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欣·哈米德研究述评

2021-11-12 08:21郭莉莉李文军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茶馆跨文化身份

■郭莉莉 李文军/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莫欣·哈米德(Mohin Hamid,1971—)作为新晋作家,出版作品较少,因此对其和其作品的研究数量较少。截至目前,莫欣·哈米德已发表了8篇短篇小说、27篇散文随笔、4部长篇小说。他的第二部小说《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2007)一经出版便在各国畅销,这部小说与其最新小说《末日迁徙》(Exit West,2017)分别入围当年的布克奖总决选名单。除两度入围布克奖名单外,这些作品还为哈米德赢得了贝蒂特拉斯克奖(Betty Trask Award,2001)、亚裔美国文学奖(The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ward,2008)等多项大奖。

一、莫欣·哈米德研究成果

除对哈米德本人文化身份的研究外,国内外对哈米德及其作品的研究多关注作品的叙事风格、作品涉及的全球性问题、跨文化视角,以及作品反映的多重主题等内容。

(一)莫欣·哈米德文化身份研究

哈米德独特的跨文化身份是许多研究者热捧的焦点。萨斯特里(Sastry)和塞利亚哈(Sailaja)在其博士论文《官僚主义属性:移民、公民身份与南亚裔美国人的文学创作》中通过对哈米德文化身份及其作品的研究,探讨了移民、公民身份与南亚裔美国文学的联系,以及南亚裔美国文学的特点。此外,钱伯斯(Claire Chambers)也在他的文章《巴基斯坦的心、胃和脊梁:巴普西·西德瓦和莫欣·哈米德小说中的拉合尔》中借助哈米德的小说及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对拉合尔及巴基斯坦的文化做了相关研究(雷礼,2019)。

(二)叙事风格

国外研究中,怀特(Mandala White)对哈米德小说《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框架结构、不可靠叙述及政治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雷礼,2019)。德里斯(Hager Ben Driss,2016)则对该小说进行了跨学科式的解读,探究文本和读者间的欲望辩证关系,着眼于叙事和主题层面上欲望的不同表现形式,将叙事性与文化、政治和空间紧密联系起来。2014年,伊洛特(Sarah Ilott)也对该小说的戏剧独白形式作进一步探究,探究读者在小说中扮演的评判者的角色。

国内研究中,胡明霞(2016)从叙事学和语用学角度,依托同理心叙述理论来探讨哈米德小说《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同理心叙述特点,总结其同理心激发机制。王薇(2013)则分析了哈米德的三部小说《蛾烟》(Moth Smoke,2000)、《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及《穿过欲望之城》(How to Get Filthy Rich in Rising Asia,2013)中的选材特点和叙述技巧,探究哈米德在其小说中用不同叙事声音表现的不同叙事效果。

(三)对重大全球性问题的关注

哈米德作品中的经济全球化、难民危机、对一些重大灾难事件的反思和创伤主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纳丹(Liliana M. Naydan,2018)认为哈米德小说《穿越欲望之城》不仅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失败,还表明了它所产生的暴力,文章建议读者通过创造性的阅读对全球化的弊端做另一种解读。安洁莉亚·普恩(Angelia Poon,2017)也认为该小说是对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的自我概念的讽刺,新自由主义强调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把为实现物质财富的手段仅仅视为个人选择和个人意愿的问题,而哈米德的这部小说不仅质疑了新自由主义的自我,更是质疑这种自我性的叙述和建构方式。

就难民危机问题,珀费克特(Perfect,2019)分析了哈米德小说《末日迁徙》中的难民形象。除了关注小说中寻求使难民人性化的方式外,珀费克特还认为小说展现了一个“人类同资本、图像和信息一样,可以获得大量难以控制的跨越远距离的即时旅行网络的世界(Perfect,2019)。”

针对重大灾难事件造成的创伤主题研究,辛兹维尼(Egle Zindziuviene,2014)发文对哈米德小说中明显的创伤小说的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且探讨了重大灾难事件对个人造成的创伤,如身份认知问题及追寻存在意义等问题。而国内朴玉(2013)也认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双重视角书写了个体经历创伤后积极建构文化创伤的过程,因此她从经济、文化等角度探寻重大灾难事件对个体造成的创伤影响。

(四)跨文化视角

国外研究中,2018年刘丽萨(Lisa Lau)和门德斯(Cristina Mendes)对哈米德小说《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东方主义进行研究。2013年,贾迈勒(Ahmed Gamal)对一些迁徙小说或流散小说进行探究,详细阐述了以哈米德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和夏姆西的《灼痕》为代表的后移民文学的主要特点。此外,莫里(Peter Morey,2011)发文评析了《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反映的多元文化主义。他认为小说中主人公身份转变的根源是主流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只有文化包容的世界才能为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国内研究中,2019年雷礼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哈米德的所有作品做了整体性的研究。他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分析哈米德小说中的共生思想,指出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应该更加全面了解并妥善处理多元共生状态下个体及群体间的关系。宗小琦(2018)则对哈米德的首部小说《蛾烟》进行跨文化解读,着眼于探讨小说所反映的全球化对拉合尔社会的影响,分析其中阶级分化、腐败不堪和身份迷茫等与全球化相关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当地问题。

国内大部分对哈米德作品的跨文化研究都聚焦于《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这部作品。付满(2019)结合文明冲突论对小说中体现的跨文化问题进行了探究,认为小说不仅展现了跨文化沟通意识还提倡要追求公平正义与自由平等的理念。另外,2016年信慧敏运用德里达等学者的好客理论对《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这部小说进行解读,揭示主人公身份转变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主客关系的变化,并由此分析主人与外人身份的流动性和主人与人质之间关系的模糊性,试图探索文明间可能的对话形式。2013年,曾桂娥和江春媛发文认为该小说是来自东方的作家书写西方的典型体现,小说戏剧独白的形式更是让以往保持静默的“东方”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认为哈米德通过小说想要向世人传达其对文化包容、世界和谐的向往。

而对于跨文化研究中所涉及的“他者”问题,2019年赵永赫基于萨义德(Edward Said)的“他者”理论,分析了小说主人公昌盖兹的身份追求、身份危机和身份重构的过程,指出西方主流文化与“他者”身份之间的矛盾是昌盖兹追求纯粹文化身份失败的根本原因。此外,对于文化身份的缺失与建构主题,何莎(2016)通过霍米巴巴的杂糅身份理论来阐释该小说中昌盖兹身份从遭遇危机到重建的过程,他认为主人公的动态身份建构过程和社会结构及种族身份是紧密相关的。

二、莫欣·哈米德研究评述与展望

根据对莫欣·哈米德研究梳理发现,国外对哈米德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研究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也颇多。国内对哈米德及其作品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研究内容也不够全面,但研究数量和研究方向也在逐年增加。无论国内国外,对莫欣·哈米德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其第二部小说《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上,只有少部分研究涉及其他作品。除对哈米德本人文化身份研究外,国内外学界多关注哈米德作品的叙述风格,小说所立足的重大全球性问题,跨文化视角及作品中反映的多元文化、他者问题、身份危机等多重主题等。

相较于国外,国内对莫欣·哈米德的专著型研究成果较少,对哈米德本人文化身份的研究发展不足,而对小说《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的研究也主要围绕文化身份等跨文化主题。不过近些年,对哈米德作品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开始摆脱对主人公文化身份研究的局限性,2019年朴玉把《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视为一部跨国语境中的成长小说,探究昌盖兹最终通过建构自我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在自我承认中探求自身本真性,并在谋求不同文化相互承认过程中,趋向成熟自我的过程。同年,魏逸亭在其硕士论文中试图从消费主义批评视角对哈米德的首部作品《蛾烟》中的精神荒原主题进行解读,旨在揭示现代消费社会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消极影响,以便引起现代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界对莫欣·哈米德及其作品的研究在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会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发展。就国内研究而言,哈米德本人的流散身份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考虑到哈米德作品独特的叙述风格,哈米德其他作品中的艺术魅力也应该被进一步探究。此外,在哈米德的最新作品《末日迁徙》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后,今后对该小说的研究也会呈进一步发展之势,对其最新作品的研究也有助于探究哈米德作品长盛不衰的魅力。

猜你喜欢
茶馆跨文化身份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成都老茶馆》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北京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