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2021-11-18 06:42王铃云熊秦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职业倦怠高校教师

王铃云 熊秦

摘要: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中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为常见和显著,相关研究文献在数量上、质量上总体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覆盖层次较为广泛;对于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呈现出多方位的解读。基于此,本文将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梳理与展望。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

一、引言

职业倦怠最初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 年提出。学者们引用最为广泛的定义是Maslach提出的“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1]。教师职业倦怠属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分支,这一现象由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主席Wilard在1979年首次提出后受到教育界的持续关注。

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较为严重。在201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中,受访教师的倦怠指数达50.34%,这一数据在各职业的工作倦怠指数排行中位列第三。而在2020的工作倦怠指数调研报告中,这一比例上升到了七成。职业倦怠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高程度的职业倦怠可能会致使教师家庭不和、人际关系受到损失,严重者更可能酿成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

1995年,国内首次出现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为主题的研究性论文。此后十五年间,我国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学领域,在其他学科上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研究并衍生出新的研究课题,研究逐步走向多元和细化。正值此期,本文拟对国内现有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帮助研究者更系统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二、文献资料概况

(一)按年份统计

通过对中国知网等文献资源库的查询结果进行统计,截止2020年年末,国内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文章共计810余篇,其中硕博士学位论文85篇。

自2006年起相关研究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研究热度不断攀升。而在2010-2020年期刊论文类的碎片化研究由井喷转向常态,学位论文的系统深入研究持续推进。总体上该领域的研究趋近成熟,但依旧存在着与时俱进的挖掘价值。

(二)按发表刊物统计

就文献发表的刊物情况来看,在《中国成人教育》(22篇)上发表数量最多,占文献总量10.95%。表格内所统计的文献(共99篇)占到了文献总量的49.24%。

将上表中的刊物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进行比对,有4项为核心刊物,其余6项刊物大多为较高质量的省级刊物。通过对中国知网等文献资料库数据进行检索统计,来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献篇数占到了文献统计总量的64.68%,其中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文献篇数占文献总量的15.92%。这一结果相较于2000-2010年数据(核心期刊54.74%,CSSCI16.05%)有一定提升。该研究领域的文献总体水平较好,但该领域在高质量层次的研究仍有缺失。

(三)按研究对象统计

1.按高校类型划分。以普通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数量最多,涉及民办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文献达43篇,地方高校达26篇。此外,研究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高等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中独立开设的学院、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等高校中的教师职业倦怠也均有研究。

2.按高校区域划分。以地域为特征进行划分的情况大致有三类:其一是以省市为标志划分,该类研究以河南、北京、四川、广西等省市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展开抽样调查,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中以河南省这一地域范围为界定的研究文献最多,达12篇。其二是以某一所高校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如《本溪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李云婷,2017)。该类研究侧重归因和对策的实证分析。其三是以其他地域特征为关键词进行划分,如川南、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侧重寻找特殊环境背景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的共性,对地方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有一定参考作用。

3.按人口统计学特征划分。针对年龄特征的分类中已涉及的研究板块有新进教师、青年教师、中年教师等。在针对性别的分类中,以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为主题进行直接研究的文献多达59篇。此外,婚姻状况、学历、职位等特征在理论模型的构建中常有出现,但以此作为独立切入点的研究尚处在空白状态。

4.按任教专业及岗位划分。狭义上的高校教师仅包括高校任课教师,其中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艺体课教师、英语教师展开的研究最多。更广维度上高校教师的界定则涵盖了高校中的图书管理员、心理咨询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等群体。高校教辅人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在领域内被逐渐纳入研究范围。

5.还有学者以该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评述与展望。如常学义、周益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面面观——2000~2010 年大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综述》等。

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在该领域一直属于焦点研究问题,根据研究视角不同,成因大致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以产生倦怠的根源分类

1.个体因素

(1)人格因素。该类观点通过相关心理学的量表与统计分析证明,在人格维度上,内外向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精神质、神经质与职业倦怠呈显著的正相关。[2]该类研究多集中在自尊、控制点、A型性格与职业倦怠关系的探讨。

(2)背景因素。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婚姻家庭状况等都对教师的倦怠产生影响。年龄越大的教师,其情绪枯竭程度越高。婚姻及子女状况也会对高校教师在情绪枯竭因子上的倦怠程度有明显影响,但教师的性别对其职业状态的影响并不显著。[3]

(3)心理机制。教师生活的变化会使教师对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或倦怠更加敏感。职业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各种差距使教师在心理层面上产生负荷和人格冲突[4],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2.组织因素

(1)个人与工作情景的匹配程度。个人和组织在工作量、控制感、报酬、一致性、公平性、价值这六因素上的不匹配可能会导致倦怠。如教育状况变量对成就感低落这一维度就存在影响,而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会加剧这一不公平感。[5]

(2)角色冲突。教师需要在教师、学生、学者、职业者和家庭等多方位角色中进行转换,极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当个体不能妥善调和这种不和谐时,压力也就随之而来。[6]

(3)自由度与自主权。教龄越长,在情绪枯竭和成就感低落方面的倦怠表现更严重。另一方面,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教师在成就感失落维度上的倦怠程度明显高于科研为主型教师。[3]

(4)学生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暴力行为、课堂纪律和对学习的冷漠表现都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工作负荷因素和学生因素已经成为教师最主要的压力源。[7]

3.社会因素

(1)社会支持问题。许多研究表明,人际互动、人际态度、人际气氛、人际和谐和人际距离等因子与工作倦怠各要素之間都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8]教师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人际交往多局限在学校,长期积累的压抑情绪往往只能对自己的工作倾泻,从而形成倦怠的典型症状。

(2)社会变革问题。在市场经济迅速繁荣发展的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使高校教师正逐步成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其在旧时传统文化中的权威地位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

(3)社会对教师角色过高的期望问题。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体现着一种以自我牺牲作为其本质要素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过高期望,但现实中的教师并没有充分地得到社会的尊重,就会由此产生严重的屈辱感和失落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二)按观点起源的学派分类

1.临床观点。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由于工作强度过高而忽略了自己的个人需求所导致的一种精神疲劳。侧重对职业倦怠的症状、起因等进行描述与解释。

2.社会心理学观点。研究者分析认为职业倦怠具有三个主要特征: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注重探究职业倦怠的具体特征,强调研究方法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3.组织观点。研究者认为导致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失衡。侧重探讨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

4.社会历史观点。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不仅受到个人及情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侧重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四、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及组织环境

1.为高校教师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环境。高校应建立完善教师交流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团队协助活动,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2.加强社会支持,给予教师适度的角色期待和社会期望。王芳、许燕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会对教师职业倦怠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尊重教师的所有角色及其真实自我,使教师从趋向完善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感受到事业的成就。

3.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科研考核制度和德能绩效互动的分配激励机制,支持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发展所需,并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历提高和进修的机会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9]

4.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岗位培训。不仅应传授现代心理学、现代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10]还应重视和加强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特点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三)自我干预

1.正视心理倦怠,加强自身修养,适度降低期望值。高校教师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了解并调整与工作有关的态度和信念,建立适宜的职业发展目标。

2.学会合理宣泄,培养业余爱好。可采用系统减敏感法、松弛训练、生理回馈等方法缓解压力。有益于身心的业余爱好也可以陶冶性情,愉悦心智。[11]

3.发展专业能力。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对工作的胜任能力以增强自信感。

五、结语

目前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所涉及的理论、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均较为全面。现有的种种理论模型虽能很好地解释职业倦怠现象并提出对应措施,但缺乏针对性的实证研究,不同学科和层次上的研究也不够深入。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理论模型和量表工具大多源自国外,引用中缺乏适应国内教育、社会环境的修正,研究工具亟待本土化创新。此外,研究者往往把个别地区、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以期探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整体的原因与措施,存在一定程度的以偏概全。期望今后的研究可以转向聚焦型、个案型的方向并能提出针对性建议。

参考文献

[1]Maslach C,Schaufeli W B Leiter M 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Psychology,2001,(52) .

[2]张楠楠,周元宽.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4):72-74.

[3]丁迈,侯隽,陈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探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9):114-117.

[4]侯晓华,刘定远.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J].文教资料,2014(22):86-87+96.

[5]张宇慧.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自我价值感和教学创新的特征及关系[D].浙江工业大学,2017.

[6]林峰.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管理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7.

[7]孙海静. 沈阳市高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8]唐昕辉,李君春,卢家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0(17):47-49.

[9]王长文,宋春梅,王舒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03):59-61.

[10]李莉,邵勤.反思我国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4(23):93-95.

[11]吴训慈.高师心理学公共课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剖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03):179-181.

作者1简介:王铃云(2001—),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乐山,职务/职称:无,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2简介:熊秦(2001—),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邻水,职务/职称:无,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职业倦怠高校教师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