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①

2021-11-16 13:48田振宇李豪威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先天性血浆心脏病

田振宇,李 聪,李豪威

(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指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发育异常或大血管、心脏形成障碍引起的解剖结构变化[1]。该病会对患儿正常发育与循环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早期,临床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其疗效显著但创伤性较大,不易被患儿家属接受[2]。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逐渐在临床中普及,其创伤性小、患儿术后恢复速度快、疗效确切[3],受到了广大医师与家属的青睐。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01~2020-10在本院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的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纳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4]中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具备呼吸道反复感染、心悸、气喘、发绀等症状表现,并经影像学手段证实。纳入标准:①符合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3~12岁;③符合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手术指征;④家属对本次研究同意且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②合并心肌病、肺心病等其他心脏疾病者;③后天继发性心脏病者;④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治疗研究者。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术前接受常规检查,护理人员需要安抚患儿避免躁动、哭啼,若患儿极其不配合可以酌情考虑镇静处理。术前行过敏试验,若患儿出现晕厥、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则需行常规氧疗。

1.2.1 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行全身麻醉后在患儿右股静脉与动脉进行穿刺并置入鞘管,推入猪尾导管至降主动脉测量其压力值,通过造影了解PDA状况,并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封堵器。之后建立通道放入封堵器,通过造影观察封堵器置入情况,确认放置好后将鞘管退出并包扎穿刺部位。

1.2.2 房间隔缺损(ASD)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行全身麻醉后在患儿右股静脉进行穿刺并置入鞘管,推入右心导管至肺动脉与右心室测量右心室压力,通过造影了解ASD状况,并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封堵器送至左心房。释放左心房伞使其与房间隔左房面贴合;释放右心房伞并完成牵拉试验。通过造影观察封堵器置入情况,确认放置好后将鞘管退出并包扎穿刺部位。

1.3 观察指标

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含量检测:术前与术后1个月,清晨采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mL空腹静脉血,加入抗凝管内摇匀,-4℃ 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保存于-80℃冰箱内备用。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浆ADM含量,试剂盒购自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货号:JK-(a)-3648),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各项操作。②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含量检测:血液采集步骤同上,分离患儿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SE、S100β含量,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YS02071B;YS-T10177),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各项操作。对患儿治疗前后血浆ADM与血清NSE、S100β含量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液指标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一般资料分析,见表1。

表1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一般资料分析(n=40)

2.2 治疗前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ADM、NSE、S100β变化情况比较: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血浆ADM、血清NSE、S100β含量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前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ADM、NSE、S100β变化比较

3 讨论

当前研究表明,约50%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新生儿时期会出现神经发育异常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视听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脑功能损伤症状[5]。NSE、S100β等神经损伤标志物参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过程。NSE是一种糖酵解蛋白,主要存在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中,在脑脊液、血液中含量较低。神经元受损后血脑屏障遭到破坏,脑脊液与血液中NSE含量显著升高,故血清中NSE含量可以反映患儿脑损伤程度[6]。S100β是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与神经系统胶质细胞中。脑损伤发生后S100β也会进入到血液之中,故S100β与NSE一样也是反映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标志物[7]。ADM是由学者Kitamuta发现的活性多肽,后来的研究证实其主要分布于心、肺、肾等器官与尿液之中,主要作用是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解除支气管痉挛和降压,有研究指出,ADM参与了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过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会释放大量ADM以降低心室压力与容量负荷[8]。

据统计,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比约50.0%~71.7%[9]。长期左向右分流可导致患儿左心室、左心房血量增加、心室压力负荷与容量也随之增加,长期心内分流可导致患儿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情况与生活质量,故推荐尽早行手术治疗纠正心脏畸形。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具有可重复性强、创伤性小、操作简便等优势,不仅可以治疗简单的心内畸形,在复杂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也可以辅助外科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10]。

本次研究表明,与手术前比较,手术治疗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ADM与血清NSE、S100β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ADM含量下降提示患儿心室压力与容量负荷减轻,对ADM需求量减少,故血浆中ADM含量下降。血清NSE、S100β含量下降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脑损伤程度下降,从侧面反映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病情改善,故神经功能逐渐恢复。但本次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纳入的样本数较少,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术后随访时间较短,未能评估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远期治疗效果。在后续研究中,需要扩大患者样本,尽可能收纳各年龄段的患者并适当的延长随访时间,以便获取更加准确的研究数据,体现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可以有效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ADM、NSE、S100β表达水平,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病情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先天性血浆心脏病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Smog in Los Angeles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