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寒诗看陆游对柳宗元《江雪》的接受

2021-11-13 00:52蒲小莉
名家名作 2021年1期
关键词:江雪空旷淡泊

蒲小莉

《江雪》是柳宗元的诗歌名篇之一,作于谪居永州期间,其时作者仕途坎坷,政治前途茫然。此诗短小精悍,押仄韵,描绘出了银装素裹、万籁寂静、寒江独钓的画面,用字质朴而意趣深冷幽远。学者陶文鹏认为:“宋代诗人喜爱并擅长营造荒寒意境,大量荒寒诗写于贬谪途中或谪居之地。”早在唐代,《江雪》就已如此,全诗虽无“荒寒”二字,却契合宋代荒寒诗的意境。宋荒寒诗中所蕴含的淡泊、闲逸之风,也正如苏轼对柳诗风格的评价:“发纤秾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

陆游亦喜爱状荒凉、颓败之景,营造荒寒意境。据陶文鹏统计,《全宋诗》中有119 首诗作含有形容词“荒寒”,其中陆游的诗占16 首,其“且谋蓑笠钓荒寒”(《舟行鲁墟梅市之间偶赋》)句似从《江雪》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句化出。“南宋中兴诗人对柳宗元诗歌的接受,是柳宗元诗歌接受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陆游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据此可推测,陆游的荒寒诗应受柳宗元《江雪》的影响。下文将结合具体诗歌作品,分析陆游的荒寒诗对《江雪》的接受。

一、“空”“静”的正面与侧面描写

柳宗元《江雪》描绘了一个雪白无垠、寂静空无、幽静寒冷的世界,整体环境既空且静。《江雪》的“空”“静”,首先体现为正面描写。“千山”“万径”构建了一个广阔空间,“鸟飞绝”“人踪灭”过滤俗世的喧嚣、拥挤感,“孤舟”“独钓”限定了仅有钓者一人,直接正面描绘,体现了“空”与“静”。其次,柳宗元还通过侧面描写“空”与“静”。其所构建的广阔空间中,人物仅有钓者,将渺小的个人置于“千山”“万径”的大空间中,渺小与广阔形成了对比,使本就广阔的空间显得更广袤,空旷、幽静,寒冷感更深一层。

荒寒诗以荒凉、颓败、凄寒之景为主要描摹对象,诗歌环境也有“空”“静”的特点。陆游的16 首荒寒诗中,“空”“静”营造技巧与柳诗《江雪》相同。有7 首诗直接以字词描写环境“空”“静”,分别是:“小垒荒寒外,高斋寂寞中”(《小垒》),描摹环境荒寒, “寂寞”写书斋寂静;“荒寒孤店雨,零乱野祠云”(《娥江市》),“孤”修饰旅店,人烟稀少,屋舍零星,只见零乱的祠庙和乌云;“雁过荒寒外,灯残寂寞中”(《枕上》),渲染诗人身处野外,大雁飞过,孤灯燃尽,寂寞涌上心头;“山泽荒寒外,门庭寂寞中”(《遣怀二首》(其一),叙写荒寒野外涨水,诗人在门庭之内孤独寂寞;“残声凄断蝉移树,孤影荒寒鹊绕枝”(《村东晚眺二首》(其一),描述诗人晚年孤身村头,侧重寒冷,景色荒残,鸟鹊孤独;“孤帆灭没三湘晓,野店荒寒二华秋”(《醉题》),叙述诗人的羁旅行役孤独,郊外荒凉寒冷与小店的冷落相互衬托;“春耕秋钓旧家风,门巷荒寒屋壁空”(《家风》),春耕、秋钓等野外劳作是多数农家延续的传统,这个时节人们都在外劳作,门外巷子里、屋中都无人,显得荒凉空旷。

以上七句诗中,三句含 “寂寞”一词,跟荒凉、孤寂的意象组合,营造了孤独、衰败、寂静的意象氛围;三句含有“孤”字,其中“孤店雨”“孤帆灭没”都是写旅途的孤苦与荒寒,营造了悲凉的氛围,而“孤影荒寒”写出了秋夜天气的寒凉,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寂冷落,是诗人的内心感受;一句用了“空”字,修饰“门巷”“屋”空旷,环境寂静。以上诗句正面描写所处场域人烟稀少,营造了清静、空旷的环境。

空间的空旷感,以侧面描写为主,借助诗句中的意象描写体现出来,如“小垒荒寒”“高斋寂寞”“山泽荒寒”等环境描写,扩大读者视角,对空间有延伸、扩大作用,并在空阔的场域中用“孤”“空”“寂寞”等形容词限定人或物的稀少,统一形成大空间与人物寥寥的对比,从而赋予环境空旷、安静感。可知,陆游写“空”“静”受《江雪》影响。

二、巧借天气写“寒”

《江雪》的清峻寒冷之感,发于对雪天自然环境的描写,契合了荒寒诗之“寒”。无独有偶,陆游荒寒诗也通过天气描写来营造“寒”,如《小舟白竹篷盖保长所乘也偶借至近村戏作二首》(其二)诗:雪云无际暗长空,小市孤村禹庙东。一段荒寒端可画,白篷笼底白头翁。此诗描写雪天天色已暗的孤村,“白篷笼”为被雪覆盖的斗篷。雪天,孤村道路上行人稀少,仅有一个披斗篷的白发老人冒雪出行。三、四句与《江雪》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不直接描写下雪。《江雪》通过“鸟飞绝”“人踪灭”侧面表现雪大,画出一幅寒江独钓雪景图;陆游借“白篷笼”表现雪大,用“白篷笼底白头翁”画出小村荒寒图。披斗篷的白发老翁形象应是对“蓑笠翁”的借鉴,冰天雪地中仅有一人,“画”出村庄的空旷、荒凉。此诗中,“荒寒”之“寒”通过雪天的环境描写生发出来,且人物形象的设置也可见《江雪》的影子。

除继承柳诗对雪天的描写,陆游还描写雨天环境写“寒”。陆游诗中多次出现“雨”意象,如“万里冰河入梦来,五更风雨四山秋”“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不同的“雨”所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分析陆游的雨意象诗作,可以看出诗人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少年工巧,中年宏肆,晚年平淡”。陆诗中的 “雨”意象,除了表现爱国情怀,还借用雨来写荒寒诗之“寒”。如《秋夕书事二首》:“点点秋灯晚,翻翻宿鸟还。雨添羁枕睡,书伴小窗闲。”秋夜,屋里灯光微弱,鸟儿纷纷归巢,羁旅中的诗人放下窗边的书,听着秋雨淅沥入眠。秋雨在古诗中总是承载着羁旅愁思,“羁枕”表明陆游在羁旅之中,因此秋雨也就寄托了更复杂的感情。冷清的房间内,国家尚未统一的愁思爬上诗人心头,此时窗外阵阵秋雨不仅使天气更冷,令诗人为国忧愁的心也更寒凉。

陆游承袭了柳宗元《江雪》以自然天气写“寒”,他创新了表现“寒”的技巧,在荒寒诗中,他运用擅长的“雨”意象写“寒”,结合自己的情感、境遇,使寒冷感更深入。

三、陆游荒寒诗对《江雪》寂静冷清、淡泊闲远意境的接受

《江雪》描绘的寒江独钓雪景图,创造了寂静的艺术意境。此外,垂钓者——“蓑笠翁”,作为中国古代的渔父形象,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其所代表的闲适、孤傲、高古、隐逸等特点成了中国古代文人所向往的隐逸者的形象。《江雪》中的渔翁形象,营造出了本诗闲适淡泊的艺术意境。

柳宗元好用凄冷意味的字词描写寂静荒冷、色彩幽暗之景,《江雪》是其中的代表。陆游荒寒诗多写秋冬之景,常出现夕阳、残月、秋雨、雪天、荒村、野寺、孤店、江河等场景,多为荒凉、萧索、空旷、清冷之景,所创造的意境继承了《江雪》诗的寂静、清幽。如陆游的《村东晚眺二首》(其一):“藤杖穿云秋望处,葛衣沾露夜归时。残声凄断蝉移树,孤影荒寒鹊绕枝。”诗句中用了令人感觉冷清的字词,“露”“夜”“残声”“凄”“孤影”“荒寒”等,时间为秋天的傍晚,“孤影”说明只有一人,使得环境更寂静、凄冷。陆游的荒寒诗不少都以寂静、冷清意境为主,如“山泽荒寒外,门庭寂寞中”(《遣怀》)、“桥横风柳荒寒外,月堕烟钟缥渺边”(《梅市》)、“幽居端似玉川生,茅屋支撑不更营”(《衡门晚眺》)、“春耕秋钓旧家风,门巷荒寒屋壁空”(《家风》)、“荒寒过吴宫,摧剥观禹窆”(《远游二十韵》)等。这些诗句描写的环境荒凉、萧瑟、寂静,人烟稀少,情感孤寂,可知陆游荒寒诗与《江雪》冷清孤寂的艺术意境吻合。

陆游荒寒诗中亦有淡泊闲适的意境。柳宗元与陆游的仕途都不顺畅,柳宗元谪居期间创作了大量山水散文与山水诗。陆游晚年归隐田园,他也是“南宋退居型士大夫”。二人境遇类似,易形成情感共鸣。因此陆游的荒寒诗的淡泊意境除了受陶渊明影响外也受到了柳诗影响。

柳诗《江雪》淡泊、闲远的意境,主要是渔父形象的垂钓者体现出来的,表达了柳宗元与世无争,不愿卷入政治斗争,保持自己的高洁品德,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陆游学习《江雪》用渔翁创造淡泊闲远意境的手法,也借用渔翁、僧侣的形象营造淡泊意境,最典型的一首是《书南堂壁二首》(其二):荒寒浅村步,隐翳小茅茨。偶逐渔樵住,都忘岁月移。闲惟接僧话,老始爱陶诗。耆齿犹须几,羸然敢自期。这首诗写陆游的隐居生活,诗中同时出现渔父、樵夫、僧人、陶渊明这几个人物形象,“渔樵”在中国古代有隐居者的含义,僧人更是禅意、淡泊志趣的象征。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始祖,被钟嵘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歌中的四个人物意象都指向隐居、闲适、淡然,抒发了陆游对当下隐居生活的喜爱与悠然自得。此诗通过四个隐逸者形象以及陆游闲适的隐居生活,营造出了本诗淡泊、闲远的意境。

苏轼把柳诗与陶诗一同列为平淡诗风的代表,陆游在接受柳诗时也接受了《江雪》寂静冷清、淡泊闲远的艺术意境。在冷感字词的使用、凄冷环境的描写上,陆游学习了柳宗元,且《书南堂壁二首》(其二)一诗中四个人物形象的描写,有对《江雪》模仿的痕迹,可以断定他的荒寒诗也接受了《江雪》的意境。

四、陆游荒寒诗接受《江雪》的原因探究

上文论证了陆游荒寒诗受到《江雪》影响,下面,将探析陆游荒寒诗高度接受《江雪》的原因。

首先,柳宗元、陆游相似的人生遭际触发情感上的共鸣。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遭贬谪,失意与痛苦往往通过文学创作抒发,《江雪》创作于诗人政治失败贬谪永州之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寂静、空旷环境,反映了诗人被贬谪后内心的孤寂,柳宗元塑造了一个高洁、独立、自由、淡泊的渔翁形象,表达自己内心对自由、闲适、淡泊生活的向往。爱国诗人陆游生于两宋之交,长于南宋,此时国家危难、民族矛盾、家庭流离等都对陆游的人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陆游荒寒诗多作于晚年,在《江雪》中,他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闲远淡泊,柳宗元当时的处境也触发陆游对早年仕途不顺的回忆与坎坷的人生经历,相似的遭际引起了陆游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其荒寒诗高度接受了《江雪》中的孤寂、闲远淡泊意境。

其次,陆游荒寒诗的特质与《江雪》高度吻合。宋朝的荒寒诗喜欢描绘荒凉、萧瑟景色,写孤寂之情,在宋朝追求“荒寒”审美意趣的潮流下,本就受柳宗元诗歌影响的他在《江雪》中看到了荒寒诗的影子。《江雪》符合荒寒特质,环境凄冷、寒凉,用词、意境都很契合荒寒诗所状之景。荒寒诗的“荒”与“寒”,在《江雪》中都很好地体现了出来,“荒”不仅指环境荒芜,还包含空间的空旷感,柳宗元用“千山”“万径”构建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寥廓大空间,大雪覆盖大地,饱含“荒寒”意味,这正是陆游“荒寒诗”所喜爱描摹的。

最后,《江雪》诗符合宋代山水画的审美标准。宋代山水画爱描绘清寒景色,“水墨写意山水画已成为宋代山水画的主流,用水墨或素淡色彩”。《江雪》诗用大量留白来表现雪景,“蓑笠翁”远看只有一个黑色的人影,水墨画面感十足,淡雅相宜,符合山水画的审美标准。陆游的“一段荒寒端可画,白篷笼底白头翁”(《小舟白竹篷盖保长所乘也偶借至近村戏作二首》(其二)),是宋代山水画对“荒寒”之景喜爱的证明,也可知陆游亦喜爱“清寒”的宋代山水画,“白篷笼底白头翁”也是“蓑笠翁”演变而来的,可见陆游对《江雪》的推崇。因此,陆游在创作荒寒诗时,脑海中时常浮现《江雪》中的画面,潜移默化地受到其影响,并表现在自己所创作的荒寒诗之中。

分析陆游的荒寒诗,他受到了《江雪》的影响较多,不仅在创造环境的冷清、幽静上模仿柳宗元《江雪》中的技巧,在营造淡泊闲远的意境上也受其影响,这与他和柳宗元人生经历相似有一定的关系,也与宋代喜爱荒寒之境有关。但陆游发挥了自主创新精神,在继承《江雪》以天气营造“寒”的技巧上,结合自己擅长的“雨”意象,使其荒寒诗呈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跳出了模仿的窠臼。此外,他的诗中常蕴含家国情怀,抒发国家危亡的感伤,或描写隐居生活,表达对淡泊、悠闲自得的喜爱。陆游荒寒诗对《江雪》的接受,既反映了柳宗元诗歌在宋代传播和接受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宋代文学的审美。

猜你喜欢
江雪空旷淡泊
失眠
失眠
空旷
江雪
雪域
江雪
人生处处可淡泊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
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