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法先生在“东吴”

2021-11-11 14:14丁晓原
鸭绿江 2021年31期
关键词:创刊号东吴讲堂

丁晓原

林建法先生似乎是为刊物而生的,他曾获第二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出版人物奖,这是当之无愧的荣誉,是他把工作做成事业的一种回报。他人生的第一关键词就是刊物的编辑和主编了,他参与了许多刊物的创刊和办刊,《东吴学术》就是其中的一家。

《东吴学术》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熟理工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常熟理工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本后转型为以理工科为主的应用类高校。学校的主要领导有着很深的学术情怀,觉得理工类高校也需要有较高层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氛围,需要培育大学的文化精神,于是在已有学报的情况下,决定再创办一个大型的学术刊物。好事当然也多磨,2009年隆冬时节,在多方关照下,我们专程到北京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找到有关部门的领导汇报办刊想法。最终,分管的同志为我们对人文学术的精诚所打动,下文同意创办《东吴学术》。

创办刊物就得有专事称职的主编。早在《东吴学术》创办之前,林建法先生就有意南下,记得当时他询问能不能聘请他担任我们学校学报的主编。由于学报长期的历史积成,太过体制化、模式化,建法先生可能不适应,也无法施展专业才华,所以未曾推进。后来,新刊的创办有了定局,学校考虑到林建法先生是资深办刊人,富有办刊经验和学术资源,是最为合适的人选,第一时间决定聘请他。这样,他便成了《东吴学术》的执行主编,主编由党委书记许霆教授兼任,校长傅大友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表示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稍后,学校还聘林建法为人文学院的特聘教授,以方便他开展相关的学术活动。

万事开头难。创办《东吴学术》这样一个从平地而起的大型刊物困难很多。但林建法先生以他特有的专业热情和精神,很快就投入到创刊的各种事务中,邀请学术名家和办刊专家来校参加《东吴学术》创办研讨会,确定办刊宗旨,规划主要栏目设置,拟定刊物的顾问和学术委员会名单等。学校深知林建法的编辑个性,信任他的办刊能力,除了尽力支持他工作,帮助落实好生活事宜外,非常尊重他的独立办刊,从不干预正常的编辑业务。经过近半年的紧张准备,《东吴学术》创刊号在2010年5月正式出版。现在看创刊号的目录,你依然会觉得作者的构成是豪华的,有一点“学术高消费”的感觉,作者的名气和文章的质量,毫不逊色于一些办刊历史较长的名刊大刊。创刊号的栏目设置,体现出刊物作为大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的基本格局,也显示出办刊的特色化追求。主要栏目有“东吴讲堂”“哲学与文化”“现代中国文学”“经济与政治”“苏州研究”和“随笔与书评”等,作者依次有刘再复、陈众议、王侃、余华、汤一介、张法、贾平凹、陈思和、格非、林岗、潘家华、许纪霖、葛剑雄、葛兆光、钱乘旦、萧功秦、周振鹤、白烨等。这样的阵势奠定了《东吴学术》较高的学术起点和卓然的学术品格,其间倾注了建法先生的全部心血。这么多名家稿件的约请,非林建法不成。这体现出建法先生对创刊号的高度重视,倾力而为,也反映了他在长期办刊中集聚的学术影响力。《东吴学术》聘请他主事,是请对了人。《东吴学术》的创刊有一点“一鸣惊人”,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获得了许多学者的肯定。2010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学术杂志〈东吴学术〉创刊》的消息,还介绍了刊物的“阐释中国问题,连接国际学术”等办刊宗旨。

2013年前我只是《东吴学术》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在学校分管基本建设、后勤工作、图书档案等,干的是远离学术的杂活儿。但因为此前与林建法先生就熟悉,加上专业上又比较接近,承蒙他的信任,自然就成了执行主编的编外助手,这样我们关于刊物的联系就比较多,他是我办公室的常客,我得以更多地了解刊物的具体编辑情况。建法先生是一位敬业、专业而乐业的主编,除了编刊物,好像并无更多的生活内容。有一段时间,所谓编辑部实际上只有林建法一人,工作量实在很大,根本忙不过来,他就全家总动员,请夫人和儿子帮忙,后来编辑部引进了小刘博士,情况才稍有改变。刊物的封面和版式设计,不仅是刊物的“面孔”,而且也可透见主编者的学术取向。现在《东吴学术》的封面和版式,都是创刊号立定的格局,专家和读者都认为气象雅正,大气又学术。这是建法先生的功劳。封面的设计总共历经16稿,他请原来给《当代作家评论》做设计的专业人员起草,一稿一稿地打磨完善,哪怕有一点不合意就要求修改,还请鲁迅美术学院的专家把关,其间也听取我们学校同事的意见,直到满意为止。

人文社科类的学术刊物很多,如何在众多刊物中避免同质化,办出新刊的特色和影响力,是作为执行主编的建法谋划最多的事情。十年来,《东吴学术》有两个重点栏目是很有声势和特色的,一个是“学术(文学)年谱”,另一个为“东吴讲堂”。这两个栏目都是林建法设置定下的,前期的传主和“堂主”大多由他确定或邀请落实。“学术(文学)年谱”的设置,打破了年谱编写的一些陈规,通过学术名家和著名作家年谱的编写,存录当代学术和文学的现场,是一种别有意义的学术史、文学史的写作方式,至今已推出李泽厚、刘再复、丁帆、陈思和、南帆、孟繁华和铁凝、何建明、张炜、路遥、毕飞宇、范小青等50多位学者或作家的年谱,这样的规模在学术期刊中好像还没有过,影响也随之产生,《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报刊有专文做介绍评论。“东吴讲堂”是一个很见声势的学术平台,开设这个讲堂,建法先生想到的是通过讲堂汇聚学术资源支撑办刊,另外还可以活跃学校的学术氛围,开阔师生的人文眼界和胸襟,毕竟我们的学校在高校系列中属于“第三世界”,又在常熟这样的江南县域。到现在,来“东吴讲堂”讲学授课的中外专家、作家等有埃斯普马克、索因卡、葛浩文、千野拓政、谷川俊太郎、徐贲和王蒙、贾平凹、王安忆、陈众议、朝戈金、刘跃进、孙绍振、张福贵、程光炜、王兆胜、李建军、陈剑晖、罗振亚、朱国华、徐放鸣、潘家华、何怀宏、张法、干春松、张藴岭、张杰等近70人,他们以文学研究或文学创作为主,也广及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门类,都是其中的翘楚大家。一时间,“东吴讲堂”成为一方学术地标。前期的讲堂,建法先生是策划者,又是台下服务者,许多讲授他委托我主持。主持名家讲学自然压力很大,坐在讲台上不时会冒出汗来,但也多了直接学习的机会,这是我工作经历中颇为快乐的时光。我记得第一讲邀请的是刘再复先生,时间是2010年4月下旬。建法希望刘先生讲述李泽厚,刘先生便以“李泽厚哲学新思路”为题开讲。后来刘再复的讲演经他审定,发表在《东吴学术》创刊号首栏第一篇,题目为《李泽厚哲学体系的门外描述》,题目是刘先生自己改定的。“门外描述”是他的低调自谦,讲演是真正的大家与大家的对话,对于我们,则是一次难得而难忘的学术盛宴。那次刘先生的讲演还引得苏州大学鲁枢元教授、刘锋杰教授等前来听讲,鲁老师在讲堂参与了同刘先生的互动。

林建法先生基本上是一个书生,但也能与时俱进。他依托东吴讲堂,同时有所开拓,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成立了“沙家浜国际写作中心”,那时我兼任学校中文重点学科的带头人。这样,刊物、中心和学科合力举办了不少有影响的学术活动,学术文化在常熟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激扬得风生水起。“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学术客人来得比较多,建法先生有时要找企业家帮忙安排会议宴请什么的。一次他电话联系酒店订餐,他的福建连江普通话出了差错,本来要订4桌,酒店的人却听成了10桌,因为他说的“4”和“10”,我们这里的人听上去差不太多。最后当然只是一个快乐的笑话。

林建法先生的《东吴学术》主编执行到2016年底,后来他到别的高校主编刊物。他在任的这段时间,为《东吴学术》的创刊和起步付出了极大心血,刊物因为他的加持有了较高的起点,执行主编林建法,成了《东吴学术》办刊历史上的重要名字。

猜你喜欢
创刊号东吴讲堂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东吴·名家
《青年》杂志创刊号封面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东吴为何没有五虎将
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未来面临的挑战:语言学与中国——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
1978-1990,中国大学生文学刊物索引之《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