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康养产业范畴认知的扩体增容

2021-11-22 05:01张伯男田伟明
北方经贸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康养旅游

张伯男,田伟明

(1.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与信息中心报刊部,哈尔滨 150030;2.哈尔滨商业大学商务学院,哈尔滨 1500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2]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2035 年远景目标:“到2035 年,全面建成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生态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3]十九大和五中全会强调要求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说明国民健康问题十分重要。中共黑龙江省委提出生态强省建设目标,包括发展康养产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追求。对于人民健康观念,笔者主张作宽泛理解,不仅仅局限在公益民生服务层面,更可以扩展到产业经营层面,包括产品生产和产品营销,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大康养现代产业文化的地位,更可以凸显它在人民健康中的作用。

一、现代康养产业文化的含义扩展

什么是康养产业文化,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疗养、养老等现代服务业。钱正清、沈潇玲认为:“森林生态文化以森林为背景,探索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引导人谦卑地接受自然、主动关怀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4]钱沈研究从森林生态文化入手,目的在于探讨森林康养产业在人与自然关系调节中的作用。张韩、王燕认为:“康养旅游是指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5]张王研究把康养产业文化集中在旅游产业服务上,强调了旅游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秋认为:“康养产业是集健康产业与养老产业于一体的新型现代服务业,涉及医疗、康复、体育、文化、家政、房地产、保险、信息等多个领域。”[6]李秋的研究无疑得到了扩展,扩大了康养产业关注范畴,比钱沈、张王研究的视域宽广且内容丰富。但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服务业上,只有房地产是第二产业;同时把康养的“养”解释为养老,显得认知领域狭窄。看来李秋的研究视角还不是更加宽阔,堡垒、阻碍、限制多多,一米台上练拳——放不开手脚。对于康养产业文化,上述三种观点从不同层面予以定义,虽然具有一定的道理,但视域概括不够宽广,也就不能接近康养产业的本体认识。

要想接近康养产业文化本体认识,笔者认为一方面要进行概念确认,一方面要进行跨产业全领域康养因素扫描。先来进行概念确认,确认康养产业文化的康养含义。关于什么是康养,目前大多数人所谓康养,就是健康养老的意思。这里引述李秋观点,就是健康产业与养老产业于一体的观点。这种观点倒是没有本质上的错误,只是眼界略嫌狭窄一些。对于什么是康养,笔者倾向于健康养生的定性。养生肯定要比养老宽泛,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人投资身体保健领域,促进自身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老年朋友的健康养老范畴,不仅是关爱老年养老的夕阳服务业,是跨产业全领域的全体国民的健康关怀。再来进行跨产业全领域康养因素扫描,康养产业肯定不能局限于旅游业和养老服务业,笔者主张跨产业全领域扫描,实际上要把传统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扩展进来,加上新兴产业,进而建立大康养现代产业文化。事实上,康养产业融合第一和第二产业是有先天基础的。在现代条件下,第一产业种植业、养殖业,运用健康环保的生产手段,保证产品的健康环保标准,就是融入了康养产业文化理念,进行了康养产业的价值附加。同样,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加工业,特别是生产人们日用生产、生活物品时,自觉介入健康环保手段、标准,也是进行了康养产业价值附加。

二、现代康养产业范畴认知的扩体增容

(一)现代康养产业的主流认知范畴

1.旅游观光业。旅游业是传统康养产业认知的第一行业。在传统康养产业中,旅游业体量大、产值高,位居康养产业之首。旅游业不仅仅是观光业,包括整个产业链,它以观光业为核心,串联起观光、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整个产业链条。

2.医疗康复业。医疗业包括医疗事业和医疗产业两个范畴。医疗事业是国家和地方设立的公共医疗服务机构,是公益性事业,目的是保证国民健康,不以营利为目的。医疗产业是民营或者外资设立的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叫商业性医院,服务是手段,营利为目的。康复业和医疗业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医疗业以治病救命为主要目的,康复业以恢复健康为主要目的。

3.体育健身业。体育健身业同样划分为事业和产业两个部分。体育健身产业同医疗康复产业一样,是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在我国兴起的新的产业领域。目前健身企业主要以俱乐部形式运作,提供场地、设施,引进教练以吸引健身者。游泳馆和滑雪场同样应该划入体育健身业,但滑雪场同时也被看成是旅游业。

4.保健服务业。保健服务业分为保健产品生产营销和保健服务两种业态。保健品分为食用保健品和非食用保健品,食用保健品中又分食品和饮品等。保健服务主要有椎骨按摩服务、温泉矿泥药浴养生服务、足底按摩和修脚服务,本来洗头、洗脚服务也应该算作保健服务业。

(二)康养产业认知的扩体增容

1.农业+康养。农业+康养是第一产业注入康养文化因素,首要问题是在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注入康养文化因素。一是保证食品安全,这需要在源头上把控,种植业控制化肥、农药施用在安全线内,而且要逐年降低施用量,直至确定化肥、农药完全退出时间表。养殖业要坚决杜绝饲料有害物添加,制定、完善、适用绿色养殖标准。二是提升食品康养品质,要实现康养和生态全方位对接,生产更多安全系数大、营养品质高的生态米、生态菜,还要千方百计把生产成本降下来,让普通百姓也吃得起生态食品。

2.服装+康养。服装+康养是轻工业注入康养文化因素,也是第二产业中注入康养文化因素。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温饱到小康国民生活质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吃出健康的同时,人们也有了穿出健康的现实需求。服装+康养主要要求服装用料选用健康环保原料,不用有害健康的原料。此外,还要不断提升服装的审美价值,美观虽然不能直接提升人的健康水平,但可以提升人的自信水平,提升人的自我满意度,从而达到间接促进健康水平提升的目的。

3.住房+康养。住房+康养是建筑业注入康养文化因素,也是第二产业中注入康养文化因素。住房涉及康养因素比较直接,在建筑和装修过程中,都会发生是否绿色环保健康问题。特别是在住房装修方面,由于没有使用环保材料,造成有碍健康事件时有发生,所以住房的康养因素需要重视起来。

4.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应当划入康养产业,达成共识还不能一蹴而就。主要障碍在于心理健康能不能划入康养范畴,心理健康不能等同于身体健康,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又有密切联系,心理不健康能够引发身体不健康,这在医学临床和实际生活中都有很多案例,所以笔者主张,心理咨询业应当纳入康养产业。

5.快餐服务。快餐服务算不算康养产业?很多人认为理所当然,吃饭是保证人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那还不是康养产业!这还真的不能进行简单定义。是不是康养产业,不是快餐服务是否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而是考察清楚能否帮助人的进一步发展,包括促进健康、增长体魄、增长智力等等。快餐服务进入康养产业,应当加上健康考察标准。

三、对黑龙江发展现代康养产业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保健体育旅游业

黑龙江省有五大连池药泉山,那里的康养旅游发展基础雄厚,不仅有国内游客,而且有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际游客,从四面八方赶到药泉山,饮药泉、泡温泉、浴矿泥,晚春到早秋,是一个繁盛的旅游旺季。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康养旅游业,一是延长康养旅游服务周期。在类似五大连池旅游区,开发寒季旅游服务项目,如冬季室内矿泥浴、温泉浴,也可以结合滑雪一起开发,如五大连池滑雪、矿泥游,打出独特旅游项目组合拳,增强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二是实现康养旅游多点开发。黑龙江省各地市、各区县都要寻找、开发独特的康养旅游项目,在当地特色旅游资源项目上下足功夫。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这样就不止一个五大连池,关键是把功夫下足了。三是延长上下游产业链。五大连池已经有矿泉水、矿泥美容产品,尤其是矿泉水,产品畅销,国内市场远销广东、香港等地区,国外市场远销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产品畅销但产品形式单一,进一步开发美容矿泥,解决其保质期限,能够远途运输且长期使用,对此应当加强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五大连池当地还有矿泉豆腐,包括矿泉大豆腐和干豆腐,在当地销量不错,过往游客每天都会带走一些。但还是小作坊生产,小渠道营销,要想办法扩大产品种类,扩大营销渠道,做足延长产业链大文章。

黑龙江冰雪旅游有着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也是最早开展冰雪旅游的省份。但是近年来其他地区竞争激烈,分走大量市场份额。黑龙江要从“大路货”市场模式中突破出来,强调市场独特性、不可复制性,以此巩固老客源、吸引新客源。

(二)大力延长龙药龙食产业链

做大做强做优龙药品牌实现新突破。刺五加、五味子、人参、西洋参、关防风、赤芍、火麻仁、板蓝根、鹿茸是著名“龙九味”药材,《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开发,确实需要加大力度。一是夯实龙药种植业。发展壮大制药业,药材种植是基础,必须夯实基础,严格把关,科学管控,规模生产,实现现代龙药种植生产。二是做好产品深加工,加大产品附加值。龙药不能只卖原料药,除了人参、鹿茸等名贵产品外,产品的附加值主要来自深度开发。三是做好产品营销,营销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广告一种形式。要动员全媒体力量,发挥新媒体优势,用好直播带货这种便捷形式,把龙药品牌推广出去,促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新突破。四是培育壮大本地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医药产品生产开发,用本地药材打造企业名优品牌,抢占国内和国际医药市场份额。

做大做强做优龙食品牌实现新突破。黑龙江粮食、黑龙江山珍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有着较高美誉度。黑龙江粮食五常大米、庆安大米、兴凯湖大米,国内畅销,国际闻名。黑龙江山珍黑木耳、猴头菇、榛蘑、元蘑、松茸也有着不小的美誉度,山珍市场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要进行龙江食材的深度开发、精美生产和个性营销,如鸭稻米,可以研究扩大产量提升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也可以搞个性化定制,像新疆的哈密瓜一样,大米生产实现定制供货,在稻田实行卫星定位,从种植到脱粒全程跟踪,让名优产品卖出好价钱。

(三)大力强化体育旅游器材制造业

黑龙江具备较强的体育器材生产能力,有国内、国际市场名牌产品。代表企业是齐齐哈尔黑龙冰刀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齐齐哈尔冰刀厂,始建于1951 年9 月21 日。工厂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冰上体育器材生产企业,是国家冰刀、冰鞋配套生产的唯一定点厂家。黑龙冰刀曾荣获国家质量金奖,是中国驰名商标,是世界名牌产品。重组的齐齐哈尔黑龙冰刀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传承了“黑龙”品牌。目前黑龙冰刀分为三大系列108个品种,由高、中、低档的速滑刀鞋、花样刀鞋、冰球刀鞋,以及滑雪板、服装、护具、辅具等冰雪体育运动产品组成。像这样的企业要将其做大做强。此外,还要开发未竟领域,如冰壶生产,媒体前些年报道,在黑龙江省找到了冰壶生产的石材,后来就没有下文了。如果这一的报道是真的,就应该将其开发生产出来。冰雪体育旅游,黑龙江有自己的特色,冰雪体育旅游器材开发生产,黑龙江也要有自己的特色。

四、结语

康养产业,是健康养生产业,不仅仅是健康养老产业;养生涵盖各个年龄段,而养老仅仅指60 周岁以上的退休人群。康养产业认知的扩体增容,可将农业种植业、服装生产业、住房建筑业发掘出康养元素,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康养产业新成员,打通产业壁垒,实现康养产业和生态建设全方位对接;将心理咨询业划入康养产业,实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连接;将快餐业列为考察对象,提出快餐服务进入康养产业,应当加上健康考察标准。发展康养产业黑龙江省大有文章可做,应大力发展保健体育旅游业,大力延长龙药龙食产业链,大力强化体育旅游器材制造业。

猜你喜欢
康养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本期导读
推进康养产业党建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小A去旅游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