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在大学体育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2 08:49王瑞麟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7期
关键词:自学教学方式理论

王瑞麟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性格活泼且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大学体育理论教学活动时,如果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课堂上大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会缺少有效的沟通,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大学生会失去对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为有效提高当前大学体育理论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法,通过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推动大学体育理论教学的有效开展。

1 开展大学体育理论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体育理论教学时,依旧采用传统的口述与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大学生在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下只会一味地做笔记,对教师所讲解的理论知识无法深入理解。且只是教师在课堂上源源不断地向大学生输出理论知识,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没有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久而久之大学生就失去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如果只是采取传统、老旧的教学方式开展大学体育理论教学,不仅不利于大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还会降低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2 采用互动教学开展大学体育理论教学课堂的优势

2.1 有利于发挥双主动作用

如果教师在课堂时只要求大学生遵守课堂秩序,没有重视大学生是否对本堂课内容充分掌握,也无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通常较活泼、好动,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只是一个人在课堂上枯燥地为大学生讲解理论知识,那么大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采用互动教学开展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能促进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2.2 有效体现双主导效应

传统的教学课堂一般都是由教师进行主导,大学生在课堂上只负责接收知识。而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虽然也会在课堂上为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也会出现大学生所提出的某一问题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情况,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主导地位进行不停地切换,有效将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2.3 有利于提升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让教师按部就班地为大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让教学效果具有局限性。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采用互动教学,能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大学生所具有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也能推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创新。

3 大学体育理论教学时可以运用的互动教学法类型

3.1 主题探讨法

开展任何一堂课都会围绕某一中心主题,体育理论教学也不例外。在主题环境下开展互动教学,能保证课堂教学内容不出现“跑题”的现象。通常主题探讨式的互动教学开展顺序为:教师抛出主题—对主题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大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和大学生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在前2个环节中,教师占主导地位,中间2个环节则由大学生主导,最后的主题总结环节可以由教师发言也可以邀请大学生发言。这种方法能明确教学主题,大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的深入探讨,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过这种教学方式依旧存在一些缺点,由于组织力度较大,常无法有效控制大学生提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影响教学进度。

3.2 问题归纳法

由大学生提出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由教师为大学生讲解这些问题,最后再对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原理进行归纳总结。通常问题归纳法的互动教学开展顺序为:大学生提出问题—掌握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让大学生能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学习新的知识,具有教学目的性强、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优点,但由于教学时问题较单一,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很容易形成某种固定思维。

3.3 典型案例法

在教学时为大学生展示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大学生利用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剖析,然后教师抓住其中的重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再引出蕴含在其中的理论知识。通常典型案例法的互动教学开展顺序为:为大学生解说相关案例—引导大学生对案例解决案例—对案例进行剖析—学习案例中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环环相扣的特点,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让大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但对体育理论知识来说,教师通常选择典型案例的难度较大,导致大学生不能系统化地学习理论知识。

3.4 情景创设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大学生设置某种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通常情境创设法的互动教学开展顺序为:设置问题—创造教学情景—搭建教学平台—激发大学生积极思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有趣的教学环境能提升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但教师在运用这种方式开展互动教学时,需要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都能积极配合。

3.5 多维思辨法

为大学生提供现有的结论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大学生对结论和方法进行辨别,提出其中不好的地方并对其进行完善,教师还可以设置正反两方,让大学生对具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找到最优答案。通常多维辨思法的互动教学开展顺序为:为大学生讲解理论原理—引导大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正确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带动课堂氛围,大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也能产生深刻印象,但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法时,需要大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且也教师在面对课堂中的新问题时也要具有较强的分析探索能力。

4 互动教学在大学体育理论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步骤

4.1 由教师先对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框架进行编排

教师需要首先让大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要为大学生布置好理论知识的学习框架,采用启发教学的方式,让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容、结构产生宏观了解。通过教师编排的理论知识框架,大学生能通过自学的方式对理论知识教学初步的理解,避免在自学过程中出现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情况。教师在编排理论知识学习框架时,也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和理解,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构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框架。

4.2 大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初步学习

大学生根据教师所编排的理论知识学习框架,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自学,查找、收集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资料,并做好相应的笔记。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初步学习,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大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大学生在不同渠道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能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

4.3 为大学生提供上台讲课的舞台

在大学生自学后,教师在大学体育理论教学时,可以将大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大学生对某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在小组内选定一名主讲人,其他大学生则在主讲人发言完后对其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大学生在对体育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教师对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有所了解,有利于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这种为大学生提供讲课舞台的教学方式,能让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4.4 让大学生之间进行提问和答疑

小组同学对某一体育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通过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提问和答疑的方式,让大学生对该理论知识产生多角度的理解,这种方式能促进大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大学生在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时,如果遇到不能回答的问题也能发现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大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将其记录下来,在之后的讲解中重点向大学生解释。大学生在提问和答疑的过程中,能掌握和巩固体育理论知识的重难点,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竞争意识。

4.5 教师对大学生的发言进行讲评

在完成上述所有环节后,教师要与大学生积极进行沟通交流,要对大学生的讲解给予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讲解的内容提出疑问,引导大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的潜力,还能让教师与大学生之间产生频繁的互动。教师在对大学生的发言进行讲评时,要对大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增加大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4.6 教师对理论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解

大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利用书本或网络对学习理论知识,由于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较少,大学生在自学时常常不能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对这些知识进行补充讲解,加深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教师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补充讲解,能够加深大学生对知识的影响,从而让大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系统、全面的认识。

5 结 语

将互动教学运用于大学体育理论教学中,能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在运用互动教学开展大学体育理论教学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上进行设问、提问、答问等环节,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保证大学体育理论教学在互动教学法的协助下取得应有的效果。

猜你喜欢
自学教学方式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