定位放线法。在定位放线过程中,若地面存在坑洼不平的现象,则需要应用该方法进行测量定位。同时,为使测量精准度得到保障,降低操作难度,该技术的应用还会结合圆线、弧线等方法进行定位放线,再通过坐标轴来辅助定位工作的开展。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施工人员还需采取适宜的方式对放线进行校核。现行的校核方法主要有三种,且施工人员需注意不能在轴线点的测量中应用两点测角交会法。当对工程轮廓点的定位准度进行校核时,施工人员首先需在测点前方与定位点进行交会,并将第三方向作为主要的校核方向。在此过程中, 若交会位置处于测点后方,施工人员就需引入第四方向,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其次,当定点放线的坐标超过4组,施工人员就需要先完成定点放线的基础工作后,才能进行测量工作。此外,当施工人员获得测量结果后,需根据主体结构的的设计要求等对其进行比对,以判断建筑施工效果能否满足要求,避免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最后,若选择几何图形法进行定点放线时,施工人员需明确各几何图形间的关系,并加强对校核环节的重视。而在应用仪器测量定向时,需保证方位角满足施工需要。且当对精度的要求较低时,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从水平角进行观测。由此,定位放线的测量精准度得到保障,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也能得到保障。

2.2 核心筒施工技术

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若想应用核心筒施工技术,就需要先完成基础的施工项目。且在施工开始前,管理人员需对安全防护措施畸形完善,为施工人员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人员可应用模型系统,根据施工现场的相关信息构建3D模型,在模型中进行预施工。由此,施工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施工阀杆中处在的不足等,为后续实际施工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再次,为方便设备及材料等的运输,施工人员还需要在核心筒内设置筒内电梯。对塔吊的选择可选择外挂式塔吊,使其附着与核心筒的侧壁剪力墙之上。

2.3 钢柱施工

首先,施工人员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吊点。通常情况下,吊点的定位应在钢柱两端的耳板之上,再选择强度足够的绳吊挂对其进行吊运。随后,施工人员再利用挂设吊链等对钢柱的倾斜程度进行调节,避免其在起吊过程中发生地面拖拽等现象,致使钢柱的结构受损。另外,施工人员还需在钢柱下垫上枕木,使其保持平衡;其次,在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吊装方式,保证该方式的应用能够在保证结构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对钢柱本身的损伤。此外,施工人员还需注意,当吊耳安装至顶板上时,需割除吊耳,防止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

结束语

在当前的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需对其中的主体结构施工加以重视,采取适宜的措施提高结构稳定性,为后续建筑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由此,本文对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研究,通过对建筑施工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放线测量技术、核心筒施工技术、钢柱施工技术等,并对其应用方式进行分析,以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董刘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9):106-107.

[2]钟俊.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20,27(07):79-80.

[3]金鹏,张玉斌,虞毅,郭艳平.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浅议[J].中外企业家,2019(31):96.

猜你喜欢
主体结构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浅析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
中国超高层建筑发展及经济效应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