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国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研究

2021-11-13 09:41杨振方
高教学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中国精神思政课教学抗疫

杨振方

摘  要: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让全世界看到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是中国力量,什么是中国担当。在抗疫中体现出的中国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写照,也是宝贵的思政课教学资源。研究抗疫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做好疫情下的思政课教学,发挥抗疫中国精神的育人功能,对于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抗疫;中国精神;思政课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6-0015-04

Abstract: The Chinese people's struggle against the epidemic has shown the world what the Chinese spirit is, what the Chinese power is, and what China's responsibility is. The Chinese spirit embodied in the epidemic resistance is not only a true portrayal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but also a valuable teaching resourc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anti-epidemic Chinese spirit, to do a good job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under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anti-epidemic Chinese spirit.

Keywords: anti-epidemic; Chinese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value

一、抗疫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回顾此次抗疫大考,在抗疫中体现的伟大中国精神对最终打赢抗疫战役起到了巨大的精神作用。深刻理解抗疫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对指导思政课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生命至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下最重要的工作。通过制定最完善的防控计划,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调动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组织各地的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志愿者驰援武汉,不惜一切代价挽救更多的生命。生命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疫中对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生命至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生命至上,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为民情怀。在疫情爆发的危急关头,全国超千万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奔赴抗疫第一線,为抵挡疫情的进一步扩散筑起了一座座坚实的抗疫堡垒,数百名党员干部、医务工作人员、志愿者为抗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值得敬佩的人,他们是人民生命安全的保障,一代代共产党人靠着坚定的信念,矢志不渝的担当,前赴后继,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让全国人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是国家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终打赢这场抗疫战争的胜利。

(二)举国同心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家国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在祖国大地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范围最广、救治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卫生突发危机事件。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到,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中去,向全世界展现出一幅举国同心、共抗疫情的新时代画卷。在疫情防控中,每个中国人都是防疫的参与者,每个中国人都是防疫的重要环节,中国人民始终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舍小家为大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拧成一股绳,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舍生忘死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的壮士情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历经许多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早已形成了舍生忘死,无所畏惧的崇高精神。舍生忘死是全国人民取得抗疫胜利的力量源泉,在与疫情的生死争斗中,广大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站在抗疫最前线,为挽救病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涌现出了一大批舍生忘死的“最美逆行者”,正是由于他们在一线与病毒进行生死搏斗,才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使命,以生命赴使命,在疫情面前构筑起一条条防护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指出的:“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1]”

(四)尊重科学体现了党和国家实事求是的求真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应对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艰巨任务,要战胜疫情,关键还得靠科学技术的运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打赢这场疫情战役的关键所在,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手段。在抗疫斗争中,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相信科学,遵循科学规律,树牢科学防控的思想意识,组织科研工作者根据病毒的特点不断地试验、检测,研发疫苗、药物,这些举措增强了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让全国人民看到战胜疫情的希望。广大医务和科研工作者不分昼夜,以严谨的科学精神深入研究诊断病例,及时总结成功救治经验,不断完善治疗方案,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救治效果,为打赢疫情战役提供了强大的科学武器。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思政课教学抗疫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