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观察

2021-11-11 03:43陈曦
康颐 2021年15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陈曦

【摘要】目的:研究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方法:将300例小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均为适龄接种小儿,但在接种过程中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降低风险,提高护理效果,采取双盲法将300例小儿分为两组,即使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和使用社区优质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每组150例小儿,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结果:经社区优质护理措施服务下,观察组中仅3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包括1例腹泻,1例呕吐和1例发热,发生率2%;反观依然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共出现21例不良反应情况,包括8例发热,9例腹泻和4例呕吐,发生率为14%,相比之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观察组小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社区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小儿预防接种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关键词】小儿预防接种;护理干预;优质护理措施;不良反应;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80

前言

每一名小儿均需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我国医疗卫生技术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预防接种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对保障小儿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用于小儿预防接种中的疫苗数量非常多且复杂,需要在不同时间分别接种不同的疫苗,但是因疫苗自身特性以及小儿身体免疫系统的不足,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发热、恶心、腹泻等,从数据分析来看,此类不良反应为疫苗接种后的正常现象,但是许多家长对该问题的重视度比较高,一旦小儿在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便会比较担忧,且也有一定可能会与医护人员发生争执[1]。总的来看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对此当下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让家属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有关疫苗的健康知识,提高依从性,并在小儿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本次研究中便探究了在小儿预防接种中实施社区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均为某社区内的小儿,共300例,符合本次研究入组标准。据调查分析,所有小儿均处于正常状态,无先天性缺陷,家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在入组后将小儿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150例,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内男女小儿比例为81∶69,年龄3个月~7岁,平均年龄(4.05±1.12)岁;观察组中包括有88例男性小儿和62例女性小儿,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8岁,平均年龄(5.63±1.41)岁。相比之下两组小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措施应实施于对照组内,告知家长有关疫苗的基本内容和接种后注意事项,并在接种后留观30min后离开。

观察组则需采取社区优质护理措施。(1)接种前护理:接种前,应详细了解观察组内每一例小儿的具体情况,如是否存在过敏史、禁忌史等,同时需为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录入小儿信息,在每一次接种后均要更新档案,详细记录小儿接种时间、接种疫苗类型、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信息。其次,在家长带领小儿进入社区医疗服务站后,医护人员应了解小儿基本情况,观察小儿的状况,告知家长本次接种疫苗的具体情况,如具体作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2]。许多小儿在接种时会有一定的负面情绪,甚至是哭闹、不依从,那么在等候室、留观室内均要做好环境管理,如保持严格的卫生清洁,定期进行清理,并于墙壁上张贴一些趣味化的卡通图片,也可使用趣味化的卡通来帮助宣传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以此来缓解小儿的紧张情绪;同时对于一些存在较大疑问的家长,护理人员可首先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然后采用比较简单的语言对家长进行讲解,让家长提高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深度[3]。(2)接种时护理:在接种时,护理人员更要提高重视度,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措施来采取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检查疫苗的基本情况,如有效期、生产日期、批号等,同时观察瓶内疫苗液体是否浑浊、沉淀等,保证药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提升对幼儿接种的安全保证。正式接种时,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开朗的小儿可快速接种,而对于一些比较恐惧的小儿,则要配合家长对患儿进行抚触,以此来帮助小儿缓解紧张情绪,随后准确、快速完成注射,并使用棉球按压针眼,防止出血。(3)接种后护理:接种后依然要重视加强护理措施,嘱咐家长在接种休息室要持续留观30min,一旦产生不良反应可及时进行护理或者抢救,在规定观察时间内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一般情况下,小儿在接种后无不良反应,但是会有个别小儿因个人体质原因在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必须要在留观过程中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体温,对于出现发烧的小儿,应告知家属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并多饮水,帮助机体快速降温;对于腹泻、呕吐的患儿,则要保持良好休息,多饮温开水。也要告知家长在疫苗接种3d内均不可洗澡,保持针眼周围卫生,而且在3d内也要有良好饮食,不可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应以多休息为主。另外,对于一些常规处理方法无法缓解的不良反应则需及时到院就医。

1.3 观察指标

通过建档分析比较两组小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组内比较,均符合正态性检验时,用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不符合正态性检验时,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经社区优质护理措施服务下,观察组中仅3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包括1例腹泻,1例呕吐和1例发热,发生率2%;对比依然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共出现21例不良反应情况,包括8例发热,9例腹泻和4例呕吐,发生率为14%,相比之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家长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措施不满意者4例,对照组不满意家长26例,满意度分别为97.33%、82.67%,观察组小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当前时代背景下,因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国家对人口素质的提升要求越来越高,对药品行业的监管也越来越规范,同时每个家庭对小儿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小儿疫苗接种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儿年龄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不足,当前的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小儿容易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感染,使得其患上各种严重传染病的风险较高。从当下来看,小儿容易感染的疾病较多,如乙肝、甲肝、麻疹等多种,而且在感染后会对小儿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是导致死亡[4]。

随着医疗卫生领域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于疫苗接种已经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提高疫苗接种效率、保障小儿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据实际分析来看,每一类型疫苗对于小儿的接种并非完全没有不良反应,个别小儿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经调查分析大部分的不良反应均属于正常范围内,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长对小儿的重视度非常高,一旦发生不良反应,会比较焦急,甚至错误地认为是因疫苗质量问题而引起,也可能会形成护患纠纷问题,不利于疫苗接种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也有部分家长会出现不愿接种的情况,归根结底是因大部分家长对小儿预防接种认知不足而引起,对此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要在社区普及小儿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健康常识,同时要在接种前安抚家长和小儿的紧张情绪,一旦接种后家长出现激动情绪时,社区工作者要耐心的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并积极耐心的观察小儿的身体状况,缓解小儿不适状况,排除小儿出现危险性的可能。

本次研究中,重点探析了如何提升小儿预防接种护理效果。对于大部分小儿来说,均比较恐惧打针,无论哪一种针头均会给小儿带来疼痛感,加之其恐惧心理的作用,会使得恐惧情绪进一步被放大[5]。而在本次研究中,于观察组中实施了社区优质护理措施,这一措施不同于常规护理措施,更加注重心理疏导,首先对家长进行接种知识的普及,使家长的情绪得到放松,以轻松的状态跟幼儿对话,并且在接种前通过环境措施缓解患儿紧张情绪,对幼儿进行安抚,而在接种时,会对患儿进行抚触,并在与家长共同配合下快速完成接种,以此来最大限度降低疼痛感与恐惧感。同时,在该护理模式下,非常重视与家属之间的沟通,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小儿实际情况为家属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如讲解有关本次疫苗的具体类型、作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并且详细解答家长疑问,从本次研究结果表1来看,社区优质护理措施下,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33%,反观对照组家长仅为82.67%,明显低于观察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社区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赢得了家长的认可,使家长的满意率得到提升。

不良反应情况在预防接种过程中也比较常见,如小儿在接种乙肝疫苗时,部分小儿大概率会在接种后出现发烧或者低烧问题,这属于疫苗与免疫系统作用的结果,一般不会超过38℃,面对此疫苗接种后的反应无需做其他药物处理,只需要定时为小兒测量体温,观察小儿的状况,并实施物理降温、多饮水即可;再如接种麻疹疫苗时,大部分小儿会在接种后3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症状,但也有个别情况下会伴随腹泻、呕吐症状,面对此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家长仅需按照医护人员所告知的处置措施来进行处理[6]。

在本次研究中,社区优质护理措施下,在即将接种疫苗前便为每一例小儿建立相关电子档案,记录每一例小儿的基本情况,同时也能够给家长做一些相应的不良反应风险评估,进而可以达到预防护理的目的,从表1分析可见,观察组小儿在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较之对照组14%更低,(P<0.05)。

综上所述,疫苗接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方式,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推广。通过对小儿及时接种各种疫苗,可以降低各种传染性疾病对小儿的威胁,保障小儿身体健康成长,同时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来看,在小儿疫苗接种过程中实施社区优质护理措施,能够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疫苗接种的健康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高配合度,缓解家长及小儿的焦虑情况,并且可以帮助降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价值极高[7]。

参考文献:

[1]布丽娟.心理护理对小儿疫苗注射过程应激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05):75-76.

[2]朱春华.全程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预防接种儿童接种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9):91-93.

[3]隋静华,胡运红,邹刘琳,方泽钦,陈斯涵.精细化护理在社康中心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3):314-315.

[4]周晓.分析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19,14(16):147.

[5]许建玲.精细化护理在预防接种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2):173-175.

[6]朱宇甦,周秀红.优化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09):1158-1161.

[7]莫燕,滕彬,张燕.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9):190-191.

[8]付灵红.综合的社区护理管理与常规社区护理管理对小儿腹泻病康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4):197.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