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典型,精致平凡
——浅说王安忆日常叙事

2021-11-12 17:18李苑晴
散文百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王琦瑶王安忆鸽子

李苑晴

华南师范大学

王安忆在《写作小说的理想》中曾提出其写作要遵循的“四不”原则,即“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不要材料太多,不要语言的风格化,不要独特性。”

在相当长的历史里,小说所运用的都是大视野、大叙述。“无巧不成书”,正邪两立,泾渭分明。主人公在特殊的条件下经历了偶然性事件最终得到成长与生活,具有或赞颂或控诉或教育的意义。而当作家们的目光从“特殊”转向“普通”,这不仅仅意味着以小人物作为主人公,笔锋从传奇经历转向日常叙事,更有着王蒙所说的“逃避崇高”的意味。

以《长恨歌》为例,常见的说法是主人公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闺阁女儿。作为一个群体之中的典型,意味着符合特征、不出众,意味着普通。如果是聚焦于一个个体,那么只要安排一个偶然事件很可能就改变了她原有的生活轨迹甚至是个人属性。可是王琦瑶在王安忆笔下所指代的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类人。王琦瑶与上海弄堂的女儿,两者关系从类属到等价,意味着从身份上从一开始就预示了结局,无论作者给她的命运提供了多少个选择的岔路口,王琦瑶最终还是会选择回最初的那一条。而所谓最初的那一条,便是群体当中走的人多了而形成的路。

为个人而生的命运很难被称作“宿命”。只有对一个群体而言,那些被验证过的经历,才有惯性的力量以至于构成一种生活的逻辑。千千万万个普通人都如此,同为普通人的王琦瑶,在小说中失去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里,难以例外。

至此,王琦瑶已经从一个具体的个体变成了一个抽象的“型”。抽象化的表现手法,从对一个人的关注,变成了对一个群体的关注。个人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概括、提炼。而由概括化、抽象化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是:日常叙事在以日常生活作为对象与基础的同时又和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通常是旁观者而非亲历者。旁观的叙述者本身便与主人公拉开一定的距离,个人色彩被冲淡,特殊性与局部化特征被削弱。王安忆在《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中认为,“具体化的语言缺乏整体建造的功能,它只能借助读者自身的想象来实现相对抽象化的功能,这种具体化的语言无法完全充当小说中叙述意义中的媒介语言。”

从某种程度上说,冷静、客观的语言风格与全知全能的视角、历时性的叙述有利于实现整体建造与抽象化的功能。在《叔叔的故事》一书中,讲故事的人是作为小说家的“我”。在讲叔叔的故事当中常穿插着“我”是如何谋篇布局的。“我选择第一次叙述中的那一个真诚的淳朴的青年,作为叔叔的原型;我选择第二次叙述中的那一个它具有的宏观能力且带有宿命意味的世界观,作为叔叔的思想;我在选择第三次叙述中的那一篇才华横溢的文章,作为情节发生的情节。”(王安忆《叔叔的故事》)

小说家的视角实际上是站在“我”这一代人的角度来看“叔叔”那一代人的生活与思想。由此《叔叔的故事》中除了对叔叔的传奇的解构与消解,还蕴含着两代人之间的区别与对弈。这又成了两个整体之间的对话。小说中议论性的语言在归纳、反思上一代的举动与价值观的同时,也在审视、总结这自身这一代人。

如果《叔叔的故事》中的小说家视角或多或少还是受到了历史环境与个人经验的影响,那《长恨歌》中的鸽子视角可以说是客观冷静到了极致。一开篇说的站在一个最高点看上海便是从鸽子的眼睛俯瞰这个城市。最后王琦瑶因为金条死于长脚之手。“谁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呢?……只有鸽子看见了。”(王安忆《长恨歌》)用鸽子的繁衍生息令叙事跨越四十年,平添了几分轮回与宿命的意味。鸽子无法也没有意愿去为王琦瑶发声控诉。多少桩无头案、大大小小的罪罚祸福、不忍卒读的情与景都被它们收进眼底。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鸽子视角里传达出的悲观色彩,比起对于个体经历的悲伤,更偏向于对群体生存境况的悲悯。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中多以具有典型特征的小人物作为主人公,聚焦普通人群体。通过调动视角、调整语言风格造成陌生化,拉开了读者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一个整体化、抽象化的角度去阅读,表达了作者对于大众群体的一种关照。

从80年代的“雯雯”系列小说、《流逝》,到90年代的《长恨歌》,再到新世纪的《天香》。王安忆的小说对女性的生活与处境有着持续的关注。从主观角度上看,这显示出作者对于女性群体生存境况的思考,小说是作者“女性意识”的一种表达。客观来说,相比于男性,选取女性作为主人公更符合小说中想要呈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与生活相关,与历史无涉,精致平凡。平凡小人物的状态是在一日三餐中辗转挣扎,而非在历史大事年表上争取创造,她们带有被动性,自主的空间存在但有限。去往邬桥的日子对于王琦瑶来说是离开伤心地,也错开了改朝换代的风浪。回到上海的王琦瑶依旧在用心地经营在在平安里的日子。历史大事件被推到远景,它们影响甚至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幻,主人公仍然有韧性去努力地安排好平凡生活里一日三餐。

以女性作为主人公,更有利于展现平凡生活精致的一面,从而发掘生活本身的审美意义与价值。在《弟兄们》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好像男性不是一种情感的动物。我觉得女性特别是一种情感的动物,当我想到女性是一种情感动物时,我就觉得她特别可爱。”《长恨歌》语言繁复绮丽,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弄堂生活的各种细节与意象,王琦瑶的生活处处是“活过来的味道”。与之相比,在《叔叔的故事》中语言则较为平实,在大宝第一次来到父亲家中时也有对家中陈设的进行描写,但表达的更多时两个人之间的隔阂,也由此缺少了一份对生活的热望。

遵循拒绝特殊性与独特性的“四不”写作原则,王安忆的小说创作走向日常叙事。她的叙事所关注的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小人物,还包含着对以此个体作为一个典型的一个普通群体生活与命运的思考,具有普遍性、抽象化意义。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在社会、历史与所谓命运的影响下,依旧呈现出一份平凡而精致的生活,以追求生活本身而非生命的升华的意义。

猜你喜欢
王琦瑶王安忆鸽子
中秋
鸽子,飞吧
鸽子高高飞
悲剧与救赎——谈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救赎之路
此恨绵绵无绝期
沪上淑媛
小鸽子,飞起来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小鸽子
王安忆小说病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