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网络 推动经典走向大众

2021-11-12 12:10张颐武
商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文艺文化

张颐武

互联网正在深度影响文化传播,但有价值的文化内容并不能凭空而来,只有囊括尽可能多的古今中外的“智慧财产”,互联网才能担当起文化传播阵地的责任。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传播方式推陈出新,形态多样、异彩纷呈的文艺经典作品在网络上得以呈现。文艺经典的大众传播,将重要文化成果汇集在网络之中,为人们走近古今中外经典作品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条件。利用互联网、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对各类经典作品进行转化和再创造,正在形成具有网络特点的新的文化形态。

目前,文艺经典作品在网络上的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

其一,对文艺经典作品进行便捷式传播。现代生活丰富繁忙,人们很少能耐下心来细读经典,但对经典作品的精神需求并未减退。通过有声書的方式,人们得以随时随地聆听经典作品;通过“长图”“H5”等趣味性、互动性较强的方式,古典文学作品得以生动再现。这类产品通过短视频、公众号、音频等多种形式传播,让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经典作品有一个基本把握。尤为可贵的是,部分经典通俗化的网络产品兼具专业性和系统性,给人的收获接近于原典阅读。

其二,善用多种形式,阐释经典作品的“门道”。互联网兴起后,对经典名著进行解说解读的产品丰富多样。让大众了解并把握经典的精髓、得到更多美的享受和思辨之乐,离不开内行专家的诠释。比如,年轻旦角演员用短视频方式,介绍京剧唱腔和手眼身法步,既普及知识又生动展示戏曲名段之美。又如,有学者通过微信公众号介绍各类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为人们更好理解经典谱系提供参考。这些探索为人们深入理解文艺经典搭建了桥梁,让人们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

其三,在经典基础上创作开发新的文化产品。在经典中获得创作灵感,并借力文艺经典品牌效应,进行“续写”“改编”“再创作”,是当今文化产品重要类型。比如,在《西游记》既有人物设定基础上,改编创作国漫作品,开发网络游戏。又如,根据《山海经》等神话经典,重新梳理线索、设置人物、搭建情节,开发新的文艺作品。这种续写和改造既保留了经典的重要元素,同时又注入创作者的个性解读,为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互联网正在深度影响文化传播,但有价值的文化内容并不能凭空而来,只有囊括尽可能多的古今中外的“智慧财产”,互联网才能担当起文化传播阵地的责任。文艺经典作品凝聚前人智慧,经历岁月淘洗,对人价值观的涵养、精神境界的陶冶、审美趣味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总体上看,互联网便捷化、阐释化和延伸化传播,已经成为延续经典文脉的重要方式,赋予文艺经典以新鲜的生命活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经典的阐释与再创造不断涌现精品佳作。这些作品既保存经典原味又符合时代需要,引领大众审美。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自觉意识到,文艺经典网络传播需要把握好分寸,既要引起人们对经典的兴趣,又要保持对经典的尊重,让经典以新面貌为时代生活增添丰富色彩,为文化建设注入源源动力。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文艺文化
为什么读经典(节选)
1942,文艺之春
年味里的“虎文化”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谁远谁近?
撷英 经典时期的经典作品
□文艺范
古典音乐欣赏与时代的融合——经典作品欣赏引发的思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