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科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2021-11-21 23:49吴群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一小学
灌篮 2021年30期
关键词:田径分层教师应

吴群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一小学

针对于小学体育学科来说,田径是教学主要内容,可改善小学生身体素质,若想提高训练的科学有效性,还需探索更新颖且实用的策略,并落实于课堂实践,才能收获理想效果。故而,在田径教学开展中,教师应根据运动项目,从小学生实际能力、需求与特点出发,以多元化的方法,将小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激发,使其在课堂中更加积极。让小学生可有所进步,促使其身体能得到锻炼,从而实现训练有效性提高。

一、采取趣味性教学法,让课堂氛围更活跃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加积极

在小学阶段,体育学科主要内容就是田径运动,其中包含诸多运动项目,可锻炼小学生身体,促进其健康成长。但在实际训练中,氛围相对枯燥,且模式较为单一,致使小学生缺乏动力,极易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做出改变,在田径训练中采取不同策略,以提高科学有效性。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能将体育技能以更加直观、动态形式呈现,让课堂充满趣味性,氛围更活跃。唯有如此,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小学生才会充满动力,并能发挥好自身潜能,促使小学生可通过积极训练掌握好体育技能,从而达到熟能生巧。

例如,在三级跳田径运动中,教师可采取趣味性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讲解动作要领。比如:三级跳的动作要领难度较高,包括助跑、单脚跳、跨步跳与跳跃,仅依靠单纯讲解不易于小学生理解。教师可搜集相关资源,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将三级跳动作慢放或回放,让小学生反复观看,也可以进行分解,一步步详细讲解,直至小学生能完全理解。再播放经典的大型比赛,用运动员精彩表现与现场热烈氛围给予小学生影响,可激发其学好三级跳的自信心,使其能产生强烈的训练欲望,从而积极融入其中。唯有如此,在后续的训练中,小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潜能,使其可掌握好体育技能,得以实现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有效性提高。

(二)运用趣味性游戏,让学生更感兴趣

在小学体育田径运动中,一味反复且枯燥的训练只会让小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训练效果,不利于小学生进步与发展。故而,教师应及时优化当前授课模式,根据训练内容采取与以往不同且吸引人的策略,为小学生打造良好氛围。而趣味性游戏就是很好的选择,一方面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能满足其爱好,让小学生更感兴趣,另一方面可使其自主融入课堂,用游戏代替枯燥训练[1]。促使小学生可在玩中轻松掌握体育技能,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目的。同时,小学生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得以提高田径训练有效性。

例如,在长跑田径运动中,训练相对枯燥且极为耗费体力,为了让小学生更感兴趣,教师可运用趣味性游戏,以此代替反复且一成不变的训练模式。比如:教师可组织小学生开展撕名牌游戏,类似于追逐跑,并设置奖惩制度。每轮游戏需要8人,将小学生分为4人一组,让他们在背后贴上自己的名字,听教师口令开始游戏,每组成员需要撕掉对方成员背后的名牌,哪组全体成员名牌全部被撕掉,则游戏结束,保留名牌的小组为胜利。在这过程中,能激发小学生好胜心理,使其充分发挥潜能,在游戏中更积极,既能达到有效训练目的,让小学生身体得到锻炼,且能使其忘记疲劳,还可强化小学生体能,使其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确保田径训练效果更 显著。

二、采取小组合作方法,有效加强课堂互动

(一)利用合作开展比赛,提高课堂参与度

小学体育田径运动中包含的项目较多,是教学重点内容,对强化小学生身体素质有极大助力作用,教师要正确认知这一点,并提高田径训练科学有效性,帮助小学生掌握好体育技能。因此,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应改变以往训练模式,选择更高效的策略。比如,可将小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利用合作模式开展竞技比赛,能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小学生参与度,让氛围更加热烈,这将远比集体或单人训练更吸引人,能给予小学生足够动力,将其好胜心理激发。促使小学生发挥好潜能,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得以实现小学生训练效率提升[2]。

例如,在短跑田径运动中,训练模式应有所改变,如果依旧以反复跑步的方法,只会让小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效果自然不理想,那么教师不妨改变策略,采取小组合作方法。比如:教师可先将小学生合理划分多个小组,每组4人,在指定场地开展4*100接力比赛。赛前教师应给予小学生充足的热身时间,再讲解比赛规则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四组为一轮,听教师口令开始接力比赛。每组从第一名成员开始,跑至一定距离,将接力棒传给小组成员直到终点,速度最快的小组为胜利,教师可给予奖励与表扬,可增加小学生自信心。如此利用游戏可激发其好胜心理,既可达到训练目的,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得以提高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科学有效性。

(二)利用合作展开训练,调动学生积极性

针对于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来说,提高科学有效性可助力学生掌握好体育技能,在训练中达到熟练目的,且能为小学生康健成长奠定基础。然而在课堂中,小学生训练模式一般以集体或单人为主,相对枯燥、沉闷,长此会消减小学生热情,进而影响训练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小组合作方法,改变一成不变的训练模式,将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中训练中更主动。唯有如此,小学生才愿意全身心融入训练,从而扎实掌握与运用体育技能,确保小学生能在训练中有大幅度提升,使其得以实现不断进步。

例如,在100米栏田径运动中,为了让小学生训练更积极,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模式,能让课堂氛围更活跃。比如:教师可将小学生两至三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在组内互相讨论跨栏动作要领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并互相进行示范,包括一些起跑、跨栏、跳跃、速度与协调性等。或让小学生自己创新训练方式,可利用小组游戏或比赛等。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小学生互相监督与鼓励,这将远比单人枯燥练习与集体练习更吸引人。能加强小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良好氛围下开展训练,能调动小学生积极性。唯有如此,小学生才能在训练中掌握好技能,同时可促使其多项能力全面发展,得以提高田径训练效率。

三、采取分层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一)根据学生能力分层,实现因材施教

田径在小学体育学科中是重难点教学内容,不但包含多项运动,且部分难度相对较高且极耗体力。由于每个小学生在体能、毅力、能力及身体素质方面都不相同,存在个体差异难以避免,对于这一点教师应有所认知,并需更加重视。为了提高田径训练科学有效性,应及时改变当前所用授课模式,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小学生能力进行分层,并为其制定相应训练目标,让小学生能有明确方向[3]。如此一来,小学生就能在适合自己的训练中不断进步,既可达到锻炼身体目的,还能满足小学生实际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例如,在中长跑田径运动中,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策略,可从小学生能力方面着手,进行科学合理分层。比如:教师可将小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为体能好、有毅力与耐力的小学生;B层为体能一般,还有提升空间的小学生;而C层为体能与各项能力相对薄弱的小学生。教师可为其分别制定相应训练目标,处于A层的小学生,可将中长跑目标定于1200米左右,对于B层小学生,可暂时将目标定于1000米左右,而对C层体能较弱的小学生,则应将目标定于600-800米。当小学生能完成所制定的目标后,教师可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让小学生能慢慢接受。既可满足其需求,还能让小学生在符合自己能力的训练中有所进步,得以实现教师理想教学 目标。

(二)根据教学目标分层,实现效率提升

田径训练作为小学体育学科主要教学内容,能帮助学生身心放松,缓解文化课学习压力,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强化有很大帮助。但在课堂上,集体式训练是常规,教师通常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所有小学生,反而忽略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致使训练效果达不到理想目标。对此,教师还需加以改革,应根据教学目标难易程度进行分层,让小学生能有明确方向。唯有如此,训练才会更有针对性,促使小学生能根据适合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在课堂中更加积极。既可让小学生训练效率有明显提升,还能突出其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效果更理想。

例如,在跳高田径运动中,为了提高训练有效性,教师可针对教学目标实施分层,让小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训练。比如:小学阶段的跳高,在高度上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对于能力薄弱的小学生,教师可将目标设定为70厘米;对于能力一般的小学生,可将目标高度设置为75-80厘米,而针对体能强且弹跳力较好的小学生,可将目标设置为85厘米。以此高度进行训练,当小学生逐渐适应且能完成目标后,教师可逐步提升高度,但应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如此将教学目标分层,可让小学生有明确方向,使其能不断努力,在训练中更加积极。同时能满足不同层次小学生需求,确保其身体能得到锻炼,从而实现训练效率大幅度提升。

四、总结

提高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科学有效性,还需教师改变已有策略,选择更新颖的方法,为小学生打造高效课堂。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趣味性、合作模式及分层教学等方法,借此满足小学生需求,使其能对训练充满兴趣与热情,并愿意主动融入其中,通过积极训练达到体育技能扎实掌握与熟练运用的目的。促使小学生身体能得到有效锻炼,同时感受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确保田径训练有效性得以实现提高。

猜你喜欢
田径分层教师应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计数:田径小能手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