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2021-11-22 03:14李杰杏
小学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化思想

⦿李杰杏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对教育实践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这套教育体系对于当代教育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陶行知先生亲自创办过学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方面也有着较为深入的思考,倡导学生教育个性化,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正确认识学生身份等[1]。

一、以生活化思想为指导,转变教师角色定位

在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也应该有所转变,这样才符合语文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应该主导学习过程,而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建立基本的知识结构框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打破传统观念之中的教师中心论,而将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方式进行,深刻了解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立想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流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2]。

例如,在讲解《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具体情况,将其分成不同的学习项目,比如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然后将具体问题交给小学生自主完成,进行深入的仿写研究,最终实现学习《枫树上的喜鹊》的目标,通过让学生阅读、写作、互动交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感知文章,实现生活化教育思想的融入。

二、通过应用生活化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初动力,同时也能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另外,学生如果对于语文知识充满兴趣,将直接表现在学习动机之上,成为学习的直接推动力。由于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知识内容较为系统和复杂,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缺少学习兴趣。为了从根本上转变这一观念,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陶行知生活化教育思想的运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尝试。教师可以充分吸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所讲内容,设置一个趣味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满江红》中描绘了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但是老师如果单独讲起可能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岳飞的经历和故事讲起,让学生从生活角度感受文章,可以更大程度引起学生对于古代沙场的心神向往,继而引出岳飞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一代爱国名将的志愿与心境[3]。

三、创新生活教育理论提升,小学教育实效性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目的不是在考试之中取得良好的书面成绩,而是通过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采取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开展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难度,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就可以实现这样的小学教育目标。可以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引入,结合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化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根源的时候,实现学习知识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可以扩展生活化教学的边界,社会热点问题、新闻事件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学导入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情境,提高小学语文学习质量。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作用。生活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以及“教学做合一”思想等,都对小学语文教育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要想充分贯彻和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还需要教师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例如《端午节》这样的写作文章,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故事,但是现代端午节人们如何祭奠屈原、家人如何团聚等话题就需要学生亲自去观察和感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应该在充分理解内涵的基础上,将其与小学语文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并且贯穿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优势,实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猜你喜欢
陶行知生活化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思想与“剑”
陶行知夜归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