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不是“秀场”

2021-11-12 12:10王溱
商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秀场汇报调研

王溱

实实在在存在的“秀场”表演,被中纪委机关刊点名批评基层四大乱象之一——作秀式调研。

在西部工作的朋友曾说过这样一件事,几年前他在当地媒体工作时,曾几次随某市领导班子调研团队赴所属有关乡镇调研。调研团队成员由市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各乡镇一把手也列席参加,队伍可谓浩浩荡荡。调研时间一般为两天,前一天半调研、后半天总结,主要由市领导讲话。

听上去一天半时间也不算少,但13个乡镇,按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一天半也就12个小时,平均下来每个乡镇还不到1小时,再加上路途消耗的时间,能用的时间可想而知。所以具体组织部门绞尽脑汁、费尽心思设计行程。既要做到每个乡镇都要到达,还要留有一定的时间汇报,更重要的是不能拖延时间,以免影响调研团队的后续工作。往往到达一个乡镇,直奔调研现场,而调研现场大都在建设工地、某个比较重要的项目现场,或效益比较好的企业等。精心准备的宣传牌是每个乡镇必有的“硬件”,上面贴满该乡镇一年或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有关数字、言简意赅的文字等。

然后由当地政府领导,或者项目负责人汇报,汇报时间提前规定好,一般不超过20分钟,而这20分钟囊括了许多内容,往往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许多汇报者都会说一句话:“更详细的内容请各位领导看宣传牌。”但调研团成员很难做到一边听汇报、一边看那些图文,所以很大多时候,汇报没听全,图文也没看明白,时间就到了,一声招呼,车又向下一站奔去。

等一天半时间过去,13个乡镇都浮光掠影地看了一遍,或多或少地听了一通,然后坐下来进行“总结”。讲话稿是写作班子提前准备好的,调研中有个别内容被融入进去,但只是“装点”一番而已。拿写作者的话说,没有点现场感交代不过去。

翌日当地媒体头版头条刊发消息,某市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研,看到了成绩,找到了差距,取得丰硕成果。

听起来像是笑话,但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秀场”表演,被中纪委机关刊点名批评基层四大乱象之一——作秀式调研。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政部门为落实党中央勤政为民的部署要求,大力加强调查研究,为基层服务的措施,一大批领导干部走出办公楼,到群众中、到基层去,工作作风大为改观,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扬。然而个别地区、个别领导,并不是真心实意为基层服务、为群众办事,而是为了应付检查、敷衍上级,自导自演所谓的调研“脚本”:几点几分到哪里、参观什么、听谁介绍、停留多长时间,几点几分离开前往下一个地方,在何地方吃饭、休息,在什么地方总结,什么人发言,什么领导讲话,什么时候电视播出、报纸刊登。一切都是设定好了,有专门的人员去组织落实。这样的调研效果可想而知。无怪乎有的群众说,最怕“上面”来调研,一拨一拨地来,还都兴师动众生怕别人不知道。但来了就是走马观花,看了些啥谁也不知道,更不要说后续解决问题了。

怎樣做才是货真价实的调研?“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说得明明白白。

那些喜欢“秀场”的领导是不是该对照检查一下,幡然梦醒了!

猜你喜欢
秀场汇报调研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超级秀场 笑口常开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超级秀场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秀场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