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护理干预在胸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①

2021-11-16 13:47刘丽敏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胸外科腺瘤负性

刘丽敏

(安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外科手术为目前临床治疗胸腺瘤的常用方式,可有效切除肿瘤组织,并有效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达到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但临床治疗中发现,该疾病治疗方案复杂,且受疾病、手术、药物等作用会给患者身体及心理造成一定压力,部分患者预后效果不佳,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辅以优质的护理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1,2]。多学科协作(MDT)护理为临床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通过多个科室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措施,应用于胸腺瘤手术的治疗中,可大大提升患者恢复进程,但目前临床对此相关报道较少[3]。鉴于此,本研究将回顾性收集2018-07~2020-07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对其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旨在探讨MDT护理干预在胸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8-07~2020-07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采用MDT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42~67岁,平均(54.16±1.82)岁;体重38~82kg,平均(60.27±1.94)kg;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0例,高中21例,初中及以下11例。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41~68岁,平均(54.15±1.79)岁;体重37~83kg,平均(60.25±1.93)kg;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2例,高中24例,初中及以下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胸腺瘤;②无手术相关禁忌证;③精神状态良好,可与医护人员建立有效交流;④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由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妥善保管。(2)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凝血功能障碍;④胸部手术史。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其中包括患者入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案、注意事项等,并于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同时,交代患者家属术后相关护理的注意事项。连续干预1个月。

1.3.2 观察组: 采用MDT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组建MDT护理团队。由护士长在胸外科各挑选两名专科护士与管床护士,并在我院胸外科、营养科、康复科、呼吸科、心理科中各挑选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共同组成MDT护理团队,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负责组织各科医生及护士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2)术前准备。术前,护士长组织MDT护理团队的所有成员开会,制定患者相关护理方案,并将各项任务布置到个人,其中专科护士主要负责记录好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管床护士负责接待患者,向其介绍病区、医院环境、术前的相关注意事项等;胸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营养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及临床资料,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术前、术后、出院后的相关饮食方案;呼吸科医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呼吸机护理措施,并交代管床护士进行实施;心理科医生在患者入院后根据其文化程度,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辅导,尽量消解患者各项负性情绪。(3)术后护理。专科护士及管床护士严格遵循各科室医生制定的护理措施执行,每日做好患者的病情记录,并将每日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科室医生,如有异常,可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做好术后恢复。(4)出院随访。出院前,管床护士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并结合各科室医生的出院意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用药、饮食、注意事项等,并在患者出院后,每周予以1次随访,及时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解答患者疑问。连续干预1个月。

1.4 评价指标

(1)恢复进程:记录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2)负性情绪: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4]、抑郁自评量表(SDS)[5]对两组患者干预前、1个月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其中SAS评分以50分为分界值,得分越高,则焦虑越重;SDS评分以53分为分界值,得分越高,则抑郁越重。(3)并发症:记录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低氧血症、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恢复进程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进程对比

2.2 负性情绪

干预1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对比分)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低氧血症1例、切口感染1例、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总发生率为6.98%(3/43),对照组低氧血症1例、切口感染2例、呼吸机相关肺炎2例,总发生率为11.90%(5/4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5,P=0.437)。

3 讨论

胸腺瘤为临床胸外科常见的病症,属于一种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胸腺上皮组织,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部疼痛、食欲不振、持续性咳嗽等,如未及时接受治疗,恶性细胞可随血液扩擅至患者全身器官,导致多个器官功能损伤,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命[6,7]。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大大提升了该疾病的治疗效率,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因护理不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不利于疾病预后[8,9]。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寻一种更为全面、高效护理方案辅助手术治疗,对加速患者恢复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既往临床在胸腺瘤手术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常规护理,虽具有一定效果,但该疾病治疗方案复杂,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因素较多,而常规护理措施方案较为简单,且缺乏针对性与延续性,导致护理效果一般,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会恢复进程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略低。分析原因在于,MDT护理主要是以胸腺瘤手术患者为中心,并依据患者疾病及治疗特性,将涉及治疗及康复的人员均入选至MDT护理小组,形成系统的多学科护理流程,可有效确保各科室直接协调合作,避免中间复杂、冗长的交接情况,不断优化护理方案,可有效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10~13]。MDT护理中包含了胸外科、心理科、呼吸科、康复科等科室的医生,可及时有效的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由专科护士与管床护士执行,更具专业性与针对性,可有效避免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各项负性情绪;此外,该护理方案中还加入了出院随访,增加护理方案的延续性,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价值[14,15]。由此可见,在胸腺瘤手术患者中采用MDT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作为临床广泛采用的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提升患者术后的恢复进程。

综上所述,胸腺瘤手术患者采用MDT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胸外科腺瘤负性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