樋口一叶作品的女性形象
——以《十三夜》的阿关和《里紫》的阿律为例

2021-11-12 15:25李春蓉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命运日本

■李春蓉/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樋口一叶出生在富裕家庭,从小就开始接受各种文学熏陶,本来等待她的也将是更美好的生活,但17岁时父亲的突然离世,一叶一下就成了樋口家的顶梁柱,不得不撑起母亲和妹妹在内的三个女人的生活。对此,我们可以从一叶文学作品中发现这无处不在的真实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她切实生活的体现。在她的作品里,每一个女主人公,都是幽艳、温雅、真诚、艳美、贞淑的化身;而且,每部作品中也几乎都能看到樋口一叶的影子。从她作品的女性形象中,我们不难发现鲜明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视角。特别是《浊流》的阿力、《十三夜》的阿关、《青梅竹马》的美登利、《暗夜》的阿兰、《暗樱》的千代子、《里紫》的阿律等女主角的性格中,不可避免地有着无法隐藏的别扭气质、带有寂寞色彩的放弃和执著。

关于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两类比较突出。一种是在压抑中,忍无可忍想反抗,却被家庭等束缚,最后只能妥协并屈从于家长制的女性形象。另一种是在压抑中进行反抗,并勇敢对抗家长制的女性斗士形象。在学界,关于一叶创作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目前还很难说一叶文学的所有领域都被讨论过,尤其是她更独特的女性视角对角色形象化的研究。因此本报告以樋口一叶作品——《十三夜》中的阿关和《里紫》阿律为例,分析其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希望进一步研究樋口一叶自身的性格、经历和思想对作品带来的影响。

二、《十三夜》中的阿关——妥协的女性形象

樋口一叶将她关注的目光投向明治时代苦于父权和夫权这双重枷锁中的女性,在对女性的悲伤充满共鸣性描绘的同时,也冷峻地进行凝视。樋口通过女性角色的塑造,不仅深刻地揭露了女性在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而且鲜明地显示了其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怀。

《十三夜》的主人公阿关是典型的日本传统女性,在出嫁前任何事情都听从父亲的意见。结婚后,无法忍受原田作为丈夫的指责和骚扰而作出离婚的打算。但是,对于说出离婚打算的女儿,阿关的父亲以“如果离异,父母会被世人嘲笑,弟弟的未来会变得暗淡,孩子也会归原田所有”为由,说服她放弃离婚。最终阿关也听了父亲的话,选择屈服于自己的命运,“我的身体从今晚开始就认为是丈夫的了,随他的想法做什么吧”,从此就为了父母、弟弟以及自己的孩子,留在魔鬼般的丈夫身边。

在这里樋口一叶描绘了一位温顺、贤良的女性角色,在好不容易下定决定与丈夫离异的时候却被家长制等封建观念所束缚,最终不得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而回到原来的生活。在一叶的笔下,我们既可以感受到具有强大意志的女性形象,但同时又为当时社会大环境下女性力量的渺小而感到悲悯。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明治时代,女性虽然是有离异的自由,但在家长制制度的统治下,如果没有父亲或是兄长等男性家长的同意,还是没办法实现婚姻自由的,而且实际上女性连自愿离婚的权利都没有。虽然在当时日本的社会,是处于近代化的发展时期,但是对女性的要求仍然是传统的贤妻良母,作为男性人物的情感容器出现。所以一叶将目光投向这种背景下的女性,与同一时期的男性作家所描绘的女性形象、接受西方教育以自由解放为目标的近代女性形象不同,一叶笔下的女性形象反而更接近日本传统女性。”《十三夜》的已婚女性阿关就是如此,对社会动荡和创新思潮等时代缺乏敏锐的感性,虽然自我觉悟的女性意识萌动了,但终究无法完全摆脱封建思想,也是无法超越对时代和历史的见解。

三、《里紫》的阿律——反抗的女性形象

樋口的作品中,主要诉说的是男女之间的自由之爱,勾勒出日本女性对男女平等与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的强烈向往。樋口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是勇于追求自由恋爱、具有独立意识、在困境中不妥协不屈服、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绝对不是那种委曲求全以压抑和束缚自己来回应封建社会标准的女性。

《里紫》中的主人公阿津与阿关的情况不同,阿律的丈夫很有钱并对她很体贴,但是两人之间没有爱情。“不管说谁有什么优势,或是难得一见的地方,我的良人都只是吉冈”,可以说这样的阿律倔强而不屈服于命运,找到了一条不同于世人道德和逻辑的独特生存之道。大胆挑战传统道德,追求有作为爱情基础的婚姻。

当然关于《里紫》这部作品,尤其是对女主人公阿律的形象描写,也存在褒贬不一的评价。松本俊夫认为描写作为人妻的阿律与青年之间浓厚的爱情场面是一个过大的课题,“尤其对于连结婚的经验都没有、士族姑娘长大的一叶来说,根植于像阿律这样新女性的形象化是有着巨大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樋口在《里紫》中描写阿律这个新时代的坚强女性,是带着对封建制度的挑战和反抗精神,在作品中喊出了当时日本女性想要的男女平等和婚姻恋爱自由的强烈愿望。对此,相马御风也评论道:“晚年作品《里紫》中的主人公挣脱了女性自由被束缚的这一社会框架,完美地脱胎换骨为‘新女人’。”

在当时的日本,女性地位的提高仅仅停留在名义的程度上,女性很难获得足够的认同和支持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精神上独立意识的萌发和物质上依然存在的束缚是当时不可调和的矛盾。《里紫》反映了当时女性追求男女平等和恋爱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在一叶心中,理想的婚姻观是以自由恋爱为基础的男女平等的婚姻。而《里紫》即使是未完成之作,即仅仅上部的内容,也可以看到一叶拥有着对旧礼节和道德的挑战态度和具有反叛精神的勇气。这是她从小培养起来的,包括身上沾染的反自我的想法,在一叶心中也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樋口一叶觉醒于近代的自我意识,并认为女性也应作为与男性平等的社会主体存在,与男性一样拥有追求生活、享受生活的权利。

四、结语

樋口一叶的作品记录了日本明治初期的黑暗时代,勾勒出日本下层民众特别是女性的内心和感情。樋口意识到女性不幸命运的内在根源,是女性灵魂底层传统观念的积累,于是逐渐将主人公从“屈服于早期命运的女性们”转变为“试图反抗命运的女性们”。她的作品也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体验而呈现的。并在基于女性视角及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作,写出了久未被关注的日本传统封建逻辑道德下女性的命运,为作品带来了深刻的社会性。

《十三夜》的主人公阿关作为日本传统女性美丽温柔,婚后不堪丈夫原田勇的冷暴力而想离异,却在为义理与自由的矛盾而烦恼的最后向义理与命运妥协屈服。相比之下,《里紫》的主人公阿律强势反抗命运,敢于挑战封建道德和社会。从这些作品中,不仅表现了樋口对下层女性的同情,也体现了日本女性对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和自我价值的热烈追求。

樋口一叶,作为具有鲜明个性、自尊品格和卓越智慧的一个从黑暗时代社会中觉醒过来的女性,她身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她在自我认知上,有着超越自身局限性的视野,认为自己的命运应该和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道德沦落到人情世故的地步,把朝野人士的私利当作这件事,不讲国道,甚至说世道是明摆着的。(中略)我志在国家大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叶不想做一个庸庸碌碌的女人,而是通过文章作品来传递国家大本的社会情义。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中,带着对旧礼节和道德的挑战态度和反叛精神,从日本最后一位旧时代女性转变为第一个为当时日本女性所处境况发声的新女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樋口一叶在日本被评价为是最早对福泽谕吉的文明开化有所认知的女性也不为过。

猜你喜欢
命运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命运 使我们走到一起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