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弥散系数在检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①

2021-11-16 13:47田佳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轴位盆腔宫颈癌

张 健,田佳明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宫颈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自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宫颈癌分期修订以来,可用影像学方法确定肿瘤分期,宫颈癌预后与FIGO分期直接相关,此外,盆腔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周围脉管情况也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可以预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2],本研究旨在利用 ADC值,确定其在检测盆腔淋巴结转移上的作用,从而为宫颈癌治疗、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佐证。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8-10~2020-12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但未经治疗且经随访术后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5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组,中位年龄为54岁(28~78岁),鳞癌35例,腺癌15例;根据患者术后获知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将研究组再分为3个亚组,A:盆腔淋巴结未受累(29例)、B:盆腔受累淋巴结短径≤10mm(10例)、C:盆腔受累淋巴结短径>10mm(11例)。

1.2 检查方法

受检者检查前至少禁食6h,使用GE公司3T MRI系统,8通道相控阵腹部线圈。常规序列行矢状位及轴位T2WI、轴位T1WI扫描,DWI采用单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在轴位T2W成像后立即进行,自由呼吸。DWI序列扫描参数如下:TR/TE(ms) 4000/59.4,层厚6mm,层间距2mm,Field of view(mm) 440×350,矩阵96×130,NEX 6,2个方向施加弥散敏感梯度,b值为0和1000s/mm2。

1.3 图像分析与参数测量

使用GE4.0工作站对检查所获取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使用Functool4.5.5软件生成ADC图,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生对图像进行观察、数据测量。将b1000图上的高信号区域作为原发肿瘤,在T2W图像和ADC图上手动绘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sert,ROL),为减少测量误差,ROL面积在50~100mm2,在每个肿块上放置3个ROL,分别测量其ADC值并计算平均值,分别记录每组ADC值。所有ADC值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见表1。

表1 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未受累组与盆腔亚厘米淋巴结转移组ADC值比较

通过统计学分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未受累组与盆腔亚厘米淋巴结转移组平均ADC值间的差异显著(t=5.432,P<0.05),说明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灶的弥散速率慢于盆腔淋巴结未受累的宫颈癌。

经统计学分析,宫颈癌盆腔亚厘米淋巴结受累组与盆腔显著淋巴结转移组平均ADC值间无明显差异(t=0.675,P>0.05),说明合并盆腔亚厘米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灶的弥散速率与盆腔显著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2 宫颈癌盆腔亚厘米淋巴结受累组与盆腔显著淋巴结转移组ADC值比较

3 讨论

DWI是一种磁共振功能成像序列,描述了水在组织内的流动性,这一特性使其能够间接提供关于肿瘤微观结构、肿瘤细胞结构和细胞膜完整性的信息,越来越多地用于肿瘤诊断[3,4],其常用定量参数ADC值更是将组织的变化以数字的方式直观的呈现出来,为影像诊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更加客观地反映组织类型和组织特征。

过去,对宫颈癌受累淋巴结的评估总是用T2WI进行,对于炎性淋巴结肿大和微小淋巴结容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淋巴结病理活检是最准确的诊断,然而,早期宫颈癌与晚期宫颈癌一般并不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FDG-PET/CT在识别盆腔淋巴结受累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由于其成本高、有辐射,所以应用较少[5]。ADC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如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利用DWI测量宫颈癌原发肿瘤ADC值来推测盆腔淋巴结转移一直受到关注[6]。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淋巴结状态从无恶性侵犯到亚厘米级转移,然后发展为较大淋巴结转移,ADC值呈下降趋势。其中淋巴结无转移组与亚厘米转移组之间的ADC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与Schob[7]等人研究结果一致,他们发现淋巴结阳性肿瘤的ADC明显低于淋巴结阴性肿瘤,而与Maarten[8]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反。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DWI采集的不同造成的,前者的采集与本研究相似(3T MRI,b值为0和1000s/mm2),而后者使用较低的场强和不同的b值组合(1.5T MRI,b值为0和800s/mm2)。笔者认为,宫颈癌原发肿瘤癌细胞越密集,血供越差,ADC值越低,而低血供使肿瘤愈加乏氧,肿瘤乏氧性增强将导致肿瘤转移能力的加强,使淋巴结转移几率增加。

本研究认为,宫颈癌原发癌灶ADC值的测量可以作为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否的较可靠的指标,但是要求应用高场核磁(3.0T)与高b值(1000s/mm2)下进行。

猜你喜欢
轴位盆腔宫颈癌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髌骨轴位X线片的结构化报告:诊断和定量测量要点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虹膜纹理引导的飞秒激光囊膜标记法在Toric IOL植入中的应用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