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19 13:39汪国庆
天府数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小学数学

汪国庆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由于课程本身的抽象性、逻辑性,为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合理化应用“逆向思维”,从某方面来讲是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渠道。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就“逆向思维”的有效性应用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便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创新意识的同时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逆向思维;有效性应用策略

引言:

相比其它教学思维,用已知条件推测答案的“逆向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化应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在拓展學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也发挥了重要性作用,是有效性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渠道。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下,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课程教学任务提出了新要求,“正向思维”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为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和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保证“逆向思维”的合理化应用现已迫在眉睫。

一、问题思考中“逆向思维”的应用剖析

在数学课程问题求解中,教育工作者习惯性采取“正向思维”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但在有些问题的探讨上,利用“正向思维”来引导学生会限制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性培养。在教学中为改善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具体而言就是面对“思考问题”时,首先教育工作者可基于学生实况创建契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情境,在活跃教学氛围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对问题认知产生冲突,以此在有效激发他们好奇心的同时全面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最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逆推,以便于保证问题的有效解决。

在《方程》授课时,为全面提高学生课程知识的运用能力,在问题求解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认知和理解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如在求解“从六个罐子中每个里面拿出10g糖后,剩下所有罐子中糖的总量是原来3罐糖的总量,求每个罐子原本糖的重量是多少?”时,若教师采取“正向思维”,不仅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对学生全面化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目前来讲为改善教学现状,在问题求解过程中,首先我们可假设原先罐子中的糖重量是x,那么根据已知条件可列举方程“3x=6(x-10)”进行求解,相对地为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即糖的总量与取出的糖之间的关系是“取出糖重量+剩下糖重量=糖的总量”,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取出糖的总重量为10*6=60g,剩下糖是原来3罐糖的总和,那么相对地取出来的糖则是剩下3罐糖的综合,由此可知原本每罐为60÷3=20g。通过将“逆向思维”合理化应用于问题求解中,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中也发挥了重要性作用。

二、公式理解中“逆向思维”的应用剖析

数学作为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极为抽象的学科,数学概念和公式理解度的高低是影响课程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以及保证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公式讲解中教育工作者也要合理化运用“逆向思维”。就目前来看在数学概念讲解过程中,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引导学生借由眼前事物、事实或过程联想到与之相反或对立的事物、事实或过程,由此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刻认知。除此之外由于数学公式大多具有双向性,在素质教育体系改革下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以及培养学生灵活逆向思维,在公式运用中教师需保证“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交叉使用,以此来强化学生“公式”的双向运用能力。

在数学公式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应用从本质上而言,其实就是从已知答案入手,通过分析其中一个已知条件来反推出另一个条件。如在《乘法》授课时,当看到“4*9”时很容易得出答案,为36,那么反过来如果给出结果是36,那么能不能证明两个因数为4和9,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1*36、2*18、3*12、4*9、6*6都能得出36,4*9不是两个整数相乘得到36的唯一的答案。为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式的双向运用能力,在教学时教育工作者可采用“逆向思维”来进行引导,具体而言就是询问学生“?*9=36”,那么可以确定的是“?”一定是4,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从一个答案着手来分析条件,学生可以通过得到条件1来确定让答案成立的条件2。

三、数学计算中“逆向思维”的应用剖析

作为数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算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合理化应用从某方面而言,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推理能力,与此同时作为一种解题新思路,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题目解题思路,提高问题求解的准确率,进而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培养创造良好条件。相比常规运算,“逆运算”是逆向思维在数学运算中具体化应用的表现形式,具体而言就是教师需在加强计算题结构训练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解题能力训练,例如在应用题求解中,教师可带领学生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对换,使问题变成条件,条件变成问题,促进学生的逆向思维。

四、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数学而言,伴随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为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在教学中合理化运用“逆向思维”落实教学工作现已迫在眉睫,具体而言就是教育工作者需在秉承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开展逆向思维教学,以此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旭刚,吴少玲.新课程下小学优秀数学教师提问行为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6(12):166-169.

[2]沈杰.另辟蹊径 柳暗花明——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难题实例三则[J].中学生数学,2015,11(15):122-125.

[3]柴文仁,吕红梅.数学问题探索中的拓展与创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5,S2(15):133-138.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小学数学
关于数学中逆向思维的运用
逆向思维在中学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