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45例临床观察

2021-11-20 03:1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盆腔炎分泌物体征

陈 卓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盆腔炎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高热及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病急,病情重。治疗必须及时彻底治愈,失治误治,可发展为腹膜炎、败血症、休克,甚至死亡,迁延治疗因盆腔组织被破坏、脏器粘连、组织增生等,多转为慢性盆腔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1],导致不孕或宫外孕等。笔者根据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思路,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90例,其中人工流术后发作21例,宫腔镜术后发作7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发作5例,子宫剔除术后发作5例,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18 例,经期同房发作15例,产后3月内发病 8例,无明显诱因 11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21~46 岁,平均(33.58±6.46)岁;病程1~3 d,平均(2.18±0.55)d。 观察组年龄20~48 岁,平均(32.51±6.25)岁;病程1~4d,平均(1.47±0.51)d。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选病例西医诊断符合《妇产科学》关于急性盆腔炎临床诊断标准[2]:①下腹痛,呈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②子宫颈举痛或宫体压痛或附件区压痛;③可检测出与急性盆腔炎有关的特异性微生物;④妇科检查有特殊性分泌液体排出,镜检白细胞增多;⑤体温超过38.0 ℃。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妇科学》中急性盆腔炎[3],证属湿热瘀结证。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性疾病;依从性差。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原体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6291)100 mL静滴,日2次;或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399)100 mL静滴,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仙方活命饮,组方:金银花15 g,当归10 g,白芷9 g,赤芍10 g,天花粉 6 g,防风10 g,川贝母10 g,乳香10 g,没药 10 g,薏苡仁15 g,冬瓜仁15 g,皂角刺9 g,甘草3 g。热毒重者加重楼10 g、败酱草15 g;腹痛明显者加延胡10 g、川楝子10 g。日1剂,水煎服,早晚温服。两组均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后发热、腹痛、带下(量、色、质)情况等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B超监测盆腔包块、积液的变化情况。

1.5 疗效标准 根据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相关内容进行判定[4]: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阴道分泌物正常,盆腔包块及积液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分泌物均改善,盆腔炎性包块缩小、积液减少≥1/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分泌物有所好转,盆腔炎性包块缩小、积液减少<1/3。无效:经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及分泌物无改善,盆腔炎性包块、积液无变化。总有效=(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发热、腹痛及分泌物等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发热、腹痛及分泌物等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盆腔包块、积液变化比较 经过治疗,两组的生化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盆腔包块、积液变化比较

2.3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急性盆腔炎多属上行性感染,多因经期、产后及流产后不注意卫生保健所致,发病急,病情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因为不同的病原体侵犯盆腔部位的差异,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等,致使受累组织血管的扩张、充血甚至水肿,白细胞、浆细胞浸润,严重者出现盆腔的血性渗出物或脓性分泌物[5]。临床上可出现高热不退、小腹部疼痛难忍,腰痛如折,脓性或脓血性白带增多等症状,以及下腹压痛、阴道充血、宫体压痛等体征。西医治疗常选用经验性抗生素,或结合药敏试验,使用敏感抗生素,从而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症的发生[6-7]。其中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属于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从而发挥杀菌、灭菌的效果,且本品的不良反应更少,生物利用度和持久度更佳,对肝功能的影响也很小[8]。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的抗生素,抗菌谱较广。虽然抗生素可快速清除致病菌,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但急性盆腔炎发作引起的炎性渗出液吸收缓慢,可引起该病反复发作,形成盆腔脏器、组织粘连、盆腔炎性包块等后遗症,虽足量、长期的使用高效抗生素,仍不能有效的将包块完全吸收,甚者需手术切除。此外,长期广泛的应用抗生素,部分患者出现耐药现象[9],致使疗效差,花费大。

中医将其归属“热入血室”“带下病”“产后发热”“瘕癥”“妇人腹痛”等范畴,其病因多为热毒或湿浊瘀滞胞宫、胞络,影响气血运行,致使气血凝滞,冲任受损致病。从其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分析,本病病机为湿热瘀结,治法为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笔者运用仙方活命饮治疗本病,仙方活命饮出自明代《妇人校注良方》,是治疗痈疡肿毒的经典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活血、消肿溃坚的功效。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当归活血和血,化瘀而不伤血;赤芍清热凉血;乳香、没药消肿散瘀止痛;防风、白芷可疏风透邪,散结消肿,配赤芍有助于消肿散结;皂角刺能透脓溃坚,解毒消肿,天花粉、川贝母则清热化痰,消肿散结;甘草调和诸药,并加强清热解毒之功。辅以薏苡仁、冬瓜仁利湿、排脓、解毒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湿化瘀,散结止痛。临床研究报道,金银花、甘草有解毒作用[10];当归、贝母可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量,当归、赤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双栓形成[11]。有研究[12-13]报道,仙方活命饮具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力,镇痛作用,可有效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生长、繁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盆腔微循环,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性病灶的分解和吸收,有效减少了盆腔后遗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发热、腹痛及阴道分泌物等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降低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缩小盆腔炎性包块及减少盆腔积液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缩小盆腔炎性包块,减少盆腔积液,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盆腔炎分泌物体征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