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微纪录片的叙事现状

2021-11-12 20:08卢镇平
声屏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纪录片细节

□ 卢镇平

微信、微博、手机、电脑等互联网产品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奠定了微纪录片的发展基础。微纪录片是从传统纪录片发展而来,通过新闻以及现场录播的方式记录事件的真实性。本文将从微纪录片的概述、微纪录片的叙事现状以及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国微纪录片的发展。

微纪录片的叙述特征分析

注重事物细节方面的描写。微纪录片的制作过程是一个事件深度还原的过程,通过将真实的故事或者历史事件通过视听资料的方式进行最大程度还原,为人们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传达,让人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事件背后的价值意义。真实作为微纪录片的价值体现,想要实现故事的真实性,首先就需要在进行微纪录片制作时注重时间细节的描述,微纪录片是一种叙事手段,通过将叙事手段艺术化进一步提升叙事效果。与一般的纪录片表现形式以及侧重方向有所不同,一般的纪录片主要是通过事件的宏观表现入手,对事件进行整体性叙述,叙述过程中事件过程较为完整。但微纪录片与之不同的是在叙事过程中更为注重对事件细节的描述,通过对细节的深入了解,由小问题作为事件切入点,运用优美的语言对事件进行整体分析,进一步提升微纪录的艺术性发展。

注重以底层人物为发展对象。人物是事件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微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微纪录片在人物事件还原的过程中,通过注重底层人民的生活,以底层人们视角对问题进行叙述,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情感表现。微纪录片的对象大部分是以民间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素材进行创作的,通过对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表达,加之语言艺术的丰富,使民间生活更加具有艺术性。比如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在叙事表达内容上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但是通过记录匠人的日常生活,短短的几分钟将匠人的技艺文化传承有效地记录下来。该纪录片将这部分人看成一个整体,不需要事件作为叙事支撑,仅仅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以及对技艺文化的追求,记录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向人们传达不一样的价值信息,使平凡的故事变得更有意义。

语言形式上更倾向语言精简且艺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也逐渐与新时期的语言表达形式接轨,无论是语言的丰富性、情感的传递还是叙事的整体结构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微纪录片虽然不像传统纪录片那样专业,但依然很大程度传承了传统纪录片的精神思想。微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减少使用大量的复杂性叙事手法,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对事件进行叙述,使用较为艺术的表现手法结合媒体介质的辅助,对事件进行朴素化表达。在微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叙事者是微纪录片的核心所在。叙事者根据屏幕的画面进行叙述,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叙述者的行为,通过视频结合精准的表达,有重点有情感地进行叙述,结合信息技术,为观看者呈现一个完美的视觉体验,使叙事效果更加完美化。

微纪录片的叙事存在的问题

叙事过程中画面解说内容较多。微纪录片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讲述者通过观看视频,找准合适的视频位置进行有效的解说,通过解说将视频画面与解说内容联系到一起,使观看视频的人能够通过视频内容以及解说的内容在脑海里形成画面或者对问题进行具体化。由于微纪录片的特点是时间有限,叙述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视频全过程的解说词都是为了配合视频动画,这样的情况极大弱化了纪录片的价值,削减了纪录片的思想表现功能。

叙事过程过于碎片化。微纪录片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在事件价值传达的过程中将事件不同内容进行串联表达以此达到成片的效果。这样的表达形式往往需要对事件发生有整体性把握,所以导致微纪录片的叙事过程过于碎片化。究其核心微纪录片主要内容要求就是事件的真实性表达,因此对于事件发生过程的细节就需要充分关注,碎片化使事件的叙事呈现出拼接特点,降低事件的故事性呈现效果,影响了微纪录片的情感表达。

微纪录片载体较为单一。微纪录片的信息传播载体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通过独有的方法将叙事的内容思想进行传达,以达到信息的有效发散,让人们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获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微纪录片的传播载体仍然没有实现创新性发展,加上人们的审美发生变化,想要更好吸引观众眼球,需要对纪录片的载体进行研究,通过创新载体对纪录片内容进行有效传播,充分发挥纪录片作用。

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分析

依托故事情节发展做好事件叙事。将微纪录片的内容逐渐向故事化发展。人们对生活纪实节目在接受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微纪录片想要实现快速发展,需要结合实际的受众需求,为其提供有效的视觉感受,通过故事化叙事将事件内容进行故事化情节设置,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对事件进行搬演。纪录片中的演员需要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文化以及情感的表达,使自身真正地融入故事情节中,从而实现微纪录片事件的高度还原。例如,《北方的纳努克》作者曾参与到实际的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并且提出要求让事件的主人公通过还原他们的日常生活,为拍摄提供一定的支持。故事情节的拍摄更具有实际价值,通过人们日常生活的还原,结合故事发展将其串联,充分地将生活情感纪实与作者情感相结合,使其更具有艺术效果。“情景再现”这一叙事方式及对故事情感进行充分表达,也让表达效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娱乐性,是微纪录片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叙事方式之一。

专注细节以及特写进行故事叙事。微纪录片在叙事过程中需要专注于细节的描述,也需要注重故事情节的特写。随着近几年的互联网以及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标准有所提高,各式各样的视频观看使观众逐渐厌烦普通的叙事制作方式,想要提高微纪录片的收视率,就需要在叙事策略上有所调整。传统的叙事策略已经给人们造成了审美疲劳,所以微纪录片在叙事手段上需要创新,专注细节,增加实践特写。通过故事的细节描写起到一定的聚焦作用,让人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有关注焦点,再通过故事情节的特写,强化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表达以及行为动作,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对故事细节以及特写的应用,使事件在叙事过程中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叙述,进一步增加对事件的故事情节以及故事情感进行充分表达,结合解说词、情景特效、人物情感表达等使故事更为立体化。

创新微纪录片传播载体做好事件叙事。随着微纪录片的不断发展,其传播载体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微信公众平台为微视频创作以及传播的主要空间。比如“一派”公众号、“一派”微视频纪录片,在做纪录片过程中以“坚持做自己生活的主角”为思想,通过还原事件内容,讲述真实事件的发生,挖掘事件背后的意义,传递出积极能量。这是一种新型纪录片发展形态。在“一派”微视频记录了很多有意义的事件,比如对于武江乡村振兴这一视频的记载,以乡村淳朴乡情视角记录武江的发展,家乡建设离不开青年才俊,通过情与景的结合更好地进行了情感的表达。将武江的传统工艺以及种植技术等细节进行了充分介绍,通过视觉、听觉以及拍摄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一派”微视频纪录片是一种新型的事件记录方式,这种模式的事件叙述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也促进了微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微纪录片是以生活中的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创作的,在创作过程中的叙事策略尤为重要。随着人们的审美素质提升,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也要相对改变,结合“情景再现”的故事化叙事可以让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得以更好地体现,结合丰富的艺术语言,对故事有针对的情节进行细节描写、特写,进而让观众有侧重点地观看,从而将故事的整体结构完美呈现,被更多观众所喜爱。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纪录片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细节取胜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