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疗方案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①

2021-11-16 13:48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毒副靶区例数

芦 成

(河南宏力医院放疗科,河南 新乡 453400)

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会严重危及女性生命安全[1]。临床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多采用放化疗,以延长患者生命为主要原则。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癌的外照射放疗技术由二维放疗转向三维适形放疗(3D-CRT)、容积调强放疗(VMAT)等较为精准的放疗技术,此类技术可精准定位靶区,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减少对周围器官的照射剂量[2,3]。但目前何种放疗方式疗效更显著还存在争议。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不同放疗方案治疗宫颈癌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8-04~2019-10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A组(n=46)和B组(n=46)。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对比性。见表1。全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n=46)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4];入院前未进行过相关治疗;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2)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患有精神疾病者;有放疗禁忌证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卡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40mg/m2紫杉醇(Hospira Australia Pty Ltd,批准文号:H20150351,规格:30mg),第2天,静脉滴注30mg/m2卡铂(Bristol-Myers Squibb SA,批准文号:H20171063,规格:150mg)治疗,1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在放疗前,通过CT行模拟定位,定位前2h,指导患者口服稀释后的泛影葡胺(10mL 60%的泛影葡胺+200mL水)用于肠道显影,共饮用1000mL。告知患者排空大便后憋小便,应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CT模拟定位机(西门子,型号:SOMATOM Confidence大孔径)行增强CT扫描,设置层厚为5mm,扫描患者的上缘第10胸椎,下缘至股骨上端,并由专业放疗医师对CT扫描区域的图像进行分析,逐层勾画出宫颈癌的靶区,将靶区外1cm作为计划靶区;勾画的危及器官包括充盈状态的膀胱、股骨头、骨盆、结直肠。

1.3.1 A组: 在模拟定位基础上,采用3D-CRT治疗,方式如下:应用直线加速器(美国Varian公司,型号:23EX)照射,照射强度6MV,剂量在45~50Gy,分割剂量每次1.8Gy,每周照射5次,连续照射3周。

1.3.2 B组: 常规勾画靶区后,采用VMAT治疗,方式如下:VMAT为共面双弧,旋转角度为逆时针179°~181°,顺时针181°~179°,采用共面9野均分,处方剂量为1.8Gy/次;照射剂量上限:小肠0.5Gy/cm3,直肠0.6Gy/cm3、膀胱60Gy、膀胱50Gy,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指南1.1版》[5]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完全缓解:肿瘤病灶消失;部分缓解:肿瘤体积缩小>50%,病灶直径较治疗前缩小≥30%;疾病稳定:肿瘤体积缩小≤50%或增大≤25%,病灶直径缩小<30%或增加≤20%;疾病进展:肿瘤体积增大>25%,或是有新的病灶出现。临床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疾病控

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例数/总例数×100%。(2)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消化系统反应(呕吐、腹泻等)、血小板减少等毒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临床缓解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疾病控制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46,n(%)]

2.2 毒副反应发生率

两组贫血、白细胞减少、脊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消化系统反应、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宫颈癌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对于中晚期的宫颈癌患者,临床主要采用放疗或化疗,但长期使用化疗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液学或胃肠道毒副反应,影响治疗进程及生活质量[6]。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VMAT技术已逐渐被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疾病控制率较A组高,提示VMAT治疗宫颈癌患者疗效更显著,分析原因在于,3D-CRT是一种利用CT图像重建肿瘤结构,并通过不同方向设置不同的照射野,可使高剂量区的分布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但临床治疗发现,3D-CRT应用4野盒式照射,有时无法降低膀胱后壁及直肠前壁的照射剂量,进而易引发放射性损伤,不利于患者预后[7]。而VMAT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整单弧或多弧的对机架旋转角度,进而调整光栅形状,可有效调节放射输出的剂量,保证可精准照射靶区,在治疗过程中,VMAT可持续发射出线束直至靶区,还可及时调节治疗仪器的移动速度、照射剂量、放射野角度等,可保证适形剂分布更均匀,减少危及器官的线束流通量,增加靶区线束流通量,提高治疗效果[8]。VMAT可在360°多弧设定的任意角度内进行旋转照射治疗,照射范围更大,在治疗时还可获取患者的三维电脑断层扫描影像,可根据患者肿瘤的厚度、体积等实际情况,调节放射线束的强度,并促使放射线束精准跟随肿瘤[9]。此外,VMAT还可有效提高靶区的放射剂量及精准度,保证适形度的同时,可减少呼吸、器官蠕动、体位摆放等的风险因素,有效保护靶区周边正常的器官,进而减少放疗带来的毒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提升安全性。本研究中,B组消化系统反应、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A组低,提示VMAT治疗宫颈癌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毒副靶区例数
18F-FDG PET/MR融合图像对宫颈癌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分析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对术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时用内镜下肽夹定位技术勾画其放疗靶区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毒副反应与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