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在发声练习中的运用

2021-11-15 00:04
戏剧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律动吸气呼气

(北海职业学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发声练习是学习声乐的必备内容,与呼吸、喉位、咬字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还是掌握歌唱技巧和提升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声乐学习的核心内容。体态律动是一种以音乐伴奏为基础,配合身体运动的教学方式,用音乐启发身体运动,将音乐和运动结合起来,能够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展现出音乐,实现二者的协调和补充。在发声练习中,体态律动的运用能够促使学员正确掌握呼吸技巧,平稳气息,在体会音乐节奏和情感的同时,利用动觉稳定自身的律动,并掌握发声规律。

一、体态律动在呼吸练习中的运用

(一)呼吸感受

一般在发声练习初期阶段,学生很难满足呼吸要求,一般理论讲解、呼吸示范讲解等教学都是以学生为基础开展的。在歌唱之前应先进行呼吸感受,从身体出发,借助身体肌肉群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对身体进行协调,并进行呼吸练习,从而优化教学流程,为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呼吸感受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员保持仰卧位,右手放松并置于腹部位置,左手手掌轻轻向上滑动到脊柱线位置。然后让学员深吸一口气并立即呼出,这时不管学员如何吸气,都要求他迅速呼气,通过这一运动可以对整个呼吸过程进行放大。假如身体不紧张,这时学员的身体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在吸气的过程中,腹部会出现向上、向外扩张的情况,背部会产生推动力,在保证胸部和肩部不会向上提的前提下,促使整个身体与地面产生对抗。教师可以结合每个学员的实际情况,对呼吸节奏进行调整,可以从快到慢,也可以在呼气和吸气的过程中进行短暂的憋气,由快节奏无意识呼吸运动转变为初步的肌肉记忆,再由慢节奏有意识呼吸运动转变为运动记忆。在短暂憋气中感受气息支撑和渴望吸气的那种自然身体需求,并在身体和地面的对抗中感受呼吸在歌唱过程中产生的动力,在这种节奏变化和呼吸活动中,学员能够体验呼吸感受,并对身体部位进行调整。

(二)深度呼吸

在发声练习中,通常站立吸气的方式容易促使歌唱不稳定的学员出现呼吸憋气的情况,甚至无法对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控制,假如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很难完整地进行歌唱。对此,教师可以利用钢琴即兴弹奏任意下行音阶,并结合旋律片段的节奏,要求学员在节奏中完成呼气和弯腰的动作,也就是双臂随着身体自然下垂,脖子、肩膀等部位要完全放松,嘴巴微微张开,放松下巴,在下行音乐的伴奏中进行不同的呼气,直到学员尽全力完成呼气之后,教师再即兴弹奏任意上行音阶,这时学员需要结合音乐的上行进行吸气,且在节奏中借助腰、背部力量慢慢起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员放松身体部位。伴奏可以随意停止,当伴奏停止时,学员需要立即停止身体运动和呼吸,在停留数秒之后,感受气息在背部产生的支撑效果。同时,伴奏还可以做出一定的改变,教师可以添加一段下行刮奏,要求学员立即做出身体反应,并快速地吸气和呼气。在这时,学员的身体肌肉与之前相比会更加放松。之后,弹奏一段上行音阶,要求学员根据腰、背、胸、脖子、头等部位的运动逐渐吸气、起身、站立。在训练的最后,学员需要实现完整呼吸和身体放松,可以做一个屈臂向后肩关节环绕的动作。这种深度呼吸的练习方式,能够尽可能地让学员感受到背部肌肉的扩张和收缩,而且在音阶的作用下能让学员实现身体的逐步放松,并实现持续的吸气、呼气,感受气息的流动。

二、体态律动在哼鸣练习中的运用

(一)闭口哼鸣

通常在发声练习中,哼鸣对气息的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气息和声音实现平衡,才能促使声音达到理想的程度。刚刚学习声乐的学员常常会出现声音不集中、空虚以及挤压喉头的情况,采用闭口哼鸣练习,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体态律动运用于闭口哼鸣练习中时,应该让双腿和肩膀同宽,采用扎马步的方式,上身直立,双臂自然下垂。这时下肢需要像弹簧一样有节奏地颤动,在向下颤动时要呼气,向上颤动时要吸气。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应该添加一些简单的钢琴伴奏,低声部为具有弹性的和弦或八度,高声部为快速的琶音,从低声到高声,伴奏速度可以加快。要求学员在颤动过程中促使肢体得到有效的放松,并想象低声部是本体,高声部是自己的声音,引导学员利用手臂展现出有弹性的发声点。当学员的身体已经适应音乐和呼吸节奏时,可以让学员对教师的口型进行模仿,上牙要咬住下嘴唇,根据身体运动发出闭口元音“U”的声音,要在身体向下颤动时发出声音,要求身体运动符合音乐节奏。音乐节奏可以选择快速且集中的琶音,由低向高进行弹奏,一拍为一组音,以简短、快速的声音对头腔进行持续刺激。教师可以结合学员的情况对音乐速度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开始的练习中,不需要强调音高是否准确,这时提供钢琴伴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员提前了解身体律动和声音的走向,从而呈现出有弹性、集中的声音。

(二)开口哼鸣

开口哼鸣是以闭口哼鸣为基础的一种哼鸣形式,难度较高,这是由于打开口腔的同时会导致下巴出现僵硬的情况,而且喉部肌肉容易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无法将所有力量集中在口腔中,就会出现声音位置低、喉头挤压声音的现象。开口哼鸣中的开口不仅仅是打开口腔,而是对打开的位置进行转移,重点突出头腔内部控制空间的打开和稳定,这时声音位置会更高,存在泛音空间。同样,经过肢体动作变化,也能感受到头腔内部的控制空间。比如,在开口哼鸣的过程中,做好弯腰的准备工作,双臂自然下垂,手尽量靠近脚尖位置,肩膀和脖子要完全放松,并张开嘴巴,放松下巴,与上述深度呼吸的练习方式有所类似。在具体练习过程中,吸气时需要微微起身,在感受到头腔空间和背部的运动时开口哼唱。在哼唱的过程中,要将气息控制住,进行呼吸准备,在音乐伴奏中,手需要尽量地触碰脚尖,结合自身情况,保持完美的立位体前屈,这样完成一段哼唱,之后反复循环练习,将身体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上颚,这时下巴和喉头就会减少大量的杂音,在无形之中使头腔空间得到锻炼,使得学员能很容易地获取集中、轻松的声音。

三、体态律动在跳音练习中的运用

(一)无声练习

无声练习也就是身体代替嗓子进行热身练习,从而唤醒身体的各个部位。一般慢跑运动能够有效锻炼心脏和全身肌肉,在慢跑的过程中,要保持节奏不变、躯体垂直、双臂自然、双手放松等。同时,还需要关注呼吸节奏,采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的方式,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者三步一吸、三步一呼。同时,可以在慢跑时锻炼跳音,也就是利用运动时所需要的气息和身体律动,促使声音呈现出短粗的特点,放松身体部位,这时气息会自然爆破,这种练习方式对发出集中和有弹性的跳音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应用到发声练习中。教师可以为学员播放一段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引导学员在音乐中进行运动,并在运动中引导学员进行呼吸调整,在有规律地呼吸时要尽可能夸大呼吸的声音和力度,在这种情况下,学员甚至还会不由自主出现更多的肢体表达,让学员自由探索,并和现有的事物产生声音上的联系,比如拍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或者在空间中物体和物体之间碰撞发出的声音等,在内心听觉和气息训练中完成基本的跳音练习。

(二)有声练习

在无声练习中学员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发声的时机,这也是教学要求的气声结合,在完成热身练习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有声练习。在无声练习的基础上,在学员自由探索与现有事物的声音联系时,可以引导学员进行有声练习。有声练习具有一定的自由性,不要求声音的高度,可以是哈、嘿、啊等爆破音,还可以是一些元音,比如a、e、i、o、u。在训练后期阶段,教师可以采用肢体提醒的方式对声音和口型进行改变,展示出低音、高音、弱音、强音等。当学员能够掌握这些表达方式时,才算完成了部分练习。之后,在身体能够初步感知跳音后,可以保持歌唱姿势,踮起脚尖,在脚后跟下落时发声,从而在律动中感知发声规律,加强发声体验。

四、总结

总之,在体态律动中,有规律的节奏运动是核心内容,在发声练习中,以听觉为中心,不管是在热身、歌唱,还是欣赏等环节中,都需要关注听觉的重要价值,同时结合视觉和动觉进行发声练习,将这三者有效联系起来,并适当应用肢体语言对节奏进行放大,将音乐规律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此在进行发声练习的过程中,才能良好地感知音乐节奏,掌握发声规律。

猜你喜欢
律动吸气呼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生命的律动
没事多练壮腰功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