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视域中的庞家玉
——格非小说《春尽江南》人物诠释

2021-11-11 17:48邹松鹤
鸭绿江 2021年18期
关键词:强迫性弗洛伊德痛苦

邹松鹤

绪 言

《春尽江南》是格非“江南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小说围绕谭端午和庞家玉这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周边一群人近20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衍变展开,展现了个体在社会剧变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精神困境。本文聚焦于庞家玉命运多舛的一生,以精神分析的视角去理解她的人格特质和人际模式。

庞家玉出生在江南的村庄,5岁时,29岁的母亲去世。她在父亲和继母的呵斥与冷眼中长大。读大学期间,她在招隐寺认识了诗人谭端午。在委身于谭端午的招隐寺之夜,庞家玉憧憬着成为谭端午的妻子,但谭端午不辞而别,并拿走了她身上所有的钱。

和谭端午分别后,庞家玉和警察唐燕升成为情侣并定下婚期。二人在金店买结婚戒指时,庞家玉和谭端午再次相遇。第二天,庞家玉便从唐燕升身边悄然离去。一个月后,庞家玉和谭端午结了婚。

庞家玉的婚姻充满冲突,她和谭端午过着貌合神离的生活。她得知自己罹患肺癌之后隐瞒了病情,死亡的迫近引发了她对生命的重新理解。她和谭端午离了婚,只身前往西藏,希望找个没有人的地方死掉。但是在旅途中,庞家玉因为发烧被送到成都的一家医院,她不能忍受死在医院的病床上,于是在一个凌晨,在医院的卫生间里上吊自杀。

庞家玉渴望获得爱和幸福,但总是事与愿违,情感屡屡受挫。本文运用精神分析视域中“强迫性重复”以及“人格结构”的有关理论来诠释庞家玉的不幸。

庞家玉早年的成长创伤使她形成自我挫败型的人格。她有着强烈的情感依附需求,她的自我挫败行为“源于不计代价地保持情感关系”。她强迫性地重复某些生命情景并为此受苦,以为这样事情会变得更好。本文首先从“强迫性重复”这个理论视角出发,介绍庞家玉一生中反复呈现的生命情景,然后对这些反复呈现的生命情景进行分析,诠释庞家玉自我挫败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一、弗洛伊德关于强迫重复的观点

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行为的主要动力,除了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外,还有一个更趋向于人的本能的原则——强迫重复性原则,它要求重复以前并回归到过去的状态。弗洛伊德把这种回到原初的无机状态的倾向称为死本能。人存在着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存在的力量的斗争构成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驱动力。

原初的无机状态是一种被压抑、得不到爱的痛苦的状态。“病人在移情中重复这些讨厌的情景和痛苦的情绪,并且以最大的机智把它们复活。他们寻求中断尚未完成的治疗;他们再次设法使自己感到被嘲弄了,迫使医生对他们严厉地讲话和冷淡地对待他们;他们会发现合适的妒忌对象;他们制订一个计划,或允诺给一个大礼物,以取代童年期那个有强烈欲望的婴儿——但这通常是不可能实现的。”

寻求中断尚未完成的治疗,是说病人一次次进入某种相似的令其受伤的情景,以期疗愈过去的创伤,重新获得掌控感。这个过程不是病人有意识选择的,而是在无意识中不知不觉进入的某种状态。弗洛伊德描述了这种状态:“有一种人,他们的所有人际关系都是以同样的方式结束的,例如施恩者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总会被他的每一个被保护者愤怒地抛弃,不管他们可能在其他方面相互之间有多大的不同,因此,他们似乎注定要品尝到忘恩负义的痛苦。”

在强迫性重复的状态下,人“被某种厄运追逐着,或者被某种‘魔幻般的’力量控制着”,弗洛伊德认为《自由的耶路撒冷》是这种现象的一个动人、富有诗意的隐喻。

“诗的主人公坦克莱德无意中杀死了以敌军骑士的盔甲做伪装的、他所热恋的少女克洛林达。把她埋葬之后,他走进一片陌生而神奇的森林,这片森林曾使十字军恐怖万分。他拔出宝剑砍倒一棵大树;但是,从树干的创口里流出了血和克洛林达的声音,她的灵魂被囚禁在这棵树里,他听见了她的抱怨,他再一次伤害了他所爱恋的人。”

坦克莱德反复伤害自己爱恋的人,这是他生命中强迫性重复的情景。

以上是对弗洛伊德强迫性重复理论的简述。接下来,文章将陈述庞家玉强迫重复的生命情景。

二、情景的呈现

对庞家玉而言,她强迫重复的生命情景是“承受痛苦,以期在关系中获益”。这正符合自我挫败型人格的特征。自我挫败并不意味着对痛苦的钟爱。有自我挫败行为的人“之所以承受痛苦,是因为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希望事情变得更好”。但是,这样的期待不一定奏效。

下文将选取两个情景进行简述。在第一个情景中,庞家玉牺牲自己,以为这样可以和谭端午成为恋人;在第二个情景中,庞家玉容忍医生、黑车司机侵犯自己,以为这样可以换来别人的同情,或者是减轻内心的痛苦。

1.牺牲者

在招隐寺,19岁的女大学生庞家玉委身于诗人谭端午。庞家玉不是主动的,她有过挣扎,但是正如谭端午预料的那样,她很快放弃了,并且带有某种悲壮色彩地将自己交了出去。

后来,她又发起了高烧,但是受伤且生病的庞家玉并没有得到谭端午的悉心照料,谭端午趁她睡着时拿走了她所有的钱,离开了她,只留下一首题为《祭台上的月亮》的未竟诗稿。“诗中的‘祭台’一词,还是让她明确意识到了自己作为‘牺牲者’的性质,意识到自己惨遭抛弃的残酷事实。”

庞家玉醒来后,一面是惨遭抛弃的心灵创伤,另一面是大雨滂沱时身无分文无法乘坐公交,要走回遥远的学校的现实困境,她几乎绝望了。“如果实在走不动,就随便往路边的草丛里一躺,死掉好了。她觉得像自己这么一个人,不如早点死掉干净。”

2.受侵犯者

庞家玉去医院取胸部穿刺的结果,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心中充满恐惧。她偶遇和自己有过房产纠纷的医生春霞。庞家玉在这个脆弱无助的时刻,非常希望得到春霞的悲悯和谅解,虽然春霞说话时语调中所隐藏的喜悦与快意,让庞家玉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猎物任人摆布的事实,但是她不但没有逃离,反而跟随春霞来到医生办公室。

春霞看过庞家玉的诊断书后,仰天大笑,继而对其进行冷嘲热讽。庞家玉不但没有进行反击,反而决定“忘掉这个世界上还有羞耻二字,忘掉她所有令人发指的卑劣,觍着脸向她道歉”。

春霞对庞家玉毫不同情,继续进行语言上的打击报复,直到庞家玉感觉自己像是被人扒得一丝不挂一样,离开了春霞的值班室。

自我挫败的经历还在继续。

在经历了春霞的讽刺和诅咒之后,庞家玉准备开车回家,但是车发生了故障,一个黑车司机主动帮助她修车并提出送她回家。她觉察到这个黑车司机不怀好意,但是却稀里糊涂地上了他的车。庞家玉再一次成为任人摆布的猎物。但是她心甘情愿地接受了黑车司机的侵犯,她觉得在那一刻,唯有这样,才可以帮助自己忘掉春霞的脸,忘掉世界上所有的邪恶、算计、倾轧和背叛,忘掉恐惧。

在以上情境中,庞家玉都为了在关系中获得同情和安慰承受痛苦。接下来,文章将从这些反复呈现的生命情景出发,诠释庞家玉的人格结构。

三、人格结构的诠释

上文介绍了两段庞家玉承受痛苦,以期在关系中获益的情景。下文将对这两段情境进行分析,诠释庞家玉自我挫败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1.自我挫败的动机

在招隐寺,谭端午只是想有一段露水姻缘,但庞家玉希望获得一段长久的关系,为此,她呈现出牺牲者的姿态。

谭端午询问她的感受,她的回答是:“不用管我!”

谭端午在拔去她手中的筷子的时候,由于用力过猛,竹棱割伤了她的手掌,受伤的当下,庞家玉忍受疼痛,一言不发,后来才将手掌摊在灯光下给他看。

“不论他要求对她做什么,不论他的要求是多么过分和令人难堪,她都会说‘随便你’。”

庞家玉承受痛楚,并不是因为痛楚让她快乐,而是因为她期待牺牲的痛楚为她带来幸福:她以后是谭端午的人了,她会获得他的爱、一段婚姻、一场以西藏为目的地的蜜月旅行、一个有着木槿编织的篱笆小院的家以及孩子。

在医院获知自己身患绝症,庞家玉经历了一个充满恐惧的脆弱时刻,亟须获得安慰和照顾,但是她遇到的人偏偏是春霞,一个和她有过房产纠纷的医生。在极度恐惧的时刻,庞家玉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她没有避开春霞,像猎物走入陷阱那样走入春霞的值班室。

春霞看完庞家玉的诊断书,仰天大笑,这个时候,医生春霞对绝症患者庞家玉的精神虐待就已经开始了。

在招隐寺,庞家玉对谭端午还有一些反抗,但是在医院,庞家玉一丝反抗都没有,她甚至向春霞道歉,承担房产纠纷中的所有过错,并祈求对方的谅解。

再一次,庞家玉忍辱负重,幻想着和春霞和解,这样事情就不会变得更糟,因为她还要在春霞所在的医院接受治疗。但是,春霞对她没有一丝悲悯,只想发泄自己的恨意。

获知自己身患绝症,然后被春霞报复,此时的庞家玉,内心已濒临破碎。她遇到不怀好意的黑车司机,她对他的侵犯没有反抗。因为庞家玉觉得在那一刻,接受侵犯“可以帮我忘掉春霞那张脸,忘掉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邪恶、算计、倾轧和背叛,忘掉像山一样压下来的恐惧”。

接受侵犯就意味着允许自己受到伤害,期待以一种痛苦去暂时掩盖另一种痛苦,让自己感觉好一点。“在自我伤害者看来,不恰当的损毁行为与缓解情感痛苦有异曲同工之用。”

2.动机的形成

庞家玉之所以屡屡陷入自我挫败的泥淖,是因为在她的潜意识中,受挫也许就意味着可以留在关系里,就像她从小经历的那样。

庞家玉5岁时,母亲去世了。虽然不是母亲主动抛弃她,但是在5岁的小女孩的心里体验到的仍然是被抛弃了。

嗜酒如命的父亲并没有因为庞家玉幼年丧母而给予她更多的爱。母亲去世的第二年,父亲带着她搬进了一个年轻的寡妇家,并且通过人工受孕的方式,和这个年轻的寡妇生育了一个儿子。在重男轻女的农村,这个“拖油瓶”的小女孩“是在呵斥和冷眼中长大的,在任何时候都会有一种无所依傍的碍事之感”。父亲虽然没有直接把庞家玉遗弃在某处,但是在这个家庭中,庞家玉几乎是被放弃的小孩,在父亲和继母以及弟弟心里是没有位置的。她感受到的仍然是被抛弃和不被尊重。在庞家玉婚后,父亲又开始在经济上对她进行盘剥,这位父亲每次和女儿联系,仅仅是为了要钱。

在此种环境下长大的庞家玉,发展出逆来顺受、自我牺牲的性情。可以设想她“习得”的关系模式是:关系就意味着被抛弃、冷漠、不尊重、呵斥和被盘剥。作为一个需要照顾和关爱的小女孩,如果她经历和忍受这些,她还是可以处在关系中,至少可以活下来,甚至,如果遭受的苦难足够深重,比如生病或者受伤,还有机会得到一些关爱。

这种成长经历,塑造了庞家玉自我挫败型的人格特质,成年后的她甘愿牺牲、受苦、自我贬低,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受益,但她的决定和经历似乎总是与幸福背道而驰。

四、结语

庞家玉的童年饱受痛苦,成年后命运多舛。她遭受的挫折与童年的不幸经历有一致性:被抛弃、被忽略、不被尊重。她承受这些痛苦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救赎,重现挫败情景,然后努力适应和掌控。但由于这种模式本身是适应不良的,所以最终造成现实层面的悲剧。

猜你喜欢
强迫性弗洛伊德痛苦
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关系:基于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降低“支付痛苦”
谁痛苦,谁改变
分担痛苦
虐恋为何总是如影随形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痛苦力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近六成港人强迫性囤货
支付方式对于有强迫性购买倾向消费者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