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影响 ①

2021-11-16 13:47牛艳蕊李喜朦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链式成功率流程

牛艳蕊,李喜朦,于 晓

(1.许昌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南 许昌 461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冠脉介入术是采用心导管技术将患者堵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腔管疏通,促进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手术方式,在急诊运用广泛[1,2]。急诊病人病情危急,抢救难度大,抢救任务重,护理风险高,故在给予急诊科抢救的同时,需优化护理流程,给予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抢救成功率[3]。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是在常规护理流程基础上优化而来,可更好利用人力、物力资源,提升护理效果[4]。故本次研究旨在观察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10~2021-03于医院治疗的114例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57例,男28例,女29例,年龄60~75岁,平均(64.52±3.36)岁,病史:糖尿病史22例,吸烟史19例,高血压史16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12~6.35h,平均(3.92±1.06)h,对照组57例,男29例,女28例,年龄61~74岁,平均(64.61±3.65)岁,病史:糖尿病史23例,吸烟史19例,高血压史15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23~6.35h,平均病程为(3.78±1.01)h。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发病至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状动脉狭窄;②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者;③年龄60~75岁;④家属及患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肿瘤患者;②合并心源性休克者;③精神障碍及无法正常沟通患者。

1.4 护理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患者送至医院后,护理人员及时通知医生,并按照急救流程进行急救,给予患者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引导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家属患者病情等。(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具体如下:①成立链式流程护理小组,其中具有重症监护、心理指导、生活护理、专科护理4个模块,由护士长全程管理,各岗位人员需明确自身责任,各司其职,提升护理效率。②给予链式流程护理培训:由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共同制定培训项目,护士长监督培训,其中包含急救理论培训、现场模拟、急救操作、心理梳理、书写等项目,各护理人员培训通过考核后才可入组进行工作,每个月考核1次,考核不通过重新参与培训,再次考核。③链式流程护理分工:根据护理人员年龄、性别、特长、资历、性格等情况给予工作分工。其中重症监护模块护理人员主要工作为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工作;专科护理模块主要负责管理急救所需物品,避免物品损坏或污染,有异常及时给予物品更换,并定期进行检测核对,随时保证急救器械、药品等完好无误;心理指导模块主要监测患者心理变化,稳定患者情绪,利于患者配合治疗,生活模块主要负责患者日常生活所需。④链式流程护理:患者入院后,预检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语言功能、面瘫程度、意识状态等进行评估,给予患者分诊,进入抢救室后,各模块分工站位,各司其职,迅速进入抢救状态,迅速协助医生进行吸氧、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呼吸机参数调节等措施,配合医生救治,记录患者病情变化。

1.5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2)护理质量:采用《医院护理质量评分标准》[5]评

价两组护理质量,此表对应急能力(12分)、书写规范(16分)、服务态度(20分)、熟练程度(20分)、责任心(20分)、沟通能力(32分)6个项目进行评价,护理质量与得分呈正相关。

1.6 不良事件

护理过程中记录两组并发症、护理纠纷、风险事件等发生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确诊时间、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8.25%高于对照组85.9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研究组应急能力、书写规范、服务态度、熟练程度、责任心、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分)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1例产生风险事件,2例产生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6%,对照组3例产生护理纠纷,5例产生风险事件,8例产生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7%(χ2=9.095,P=0.003)。

3 讨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急诊科常见手术,常用于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病情危急,急救工作争分夺秒,有效护理措施是确保急救室抢救效率的有力保障,如在急救过程中,护理工作混乱无序、护理人员站立随机,工作制度、责任、分工不明确,仅遵医嘱进行护理,会浪费救治时间,影响治疗效果,故临床需给予急诊科有效护理系统[6]。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是一种优化抢救流程系统,其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及护理质量[7]。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根据护理人员特长、资历、经验等给予有效分工,明确自身责任和工作,确保护理人员在急救中有序护理。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将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将人力分工科学化、合理化及规范化,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工作效率[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确诊时间、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8.25%高于对照组85.96%(P<0.05),说明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可缩短患者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研究组应急能力、书写规范、服务态度、熟练程度、责任心、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可提升护理质量。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0.07%(P<0.05),说明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可缩短患者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链式成功率流程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学步期焦虑影响5岁幼儿创造力:一般认知和掌握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体育锻炼赋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认知重评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家庭—医院链式管理在婴幼儿湿疹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