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清代洮岷地区学校教育

2021-11-12 17:18张涵喻
散文百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官学土司科举

张涵喻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民族学班

明代初期,统治者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场所,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明政府在中央及地方大力创办官学,还倡导和鼓励地方兴办私学、书院,并要求创办社学。又由于担心武臣戍边,其弟子“渐移其性”,开始鼓励在全国各地卫所开办学校,同时,为了控制边疆,明清时期均实施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制度,实现了儒家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进和普及,卫所官学在教化民众和民族文化融合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明清时期洮岷地区学校教育的研究,探讨河洮岷地区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化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了解当时处于边疆的洮岷地区作为藏羌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可以了解教育对于当地人民和不同民族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清代洮岷地区的学校教育

洮岷地区位于甘肃西南部,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民族混居地区,其地理位置特殊,既可作藩篱以蔽中原,也可做桥梁以通华夷,具有很强的战略地位。洮州和岷州地域毗邻,历史发展与文化相近,多以两地并举。明代在洮州、岷州均设立卫所,所辖范围包括现在的临潭、卓尼、岷县以及漳县、宕昌、礼县、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洪武十一年七月,设置岷州卫,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属于陕西都司。十五年(1382)四月,改岷州军民指挥使司。洪武十二年二月,设置洮州卫,后升洮州千户所置,治所在今甘肃省临潭县,清乾隆十三年改洮州卫卫洮州厅,洮岷地区范围包括现在的岷县、漳县、临潭、卓尼等地。

1.府州县学。

洮岷地区在明清时期之前,由于战乱等多方面元素,教育没有得到相应发展,明洪武年间才在岷州建立起第一个官学,性质实为岷州卫学。明代前期,中原王朝对于西北地区的掌控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尽管注重学校教育所能发挥的教化番民的作用,但学校教育依旧薄弱,主要是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为清代奠定了健全教育体系的基础。清代基本上官学可以覆盖大部分地区,在土官禁止辖内土民接受教育、说汉话的地区,其子女也必须接受儒学教育,到了清末,甚至产生了土司自身不会说番语的现象。明代洮岷地区的民众生活趋于稳定,清代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学校教育体系,笔者整理的关于清代洮岷地区地方官学的基本信息。

明朝,在整个国家重视文教的背景之下,是否能积极办学、教化夷民,同样成为了评判地方官员的重要政绩指标,明人袁福征在谈及岷州主政者的职责时云: “莅斯治者,惟在罄其忠诚,敷扬德教,彰显皇猷,绶来御侮。谨庠序,申孝悌,用夏变夷,俾境 内无虞,军民安辑,共享治平之乐。”但事实上,仅有的一所儒学并不能起到太大的教化作用和效果,且明代土司的权利依旧相当可观,土民饱受苦难和严重束缚或者军事管制,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也没有争取接受教育的此类观念。

2.书院与义学。

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首先,明代的主要贡献是稳定了洮岷地区这一边地社会,并且将官学普及到这一地区,使得清代有了建立书院和义学的基础雏形。其次,通过明代和清代官学在教学内容上的侧重点不同,明代由于刚刚控制洮岷地区的不稳定性,着重宣扬戍边、平叛、剿匪将士军人们的忠义,达到对土司土民示威、教化的效果。清代则以《圣论广训》为主要教育纲领,重视各个阶层民众的节孝贞烈等品德,起到的作用是更为深层的影响当地土民的价值观,在此期间,也频繁出现番民或者番民妇女因为孝顺或者贞烈被载入史册的案例。同时,由于清代后期官学质量的下滑,地方书院、义学的兴起,起到了补充官学教育不足的重要作用,洮州厅书院有两所,义学有11所,还包含回民义学一所,这样的设置既展现出地方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回民义学作为专门的少数民族教育机构和回族民众内部传统所受的族学、教学互补,一定程度起到了减轻宗教极端倾向的效果。

在设置特点上,根据岷州志记载,明弘治十三年南门本有社学,颓废之后直到康熙三十五年才得岷州同知汪元絅重建,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就是修建“寝食之所”,使得师生均可免于跋涉,从而才构成了汉番子弟交相鼓舞、义学生徒日盛的局面。从中还可以得知义学、书院相比于传统官学更为进步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不局限于治所、分布范围更广,住校相关设施的建造也能吸引各地学生、支持贫寒学子。而从洮岷区土民、汉民分布来看,土民一般居住在山林中或者呈部落状洒在主要城池附近,这样的设置给土民提供了方便,增强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意愿。相比明代,清代洮岷地区的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学校数量和其包含的民族、学生数量也更多,能发挥的教化作用也就更为显著。这一效果离不开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对于土官的限制和长期改土归流以来取得的成效。雍正年间,随着罗卜藏丹津之乱的平定,清政府开始思考如何加强对西北统治的问题,对土司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限制土司发展,加强“以流治土”,使之受制于流官。清初以后,随着局势日趋稳定,清廷征调土司士兵的次数逐渐减少,土司升迁的机会也相应减少,洮岷地区逐渐被纳入府州县的直接管辖之下:“土司只理其寻常词讼。”

而洮岷地区的部分藏族因长期和汉族杂处,逐渐汉化,于是被纳入州的编户,土司的辖地也相应减少。另外,清末战争兵燹的横行,也加剧了土司势力的消亡。清代洮岷地区土官对于土民的约束日益弱化,土民在接受汉文化过程中意识到了教育的益处,且“通礼俗、易风俗”能够使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反过来抗拒土司的限制,心态和观念上日益趋向于传统的儒家观念,这也促成了其国家认同的形成。

二、清代洮岷地区的科举取士

明代在洮岷地区实施羁縻政策以来,一直到清代中期,该地区应试中举的人数虽然远远比不上江南等富庶地区,但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清人汪元絅在《岷州志》卷 19 《艺文》中描述到,岷州自从“成、弘、正、嘉 ”以来,登科及第者就络绎不绝。同时在上文学校设置方面笔者已经提到,岷州卫学设于洪武十七年,学官中,9人是岁贡出身,3人是举人出身,1人是进士出身。教师的科举经历,能够引导当地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应试。科举发展的原因同样得益于洮岷地区吸纳移民的历史,明朝为加强西北边疆防御,在洮岷地区实施大规模的移民戍边活动。这些移民多来自中原或南方,不乏流官子弟,读书、参加科举已经是他们的文化习惯,洮岷地区官学的设立迎合了他们的诉求。最后,由于明清时期军籍的世袭政策和屯田制度,洮岷地区作为西北边疆,其中军户不仅要承担守卫工作,同样要承担垦田种地的工作,负担繁重,社会身份也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科举成为唯一可能脱离军籍的途径,也间接推动了科举考试的兴起,

在中央政府宣传鼓励下,卫所子弟及普通百姓得以入官学读书,并参加科举考试,据各类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岷州中举人者就有19人,中进士者7人,贡士则有182人之多。特别需要提到是,岷州贡士之中有 1 人为藏族,名为癿旺,后任湖广郴州吏目。对他《岷州志》做了特殊描述:“通经足用,岷人称之勿衰,于番有光矣。” 笔者认为,这体现出在清代中期,能够中举已经不仅仅被汉人视作是光荣的象征,少数民族中举更是“于番有光”,是为整个族群争光的荣誉,在这种社会价值观导向下,少数民族也开始有了参加科举的强烈主观意愿。

三、清代学校教育和科举取士的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推进了洮岷地区的汉文化认同。教化是学校教育最核心的目的,只有先完成教化的施行,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培育人才”,而“敷扬德教,彰显皇猷”、“用夏变夷”等更是成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官员职责所在。在教化的基础上,更为进阶的就是构建一种高于原有族群认同的一种对于儒家文明、对于中央王朝价值观的认同。通过汉族移民与少数民族间的频繁交往,学校教育的推广,以及土官子弟学儒学、习汉语,学校教育发挥着潜移默化且具有辐射性的作用。其作用路径是从地方官员出发,将修建学校、鼓励科举纳入到绩效评估之中。从土官出发,规定其子弟必须入学校参加科举才能承袭土司之位,从宗教人士出发,兴建寺院、僧学,使宗教领袖也起到了模范作用。以上一系列政策,最终使得无论是洮岷地区的藏族与回族无论在风俗上还是观念上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岷旧汉番杂处,前明国初熟番,沐浴皇化日久,与汉民无异,衣服礼俗道一风同几于无可区别,惟自白水江(即桓水)以南,南山内外,迄于松茂,犹是番民……”

“岷向来回居南关......与汉人来往恰,习相庆韦,惟不通婚,奉其教维谨而不立礼拜寺,性善商贩,轻耕稼……比汉人黠甚然,亦安居无他徒。”

从以上这些文字,可以窥见“用夏变夷”的一个基础路径。那就是先通过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通过语言沟通达成互相理解先实现由“生番”到“熟番”的过程,再根据生产方式、接受教育等方面,实现由 “番转汉”的最终目的。但是这种方式受到地理范围的限制,靠近卫城、州城及周边汉族聚居地的番族,与汉族互动频繁,自然会产生生产方式到风俗习惯的变迁,甚至通婚融入到汉族之中。而民族文化间本身就是互相影响、彼此吸纳,汉族民众也会受到语言、风俗上的影响。宏观来看,当中央王朝以强大的政治统治力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时,其文化感召力同样会加强,从而使得民族地区产生一种基于国家认同的向心力、凝聚力。明、清中央政府也正是通过政治统治和文化教育,实现了在诸如洮岷地区的边地建构国家认同的目的。

最后还需提到的是,教化政策只有保持长期稳定和持续,才能真正起到促进民族融合、构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作用。一旦断绝交往,或者文化能传播到的辐射范围减弱,民族冲突就会加剧,地方社会也会趋向不稳定。“生番”的出现就展现出了这一点,生番是指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群体,这些生番语言不通,距城过远,不仅无法被教化,甚至会成为边防隐患,交流较少时,族群相互间的文化差异就会造成冲突的产生。

猜你喜欢
官学土司科举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土司文化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Fort Besieged
明清时期太谷县教育刍议
小小花钱看科举
金代的官学教育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宋代官学教育经费及其政策
乌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