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2021-11-15 12:46鲁晨阳沙成金徐嫚
文教资料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新媒体

鲁晨阳 沙成金 徐嫚

摘 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新媒体逐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新媒体视角下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推动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让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加多元的文化熏陶。另一方面,不同文化元素的交织和冲击,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高校在新媒体视角下应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段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新媒体新技术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虚拟现实技术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代表,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拥有敏銳的嗅觉,是新媒体时代的前驱者和实践者。新媒体早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也是他们获取各类信息的主渠道之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运用这一新技术,进一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然而新媒体时代在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很多便捷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文化、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不同文化元素的冲击,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不良现象。[1]对此,如何有效运用新媒体为当代大学生开展优秀传统华文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新媒体视角下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发展迅速,衍生的产品日益增多, 当前移动智能设备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标配”,通过各类应用软件感知各地的文化、知晓世界的变化,这些新媒体在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便捷、丰富、新颖的信息的同时,也会使其对智能设备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对传统文化逐渐淡忘甚至抵触,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自身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根基较为薄弱,在当今社会多元价值体系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个别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上迷失方向,甚至在标榜“新潮“”个性”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倾向。此外,新媒体让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随手点开搜索引擎就可以获得各种传统文化知识, 这样便捷的条件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呈现碎片化的特点,更多的是流于形式,难以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自然无法从内心形成对文化的认同。由此可见,在新媒体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必然影响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效果。[2]

从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来看,传统文化传播获得了更加便捷的工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一,新媒体技术能够让传统文 化“活起来”,教师能够通过媒体平台搜集、整理涉及学生学习传统的相关信息,更好地多方面、多视角、多维度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走近学生,这样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知晓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提供文化资源, 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二,新媒体技术能够让高校思政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推动文化育人工作的有序落实。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媒体优化思政课程,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为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提供保障。第三,新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个体化思政教育方式,为每一个学生表达自我、展示自我、释放自我提供机会,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资源,保证文化育人效果。

二、新媒体视角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利用新媒体优势打造智慧课堂,利用线上线下融合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智慧课堂”的建设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可以通过线上思政和线下育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获得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基于传统文化的特点,存在一定的思想隔阂,甚至认为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沉闷而无趣的。针对此,教育工作者应利用好新媒体平台,运用平台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增强文化教育课程的思想性和亲和力,凸显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同时利用“网络+思政”的深度融合,创新文化育人方式,打造出文化氛围浓厚且充满活力的“智慧课堂”。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利用专业的学习平台辅助传统文化的融入,并利用平台的多元化功能,增进与学生的线上互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例如,在解读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的过程中,教师采用智能学习软件,组织学生通过学习终端参与文化探究,并利用平台上的签到、抢答、小组讨论、抽问、发起问卷、课堂教学测试等功能增加与学生的线上互动,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解读“仁义礼智信”的含义,交流儒家核心思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从而提高传统文化融入的趣味性,提升思政教育的代入感和实效性。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将制作的精品课程上传到新媒体平台,与名师共享、交流,共同打造线上思政教育课程资源。例如,在“雨课堂”平台上设有思政教育的视频案例、PPT  课件、电子教案等内容,许多教师在“我的雨课件”中出品自己的教学课程,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完善平台上的教学方案体系。基于此,在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功能,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精心制作思政课程内容,并分享至平台,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展开线上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精品思政课程的学习中增强主动性和获得感,深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解读。最后,高校可以依托新媒体平台组织主题文化活动,打造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线上线下活动中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例如教师或辅导员可以围绕传统文化相关主题,在新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鼓励学生以写作、微电影、视频剪辑等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解读。高校还可以“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生参加文化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利用新媒体优势引导全员参与到传统文化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中

在大思政背景下,国家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政策中提出,构建“三全育人”模式,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媒体为“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高校应依托媒体平台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的融入,落实“三全育人”的要求,始终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

首先,高校党委要充分重视新媒体视角下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并科学统筹地积极开辟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入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之中,增强全体教师传承文化的意识,促进教师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其次,高校要积极打造智慧平台,建设宣传矩阵,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全过程中。在新媒体环境下“,三微一端”成为思想政治宣传的重要渠道,高校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引导不同主体的参与,包括学校、机关教辅、二级学院学生干部队伍等,要求各个主体利用所负责的渠道,定期发布推送传统文化教育资料,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相融合,促使学生与时俱进地解读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此外,高校还应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收藏、转发等,在线上参与中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增强思政育人效果。[3]最后,高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信息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其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参与度。辅导员与

大学生日常接触最频繁,与学生的联系最紧密,辅导员通过工作优势,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可以达到更加直观的效果。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辅导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向学生定期推 送思政主题内容,并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引导学生体会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的传承。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文化的延续中理解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实现思政教育的常态化发展,让学生在正能量的熏陶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三)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强团建工作,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当前新媒体平台打造的“智慧团建”体系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在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高校在新媒体视角下, 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借助新媒体力量积极开展智慧团建,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和联系服务青年,助力广大青年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在智慧团建工作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智能设备登录学习平台,通过“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或结合平台上的各项知识点,自由选择思政课程学习;根据其中海量的团建知识吸引学生学习,融入线上团建之中;积极了解新闻动态,了解多元文化发展现状,认识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除去线上团建活动外,思想政治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利用媒体平台开展线下团建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线下充分联动,专访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等,深度挖掘和讲述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奋斗经历,制作展现青年一代良好精神风貌的宣传片、纪录片、电子海报等新媒体作品,在全校范围内宣传优秀典型,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青年大学生见贤思齐、奋进逐梦;除此之外,教师、辅导员或团委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文化传承的主题制作宣傳片或微视频,展现大学文化底蕴,挖掘当地传统文化,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并从青年一代探究文化传承的责任,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文化传承,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4]

三、结语

在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积极利用新媒体优势打造智慧课堂,利用线上线下融合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力搭建智慧平台,引导全员参与传统文化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新媒体手段的教育优势,推动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薛强. 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J].新闻与写作,2020(11).

[2]张丽平. 中国农村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J].热带作物学报,2020,41(10).

[3]王喜英. 新媒体下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探究[J]. 传媒论坛,2018(14).

[4]王亮,梁夏阳. 新媒体视角下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3).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新媒体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