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分析

2021-11-21 05:24王娟
今古文创 2021年43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

【摘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命脉与根基,是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因此,对传统文化传承进行分析,对文化传承意识淡薄、传承人才减少以及文化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领域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3-0115-02

目前,我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复兴道路上的重要部分。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同时,更应该融入当今的时代消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知识相结合,扩大传统文化内涵领域,加强文化自信,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新思路,从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传承意识匮乏

在互联网时代,接受文化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各种外来文化纷纷涌入,人们对新事物、新文化产生新鲜感,反而对中华传统文化变得冷淡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匮乏,导致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我国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的东西存在。所以,目前需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可以通过学前及幼儿启蒙,逐步向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发展,让他们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特点,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样加强传承文化力度和保护传统文化意识。其次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加大力度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现代年轻人和更多的国外友人了解中国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给百姓带来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能够改变生活质量,这些都是其他外来文化不能相比的。从根本意义上讲,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传承人才减少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尤为重要的部分。在传承的过程中,人才减少、人均年龄偏高、文化传承停滞不前等问题逐步出现。在很多地区,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不能融入生活,从而使传统文化市场减少。由于学习传统手工技艺的时间较长、学习后工资水平较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度,使传承人偏于老龄化。同时,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性增加,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乡村缺少年轻人,不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缩小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

(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单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华传统文化并没有完全得到网络的传播,仍然处于以纸质传媒为主的时代,人们只能通过购买书籍、报纸和杂志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而对于现在的电子网络时代来讲,这些方式只能针对老年人,新时代的年轻人很少接触到这种媒介,造成了文化传播局限,严重影响效率。目前纸质传媒的发展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印刷减少,编辑内容简单化,信息量不丰富,导致纸质传媒吸引力降低,这也促使纸质传媒拓展领域,了解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扩大传统文化领域,让更多的国外友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解决优秀文化传播方向单一的困难。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精神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弘扬中华民族特色,更增强了民族文化精神。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影响,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摒弃糟粕和落后的传承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在文化自信的领域下,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同时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上,以团结友爱、勤劳朴素、奋斗不息、爱国爱民等精神感染每一位中华儿女。当代在校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领头人,能够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标杆,增强民族文化精神。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经济区快速发展

自古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正是有了传统文化深入骨髓的引导,中华民族才能经久不衰。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借助网络工具,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扬,让传统文化产业得到新型模式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加大民族經济区发展力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全面学习互联网中传统文化知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技术,引导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结合,推动传统文化对经济区的发展,带动经济区的产品和产业走出新的运行模式,开拓更广的市场,扩大区域产业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自信传承下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国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应该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相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必须认真学习借鉴全国各地人民的优秀文化,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丰富人民精神文明家园,让国家更好地发展起来。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思考

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实现与时俱进为原则,坚持古为今用的目标,必须在革新传承思想、创新传承方式、打造文化品牌等方面下功夫。

(一)顺应时代要求,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信息,包括四书、五经、历史典籍。最基本的文化传承方式是对历史和经典文献进行解释。人们需要开放思想,改变传承方式,做到灵活运用,不断创新,让传统文化“走出来”和“传下去”,使中华文化得到保护和开发利用。在现代化发展中,有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艺作品都受到了冷落,甚至有的损坏和拆除了,这就使优秀文化逐渐减少和消失了,因此应该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这样才能继续将优秀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而且现在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不管是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挂着传承优秀文化的标志,并未做到传承文化的工作,这就使文化自信的意义消失了。因此要杜绝这种现象存在,加强传统文化真实性,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少年强,则国强,加强在校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倡传统文化精神,要坚持古为今用,结合时代的变化,让文化的传承逐渐信息化、网络化,使文化的传承没有国界,并且快速发展。

(二)加强互联网传播,创新传承方式

目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随着时代发展,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大众、走出国门,就必须利用“互联网 +”这一新的传播形式。因此,要做好传统文化传承模式的构建、强化传统文化知识要素以及改进传统文化传播系统。

首先,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数据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库,以特色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信息库中心,实现传统文化的资源共享。比如:在我国传统文化较多的山东和江苏等地,建立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站,成立传统文化宣传部,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文化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文化知识,通过互联网将文化传承到世界各地。与此同时,也可以引进外来文化进入,互相学习,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色,为实现国家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另外,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进行信息整合,融入新媒体技术,利用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实现3D效果的传统文化场景,使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被众人所了解。因此,利用互联网和新兴技术,让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加强文化交流,创新文化传承方式。

(三)利用政府保护作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也是当代开展一切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政府是推动优秀文化产业的引导者,它有权利对传统文化事业在社会发展中进行管理。同时,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也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政府将对其重点保护和传承。例如,政府大力支持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全力打造新型文化品牌,打开文化品牌知名度,来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发展,加大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同时利用网络宣传,如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创新传播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在国家政策上,明确规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真正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总结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要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力度,提高传统文化资源利用率,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优势,强化文化自信,扩宽文化传承广度和深度,朝着社会主义强国方向迈进。加大力度培养传统文化人才,扩宽文化知识领域,加强宣传文化产业,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魏小利.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探析[J].今古文创,2021,(07):82-83.

[2]左丽丽.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美育探析[J].汉字文化,2021,(02):164-165.

[3]冯研.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J].散文百家(理论),2021,(01):158-159.

作者简介:

王娟,女,汉族,陕西乾县人,硕士,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副教授,就职于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应用文写作。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