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视角下解读小说《索尼奇卡》

2021-11-12 17:18李怡俏
散文百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表层结构结构主义罗伯特

李怡俏

长春工业大学

结构主义批评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法国。代表人物有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罗兰·巴特等。结构主义批评以索绪尔语言学为根基,试图探索文学内部的固有模式,“抛弃作者”以文本为中心通过科学方式分析作品。结构主义批评强调二元对立,重视作品整体性,试图挖掘隐藏于作品内部的深层结构。在结构主义者看来,二元对立是一种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索尼奇卡》中有许多二元对立项,通过解析这些对立项,探索索尼奇卡这位传统俄罗斯女性丰富的精神世界。

一、《索尼奇卡》中的二元对立

1.隐忍无私的大地母亲形象与依附他人汲取利益的女性形象相对立。

孩提时代索尼奇卡就展示出嗜书如命的特质,沉浸书中世界无法自拔,周围人甚至调侃她。少年时因为自己的愚直,经历了初恋的挫折,开始对甜蜜的爱情心生畏难。成年后遇到一生的伴侣——罗伯特,当时罗伯特正因时代的压力,无法施展才华。索尼奇卡不顾生活压力与他结合,婚后甘愿做为家庭操劳的贤妻良母。时光推移变幻,罗伯特又可以走出家中一隅,作品被世人瞩目。而索尼奇卡却因岁月侵蚀,人老珠黄。这时他们孩子的朋友亚霞,一个善于利用别人获取利益的年轻女子出现在索尼奇卡家中,她激起罗伯特新的创作高潮。这种情况下,索尼奇卡没有暴怒,心生怨怼,而是平静宽容接受了一切,依旧给予他们关怀,保持着自己的道德标准。最终,索涅奇卡拒绝了别人的邀请,在乡下安度晚年。

索尼奇卡是千万普通俄罗斯妇女中的一个。她善良,坚强,隐忍,富有责任心。她心甘情愿为家庭付出,并对他们的回报充满感激,对周围一切抱有最大的善意,始终坚守内心的伦理道德。丈夫虽比她年长很多,索尼奇卡却像母亲一样关心丈夫寂寞苍凉的心灵,给予丈夫全部的爱与鼓励。发现丈夫和亚霞违背伦理的私情时,却还能以往如初对待,一人承担痛苦与流言蜚语,继续以真挚的内心面对生活。丈夫去世后,继续像母亲般关怀亚霞。索尼奇卡就是俄罗斯传统“大地母亲”原型的延伸。

与之相对立则是亚霞的形象,她缺乏独立性,一心承载个体利益,是完全为自我而活的女性形象。亚霞自幼懂得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结识索尼奇卡女儿后留在索尼奇卡家中,与罗伯特发生关系。她利用周围一切人脉获得晋升阶级的机会,借助他人一步一步向上爬,逐渐沦落黑暗深渊,无法自拔。

2.灵与肉的二元对立。

结婚前索尼奇卡只拥有一段柏拉图式的暗恋,与罗伯特结婚后全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展现出一个妻子的贤惠忠贞,一个母亲的爱心关怀,她对待感情拥有宗教式的虔诚与信任。与之对立的罗伯特结婚前万花丛中过,流连于女性的肉体与崇拜中。所以在和索尼奇卡第一次见面后,他被索尼奇卡朴素沉静的气质吸引,最终与她结为夫妻。步入晚年后再次被年轻的肉体吸引,背叛与索涅奇卡的感情。他一生执著于肉体的欢愉,通过年轻女性的肉体获得精神慰藉,灵魂不断沉浸泥沼中,只重视肉体快乐忽视灵魂安宁。他获取激情背叛道德,最终也失去了精神家园。

3.索尼奇卡对亲缘关系估值过高与罗伯特对亲缘关系估值过低相对立。

童年时代索尼奇卡家庭和谐安定,后来在索尼奇卡婚后生活艰难的时刻,父亲一直向她伸出援手,给予支持。生下女儿后,索尼奇卡对女儿关心有加,对女儿的心理变化,衣食住行都甚为关心,哪怕对女儿的人生不甚了解,也不愿苛责女儿的过错。索涅奇卡的父亲给予她宽阔的父爱,索尼奇卡也把这份家庭的爱给予给她的家人,关爱子女,体贴丈夫。一生维持与家人亲切的关联,信任家庭关系。与之相对立罗伯特对亲情则是可有可无的态度。书中提到:“他一生的经历曲折多变,不断叛逆:祖先的信仰、父母的期待、老师的厚爱,他统统背叛过。他也背叛过科学,中断过友情。只要他感觉自己的自由受到束缚,他的反应总是那么决绝无情……”罗伯特的精神世界里,任何感情都可以轻易摒弃,出于某种自我需求,随时可以背叛感情。对待女儿的问题上也体现他对亲情的估值过低。女儿的偏激行为与混乱的男女关系完全没有引起罗伯特的重视,对发生在女儿身上的问题熟视无睹,亲情于他远没有自己活得快活重要。

4.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执著与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漠视相对立。

索尼奇卡一生坚守道德尊严,维持着崇高的道德标准。一生经历诸多磨难,内心依旧纯净而独立。得知丈夫和亚霞发生不正当关系后,一如从前照顾他们,以母亲的无私忍耐守护家庭和睦,在时代潮流中坚守自己的精神领地。反之,罗伯特年轻时无知放纵,纵情声色,步入老年又与亚霞建立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为了获取肉欲的快乐和创作的灵感,无数次践踏传统伦理道德。

通过二元对立项的总结分析,读者更能直观感受到索尼奇卡情操的高尚。她拥有纯洁的内心,坚韧且富有耐性,看似普通,实则是能容纳山川万物无限博大深远之人。反观罗伯特和亚霞,他们更像是没有独立精神世界的“巨婴”,与索尼奇卡相比,他们的内心世界荒芜且干涸。

二、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研究领域: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与叙事学息息相关的两个概念即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即叙述者发生的行为动态串联起的一系列故事。深层结构则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表层叙事单位科学排列组合后显露出的本质内涵。

《索尼奇卡》表层结构可以分为几个基本叙事语句:(1)年少的索尼奇卡腼腆自卑,沉迷读书。(2)索尼奇与罗伯特结合,她放弃自己的热爱,为家庭操劳。(3)索尼奇卡生下女儿,女儿长大与亚霞相识,并欣赏亚霞。(4)亚霞与罗伯特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引起舆论哗然。(5)索尼奇卡独自一人安度晚年,与书相伴。

横向组合可以发现:2与4共同特征是“隐忍”。索尼奇卡为家庭走出象牙塔,不断努力工作,照顾家人。发现丈夫与年轻女子的不伦感情后,依旧隐忍和善,没有丝毫怨言继续为家庭奉献。1与5的共同性质是:回归心灵。索尼奇卡从小沉浸书海,漫游在俄罗斯文学世界里,对俄罗斯作家如数家珍。这时她内心平静自然,拥有朴实的快乐,享受生活。索尼奇卡年老后,独自一人再次回到她所热爱的文学世界里,回归内心的田园,享受书籍世界的宁静与安稳。索尼奇卡回归内心的精神家园,即形成了文本的深层结构,回归宗教式的朴素生活,以宽容博爱之心去接受命运的安排,回报命运的馈赠。

乌利茨卡娅运用顺叙手法,记叙了一位俄罗斯犹太妇女饱经风霜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诸多痛苦,这位伟大的妇女却始终坚守着俄罗斯女性的优良品质。她身上体现着俄罗斯民族灵魂深处的博大,宽广,忧郁,包容与献身精神。

三、结语

《索尼奇卡》这部小说体现着不同女性形象、灵与肉、面对传统道德的态度以及亲情估值之间的对立,通过这些对立项展现出一个普通俄罗斯女性坚守道德,保持心灵世界纯洁的高尚形象。文本的表层结构为索尼奇卡隐忍受苦的生活,深层结构却是索尼奇卡一生坚守道德操守,始终以真挚的心灵面对生活,拥有精神世界的圆满。作者以此呼吁道德的回归,渴望人们重新回到心灵的生活。

猜你喜欢
表层结构结构主义罗伯特
“我离罗伯特·德尼罗很近,等了他十天!”
结构主义文论回望与再探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结构主义解读
叙事学视角下《救风尘》的二重结构
Autumn Fiers 秋火
浅析叙事学在电影《被偷走的那五年》中的应用
利用地震勘探面波反演巨厚戈壁区的表层结构
语言的牢笼:论詹姆逊对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批判
我并不完美
块茎、流变与解辖域化的语言——得勒兹后结构主义语言观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