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策略

2021-11-22 03:14⦿齐
小学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整理诗词课堂

⦿齐 红

小学阶段接触古文经典,是熟悉民族脉络,了解历史动态的初尝试,对孩子们的基础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诵读经典,在“听、说、读、写、诵”这五个方面都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如何引领孩子们爱上诗词经典、引导他们产生自主学习意识、将书本知识自然融入生活,是教师们在语文课教学中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知识繁杂,不加梳理 一些课堂为响应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号召,表面上从“量”上增加了经典选读篇目,实际却没有对庞杂的名篇进行后续归纳整理,能被学生有条理地记录的经典不过十之一二。在筛选作品的初期和回顾作品的后期,教师应适当予以帮助。

(二)缺乏联想,学后即忘 艺术源于生活,经典也是。如果不强调经典在现代社会的存在意义,诵读便只是纸上谈兵的操作,无法从实际中更新真知。教师应当注意,小学语文教育着眼于引领,让学生死记硬背是感悟不到文字中律动的美的,能于现实中培养孩子们发现古旧的美,才能更好地让他们创造新的美。

(三)止于诵读,未知深意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由老师领读、解释意思,再让学生自主诵读。长此以往,这种模式会减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单一的课堂程式让人提不起兴趣,更无从深入了解作品内容。虽然是课后拓展,但当学生们逐渐养成把诵读仅当做完成任务时,拓展的意义基本无从找寻。如何将经典诵读融入自主性?这也是本文接下来会探讨的一点。

二、实施策略

(一)分类归纳,加深理解 小学六年,能够诵读的经典不止百篇,每学期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下对本学期学习的诗词进行归纳整理。如涉及“四季”的经典、关乎“励志”的名句等,都可被单独划分,整理为章。这样的做法有三点好处:一是加深对经典的理解,让孩子们从不同中发现相同,再从同类里鉴别不同;二是经过归纳整理,经典变为可用的素材,在平日作文写作时可谓一大助力;三是教会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常整理、常梳理,也能将这种有规划的学习方法普及到其他学科中去。

(二)结合时事,经典传承 浩如烟海的诗词看起来广博,但它们总是扎根于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时节时令的变化,世事变迁的影像,都能从经典中找寻。诵读经典不应只是把它当学过看过就完成的任务,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将它与生活联系:恰至三月,带学生复习杜牧的《清明》;母亲节来临,提前诵读孟郊的《游子吟》;纪念伟人诞辰,共同赏评于谦的《石灰吟》;若是春日将尽,当诵《明日歌》感念每刻时光的珍贵……当经典和生活紧密相连,孩子们就会潜移默化地熟悉经典的存在,它不再只是课堂专属,而是未来每逢时节、遇事思量时,心间闪过的古意传承。

(三)以教代学,融会贯通 讲评经典时,人人可为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熟悉这样一个道理: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小学教育中,在“育人”这一项的思想标准是教导孩子“先做人,后成才”,教师会以自身言行举止为规范,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以此为借鉴,我们可以将这一准则运用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上:每日由一位学生向全班评讲一首自己挑选的诗词经典,从释义、典故、评析这三个方面讲述自己的理解,带领全班记忆其中的名句,摘抄至各人的“类别归纳本”中。主动讲授的过程比被动学习更多了一层学习动机,会让孩子在无形中感悟为人师表的责任和担当,当他们用心准备自己的小课堂时,会达到对经典最深刻的认知,激发思考,进而将知识融会贯通。

三、学习意义

首先,将知识做好标记是学生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诵读经典虽然是课外知识的延伸,但我们可以让它的延伸达到最好效用,在整理归纳佳句的过程中,不难实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策略,这是对小学生优良学习方法的潜在培养,在他们日后接触更多知识时有实际的帮助。

其次,联想教学在诵读经典中是极为重要的,以古论今,以今释古,既是对经典的巩固,也是对传承的巩固。每一代文人都会产生传世经典,我们能做的是大浪淘沙,拾得真金,也是时时感念,口耳相传。

最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让学生转换身份,教授经典,会让他们获得使命感和信念感。通过反复揣摩自己挑选的经典,产生新知,便是经典诵读能带给学生们最为丰硕的课外收获了。

四、结束语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课中的知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凝练,把握好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的第一步,是为将来实现文化传承的奠基,小学课堂作为接触大量名篇佳作的初始站,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实施经典诵读的策略时,我们应时刻明确这样一点:诵读经典不是一日之功,日积月累地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发散思维,才能真正做到“思有所悟,学有所成”。

猜你喜欢
整理诗词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诗词之页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