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教育下的经典文学传播

2021-11-12 17:18李小云
散文百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鲁迅文学语文

苏 怡 李小云

广东海洋大学

一、经典文学的现状和困境

经典文学是指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并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受考验而获得公认地位的伟大文本。[1]比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精神价值取向,并且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这又延伸出了另外一个文学定义——典型形象,又叫典型性格,是叙事文学的最高范畴。用一句较为明确的语言来界定,典型形象就是作家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通过丰满、鲜明、独特的个性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能唤起美感的艺术形象。[2]我们能在这些艺术形象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经典的高明之处,即使跨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人物的鲜活性和经典性依然不减,如严监生、林黛玉等,经典文学的时代思想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如儒家思想。而何谓“经典”,这似乎是一个不甚清晰的概念,历来缺乏精确的、专业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市场是不能成为衡量经典的标准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他的作品一方面写腐朽堕落的现实社会,另一方面又恰到好处地添加温情瞬间,是民国时期喜闻乐见的作品,有很大的发行量和传播量,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连周恩来、蒋介石都曾读过他的书,这大大超过鲁迅作品的发行量,但是论及两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张恨水是远远不及鲁迅的。其次,作家或诗人当时的名声大小、地位高低、时人的评价褒贬也不能成为衡量经典的标准。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生前名气不大,时人都无法理解其作品的深刻内蕴,如今,他的很多诗歌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备受赞赏;钟嵘撰写了《诗品》,当时的人却只是把他列为“中品”之流,他受到推崇已经是宋代以后的事。可见,能够被推崇为经典必须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后世人的共鸣。

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经典文学就开始以影视这种电子媒介形态走进受众的生活,经典文学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开始下降,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尤其在新媒体语境下,经典文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渗透和挤压,尤其是网络出现以后,经典文学的生存环境更是遭到进一步的破坏,在影视剧、游戏角色、音乐作品中,经典人物形象被扭曲,经典作品被改编。[3]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经典文学走向市场化、娱乐化,而这种风气也影响到经典文学在校园的传播。现在的新生一代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海量的信息通过各种电子设备推送到每个人面前,他们被那些富有趣味性、通俗易懂的信息占据了大部分注意力,这些文字读起来轻松愉悦,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进而产生共鸣。图像、影视等视觉技术的发展,使得青少年传统的阅读方式被改变,与过去纸质阅读这种方式相比,电子阅读难以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原来深度阅读被切割成碎片化的阅读或快餐式的阅读,这就好比一个难以逾越的障壁,阻碍了经典文学的深入传播。

新媒体的兴起的确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文学经典的阅读,但其实抛开新媒体这个因素,文学经典的衰落还有很多不可忽视的原因。首先,文学经典脱离大众的生活。很多经典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旧时代的印记,比如封建礼教、科举考试、选官制度、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作品中的很多要素至今已经与现代社会脱轨,很多人缺乏一定的传统文化常识就不能走进文本,解读文本,这就造成了现当代人对经典文本的远离。其次,经典文本的呈现方式过于单一。很多文学经典的叙述语言都是文言文,或者是与普通话有出入的白话文,在语言的隔离下,读者难以把握经典文学中的深刻性,甚至还会产生错误的理解,这其实是更加不利于经典文学的传承的。因此,那些形象生动、且符合大众审美追求的呈现方式就受到更多人的追捧了。再者,西方文学的影响。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了解西方文学,阅读西方书籍,特别是随着学习英语的国人越来越多,研究西方文学的群体也逐年渐长,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播。

因此,文学经典的没落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新媒体的兴起。技术革新催生了新的阅读需要,经典也需要传承,如果一味用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呈现文本,而对新媒体的召唤视而不见,那么最终的结果只会是经典的衰落,所以,在新媒体当道的今天,对于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呈现方式也应该适时而变。

二、大语文教育下的经典文学传播方式探析

1.大语文观的解读。

较早提出“大语文教育”这个概念的是河北邢台八中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说:“应当施行‘大语文教育’。因为只有这样,中学语文课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在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方面充分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四个方面,即“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和“重视训练效率”,对于这个主张,温钧陶作过很好的概括:“‘大语文教育’的主张体现在一个‘大’字上,其指导思想就是通过‘一体两翼’的教学结构,以语文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4]所谓“一体”就是指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两翼”是指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和强化语文环境积极影响。大语文观的提出与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观点不谋而合,实用主义教育学派针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认为的教学三中心(教材、教师、课堂)提出新三中心,即儿童、活动、经验,大语文观强调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也就是语文教学领域、范畴的广泛化、扩大化以及社会化,这恰恰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其中一方面主张。

然而,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还只是停留在领域和环境的“大”,即传统教育三中心的“课堂”,时至今日,这个概念应该有更多维度的解释和定义,笔者认为“大语文”还要从教材和教师的角度来看。其一,学习材料应该更广泛。一般的学习材料是指教科书,张孝纯先生所说的加强“两翼”,是指语文课外的学习,除了课外书可以弥补这样的欠缺,一则新闻或广告、一张请假条、一个产品说明、一条宣传标语,其实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当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子阅读也不失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一些视频解说词、辩论稿、影视作品台词、音乐分析、歌词等,都可以成为课堂之外的学习材料。其二,教师应该拓展学习范围,更新知识储备。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领导者,如何选择、设计教育活动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尤为重要。对于一些距离现在比较久远的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只有知晓作品、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经典的魅力,从而发挥经典文学的育人价值。同时,时代在进步,知识也需要更新换代,教师也应该走出自己的高阁,接受新知识和新观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调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容量。另外,教师的身份也应该有新的解读,韩愈在《师说》中有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不一定局限于学校或机构中的专业人员,每一个学有专长的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抱着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去学习,更有利于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和维度。

所谓大语文观,其实质就是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广,在这种大视野下,学生、教师、课堂、教材等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种理念虽然是在教育领域提出来的,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知识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终身学习,打破知识学习的壁垒,大语文观是符合这个主张的。而经典文学要传播,必然也要顺应时代潮流,近些年,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播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各类影视作品。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民在纸质阅读方面的缺失,使得在国民日常生活中缺席的经典文学重新活跃起来。“如果回归传统的纸质文本这种阅读方式难以唤起大众的阅读热情,那么通过影视剧弘扬经典中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情怀,使经典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或许也是对经典文学的某种救赎。”[5]

2.利用新媒体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要解决经典文学的传播问题,就必须明确文学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经典的,这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传播的方式。经典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成为经典意味着得到时间和后人的认可,但有追捧必然也会带来争议,经典往往就是在争议和追捧的相互斗争中被确立起来的,这其中掺杂了众多因素,有政治影响、社会风气、文化政策等,当然,媒介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以鲁迅的作品为例作简要说明。鲁迅塑造了太多经典的人物形象,例如在小说《故乡》中,鲁迅着力塑造了闰土少年和中年的形象,寄予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闰土也因此成为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这一种形象是具有普遍性的,它恰恰反映了农民这个落后的旧中国群体如何一步步被封建礼教控制,继而走向堕落和愚昧。鲁迅一直在致力于对中国国民性的思考、反思与批判,他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对旧中国吃人的礼教予以猛烈的抨击和讽刺,在他笔下的很多人物很多都是悲剧收尾,正如他自己所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其实,鲁迅也一直在做着这样的工作,通过对旧中国不同阶层(知识分子、农民、妇女)绝望式的述说展示有价值的东西,关连人之生死情怀、幸与不幸,具有强烈的摧枯拉朽的震撼力。在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由于政治因素的限制,鲁迅的很多作品都被政府视为“禁书”,为了躲避政府的关注,鲁迅为此一再更换笔名,但从未停止抨击和批斗。在那种环境下,想要出版已经如此艰难,更别提进一步传播了。而自从新中国成立后,鲁迅及其作品的价值逐渐受到国人的重视,研究鲁迅热潮随即到来。同时,随着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兴起,鲁迅的很多作品被编进教科书,被反复解读,鲁迅作品被演绎成影视作品,许多电视台还专门开设解读鲁迅的专栏节目等,不知不觉,鲁迅成了国人心中的大文豪,其地位可见一斑,他的作品也被许多人奉为经典,鲁迅作品的许多语句也被截取出来,被后人反复解读、引用。随着技术革新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手机等媒介的大力普及,国人思想愈加开放包容,看待事物也更加客观了,“鲁迅热”慢慢地减弱了,鲁迅的某些言论开始被看作是过于偏激的言辞,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利,容易造成不良的引导。因此,部分鲁迅的作品开始撤离教科书,国内更是不乏批评鲁迅的声音。

在鲁迅这个例子中,新媒体始终影响甚至改变着经典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我们并非过度推崇新媒体技术,但不得不承认,经典影视化和电子化已成为大趋势,经典文学开始在读图时代以影视的方式拉近与大众的距离,虽然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限制了更多想象的空间,但这使得经典走下“神坛”,走进千家万户。这是新媒体的优势,也是大语文环境下推动经典文学传播的有效方式。

三、经典文学的出路

新媒体是适时而生的的新兴事物,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孕育生长的土壤,受到人们追捧自然不奇怪。而文学经典代表着一种传统的文本,在两者的互动中,其实质是新旧的碰撞。但需要明确的是,新媒体与文学经典是有主次之分的,文学经典是主体,占据主动地位,而新媒体作为一种工具,一种媒介,又或是一种环境,应处于从属地位,在两者的碰撞和交流中,经典文学必须坚守原则,不能被新媒体牵着鼻子走。技术革新是层出不穷的,而人的阅读方式也跟着做出改变,但文学经典就像永远高举着的旗帜,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其鲜艳的色彩,历久弥新。如今会有影视剧改编,未来会有哪种形式我们不可而知,但是唯有精神、意志是每个时代都不可缺少的,要留住一种经典,或是解读一种文学,阐释其精神是传播的最好途径。因此,我认为,找寻文学经典在当代的价值主体地位,构建符合当下人们的价值追求和利益追求的话语体系是经典文学的最好出路,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猜你喜欢
鲁迅文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们需要文学
鲁迅,好可爱一爹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