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要长期跟踪,对比指标清楚肝功能损害的病因

2021-11-11 04:14陈艳
康颐 2021年15期
关键词:转氨酶白蛋白胆红素

陈艳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283

肝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脊椎動物身体内主要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中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合成等功能。肝脏也是制造消化系统中重要物质-胆汁的基地。临床显示,大部分肝脏疾病都存在黄疸症状,这是由于肝脏不能继续将胆红素排出体外,在身体中不断累积所致。

所谓肝功能检查就是利用多种生化实验或检测方式来诊断肝脏代谢所产生的一些物质指标,通过这些代谢产物来判断肝功能是否正常。由于肝功能呈现多样性因此检查的方式有很多种。

肝功能检查只是诊断肝胆指标的一种辅助手段,要明确病情并作出判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过往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才能最终判断疾病。需要明确的是,肝功能检查的项目和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并不是每一种都要检查,具体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史以及临床症状择优选择其中的几种进行检查就可以了。

1 检查肝功能的基本项目

肝功能检查主要有:酶学指标、肝功能排泄和解毒、肝脏的蛋白质代谢功能、脂质代谢功能、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功能。

1.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这几种指标中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最敏感,当干细胞出现坏死,该指标会明显变化,水平会升高一倍。此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也会出现持续升高状态,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超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提示肝损伤。

1.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主要为:碱性磷酸酶、尿胆红素、y-谷氨酰转肽酶等。

1.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主要为:胆碱酯酶、活动度、白蛋白等。比如白蛋白水平长期下降,表明肝脏合成功能降低,肝细胞正在减少。

1.4肝脏凝血功能的监测指标

主要为:凝血酶原时间等。肝脏承担了血液中大部分凝血因子的合成任务,除Ⅲ及因子a链以外,其他的凝血因子全部由肝脏来提供,因此在维持血液正常机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肝脏病变出现肝细胞减少时患者可出现牙龈出血、鼻粘膜出血、皮肤瘀斑等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2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脏血清酶学的检测指标。(1)转氨酶。实际检测过程中主要以使用丙氨酸转氨酶为主。转氨酶的参考值随着测量方式等不同而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医院,诊断获得的转氨酶数值不同。血清转氨酶的活性降低对临床诊断的意义并不大,对转氨酶的检测主要是看酶活性升高。患有肝脏疾病或肝外疾病的患者其血清转氨酶的活性会升高。如果出现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升高,则表明肝脏细胞正在被破坏;如果是门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升高则提示线粒体损伤。(2)血清腺苷脱氨酸。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水溶性部分。临床上以监测血清腺苷脱氨酸来判断急性肝炎的恢复情况。对于急性肝炎患者,其血清腺苷脱氨酸会在早期升高,但是上升的幅度没有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协助诊断慢性肝病,血清腺苷脱氨酸在慢性肝病患者中普遍升高。

肝脏胆红素代谢的检测指标。(1)血清一分钟胆红素测定。该测定一般用于诊断胆红素升高相关的疾病。像患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等疾病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的浓度会有所升高,但是一分钟胆红素基本保持不变。早期诊断某些肝脏疾病,有时候一分钟胆红素浓度升高而总胆红素浓度不变,可见于病毒性肝炎黄疸早期的病人等。(2)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正常的值为1.71~17.1微摩尔/升。一般认为大于20.5微摩尔/升。血清总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为:可以用来判断肝脏的损害程度以及预后情况。血清总胆红素作为临床判断肝脏细胞损坏程度的指标,若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则表明肝脏细胞破坏严重,弱血清总胆红素持续异常状态则表明肝脏已经出现慢性肝炎疾病。此外当患者患有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也会升高,因此也可作为判断是否存在黄疸的指标之一。(3)尿胆红素测定实验。正常情况下为阴性,显阳性具有以下临床意义:怀疑患者有黄疸,可以进行该试验,可快速获取结果;如果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尿胆红素呈阴性,那么可以判断为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因为结合的胆红素才能经尿液排出体外。

肝脏蛋白质代谢的检测指标。(1)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一般情况下对于急性肝炎、轻型慢性肝炎而言,患者的总蛋白水平保持不变,如果存在营养不良,白蛋白、球蛋白水平会出现变化。总蛋白的浓度与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例不同,可升高、可降低。同时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变化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评估预后恢复情况;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白蛋白水平一般正常,而肝硬化、慢性肝炎以及长期阻塞性黄疸的患者白蛋白可降低。

肝脏脂肪代谢的检测指标。(1)血清胆固醇测定。(空腹)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清胆固醇小于等于5.6毫摩尔,如果超过这个数值提示可能存在脂质代谢障碍疾病,此外生活中长期大量摄入高脂肪食物也会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研究已经证实胆固醇超过成长水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血清胆固醇升高的患者需要及时治疗。建议血清胆固醇水平较高的患者一方面配合医生用药另一方面应积极做好护理措施,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饮食上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清淡饮食,避免烟酒,注意休息。导致血清胆固醇升高的原因很多包括:年龄因素、遗传因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其他疾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等。可将血清胆固醇升高归纳为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两类,原发性因素目前还不明确,继发性因素多是某些疾病影响产生的比如柯兴氏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一般治疗的方式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多运动锻炼、控制饮食、营养合理搭配等。

猜你喜欢
转氨酶白蛋白胆红素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转氨酶高与肝炎
人血白蛋白的六大认知误区
转氨酶高不都是肝炎
36例极重度高胆红素头颅MRI变化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