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2021-11-21 18:19朱湘君山东省临沂市财政局
财会学习 2021年31期
关键词:节约型税收政策财政

朱湘君 山东省临沂市财政局

引言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各行各业为了增加自身经济效益,通常忽略了环境保护。在当今,政府相关部门从财政税务方面出发,对财政的税收政策进行科学的调整,是对新时期社会健康发展要求下的经济建设需要,对深化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构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促成绿色经济社会建设,本文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在节约型社会视角下为促进经济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对提高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管理水平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节约型社会及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内涵

节约型社会是我国较为重视的建设理念,一方面,其能够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通过较为科学的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完整的监督机制与全面的管理制度,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在生产、消费、流通等社会环节中,能够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从而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在社会环节中,通过在政策上的引导、在制度上的落实,来切实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不断地优化经济建设模式,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发展目标[1]。

绿色财政税收是我国在宏观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控所使用的一种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推动社会绿色发展、建成节约型社会的积极作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通常通过制定以保护环境为中心的生态税收机制,形成绿色化的税收结构,在政府与社会层面上引导社会企业改良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生产技术,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第一,是政府通过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分析相关产业对环境带来的危害程度来制定排放问题上的税收征收阈值,并计算出税率与排放税的多少。第二,是对消费者进行税收。在一些必须使用或使用面积较广的有害材料中,政府无法全面禁止有害物质的使用,只能对使用这些有害物质的消费者征税,从而通过政策调节作用来减少社会对有害物质的使用。例如国家对汽油征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从而达到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的作用。第三,是在其他税收政策上,提取出与环境相关的备抵。第四,是对一些能够节约能源或是减少能源使用量的设备与生产方法给予极大的肯定,并通过加速折旧备抵法或者降低税率的优惠以鼓励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设备与生产方法。

二、当前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阶段,我国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十分重视,对建成节约型社会有着强烈的关注,基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是在具体实践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对问题加以探究,从而提出解决方法来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制度不完善

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能够在整体上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水平,对建成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在整体上做出了政策引导与内容制定工作,但是在细化到省、市、区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导致政策上的很多细节没有得到较好的理解落实,进一步导致在制定地方性政策时没有形成全面、准确的制度内容,不利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落后,更加注重在经济效益上的提升,对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落实并不到位。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实施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生产环节中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导致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的阻碍[2]。

(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制定标准不完善

建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为此,国家从政策上进行大量的调整,在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中,更是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是现行的标准中,还有着一定的缺陷。在一些涉及地方的具体问题上,现行标准没有根据地区差异性与经济特殊性给予解释,政策的制定标准也不够完善,导致政策在地方区域的具体制定中无法按照有效的标准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进落实,更是阻碍了人民群众对绿色生活环境的追求脚步。

(三)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实施后劲不足

前文已经提到,我国在制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时,通常从激励相关企业与消费者使用绿色生产方法、使用绿色生产设备角度,引导建成节约型社会。为了贯彻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我国相关部门构建了一些建设目标,配套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是长时间以来的现状表明,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是因为在一些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制定中,相关部门过度依靠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市场是无形的抓手,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但是在我国,市场无法长期有效地对资源与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导致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缺少后劲,不能够对建构节约型社会发挥出完整的激励效果[3]。

三、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制定的有效途径

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实行绿色财政政策,有利于政府提升滋生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作用,能够有效保护环境、促进社会长远发展,还能够规范相关企业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角度下,强化政府主体地位,促进节约型社会发展。

(一)加强政府职能作用

在对市场相关领域进行宏观调控作用时,应确保政府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在经济调节中的干预作用。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领域中,政府要加强对相关企业的整体管理与政策制定,对关乎生态的问题进行强化监督,同时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绿色产业的建设。政府要明确管理部门的地位,对管理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加强管理部门的领导建设。在财政 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政策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并结合经济现状进行有效的“本土化”[4]。在政策出台后,要设置专门的调查组,针对薄弱环节的企业进行监督与评估,及时规范部分企业的不合理行为。

(二)健全绿色税收政策

首先,基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没有达到预期实施目标的现状,我国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政策的建设力度,对阻碍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容进行及时发现与铲除。针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政府应当在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及时调整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对政策中规定的指标等数据问题及时进行评估与调整,同时加大对生产、生活环节中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的征税力度,并将税收行为融入政策制定中,从而切实提升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很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制定起来容易、实施起来难。地方政府部门对宏观政策的理解程度不一,且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健全税收政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特点进行细化补充,对政策方向做出适时引导[5]。

(三)创新绿色税收管理

政府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制定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建成节约型社会,政府应当充分运用绿色财政税收知识,积极听取社会中的专家、学者建议,拓宽进言献策的渠道,以制定出更为完善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针对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要合理制定方针政策,综合考虑地方发展实际与现实中的制约因素,在宏观政策基础之上进行积极的创新,从而取得税收政策制定上新的突破。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会出现一些新的产业,政府要及时关注到相关企业的生产行为,结合地区发展中的实际需要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整体适用作用与效果,制定出配套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6]。

结语

建构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实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能够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程。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得知,要从加强政府职能作用、健全绿色税收政策、创新绿色税收管理等方面入手,对保护生活环境、节约生产资源有着现实意义,能够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节约型税收政策财政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
节约型高校建设初探
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与完善方式研究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
读懂现代财政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获全国自治区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
被遗忘的真实
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