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以湛江市为例

2021-11-22 12:27陈湛清金敏燕王志威姚朗泉梁佩瑜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20期
关键词:湛江市基础设施电池

陈湛清,金敏燕,王志威,姚朗泉,梁佩瑜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以湛江市为例

陈湛清,金敏燕,王志威,姚朗泉,梁佩瑜

(湛江科技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

当今社会,新能源缺乏和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能源汽车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变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条件。文章通过研究我国广东省湛江市充电设施建设情况,制定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策略,为今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发展方向

引言

2014年我国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重大能源战略思想后,在“十三五”期间开始逐步调整新能源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新能源得到迅速发展;而今“十四五”中又明确提出了加快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在此背景下,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本文以湛江市为例采用调查法和PEST分析法等,科学合理地进行实地调研并分析现今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现状、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1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分析

1.1 全国重点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对于北京市来说,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的效果非常理想,在加油站、停车场、服务区、写字楼以及大型商圈等四周都有公用充电桩,使得新能源充电网络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私人自用领域中,小区居民在各自的停车位上都建设了自用充电桩,使得新能源汽车用户的用电需求得到了满足。随着供电基础设施智能服务平台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充电服务逐渐实现了便捷化和智能化发展。而对于上海市来说,市中心的智能充电终端分布范围比较广,智能充电桩的间距通常为3 km,以保证居民在安全行车的同时减轻对基础充电保障的顾虑,提升新能源车主的幸福感。上海市着力创新技术及运营模式,推动“互联网+充电设施”深度融合,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广州市则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满足便民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规划服务半径在20 km范围内拥有一个大型充电站。在创建充电设施服务体系时,确保其能够迸发市场活力,拥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智能化设置,将广州市打造成为全国充电设施建设的模范,为电动汽车推广夯实基础。

1.2 湛江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充电基础设施对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是重中之重。目前湛江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数量相比上述城市较少,而湛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蓬勃发展,一度形成“车多站少”的情况。其中,湛江市大部分充电基础设施建于中心城区,市区与市郊分布差距大,市区10 km内至少还拥有一个充电基础设施站,而市郊50 km内不一定能拥有一个充电桩,甚至形成“一桩难求”的现象。如今,湛江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给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

1.3 湛江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分布范围不合理

湛江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部分位于市区中心,以行政区划分为主,而中心行政区直属的县、镇、乡很少见,使得有些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数量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也有些地方已经满足了刚性需求。

1.3.2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数量较少

湛江市现已建设的公共充电站数量达到了80多座,而充电桩更是充电站的5倍之多。车桩比例接近20:1,这与国家2020年新能源汽车数量与推广应用城市公共充电桩7:1的比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1.3.3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未能达到行业标准化

新能源汽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新生事物,各品牌商对待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是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没有相应标准可供参考,在制造和研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没有过多的经验,针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设计也会存在着不足和缺陷。目前,湛江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中,大小品牌层出不穷,并没有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标准化、统一化。因此,解决适配性、兼容性、安全性等问题是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关键[1]。

2 发展湛江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具体措施

2.1 建立适应不同充电需求的立体充电服务网络体系

目前湛江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充电桩的数量在市区与城镇之间的分布不合理,市区的充电桩数量远多于城镇郊区的充电桩数量,为此湛江市应坚持市场导向发展充电设施技术路线,利用大数据对湛江各区域的新能源汽车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湛江居民对各地方区域的需求,对湛江市的充电桩分布布局按比例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增加市区充电桩数量的同时,亦要合理适当地增加对城镇地区充电桩数量的建设,缓解部分地区偏僻地区充电难的问题。

2.2 要加大新能源充电桩建设投入,优化配套设施

在2020年,政府就已经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纳入基建范围,要求加快新能源充电桩的建设进度,目前中国有近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全国基础充电设施累计数量168.1万台,车桩比例为3:1,而湛江市车桩比例远低于全国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条件是湛江市政府必须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支持,做好城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鼓励物流、环卫、出租车以及公交车公司等企业发展自身的优势,将停车场改建成为集中充电站,并对外提供有偿充电服务[2]。湛江市新建的路内收费站和公共停车场要增加一定比例的快速充电桩,同时重点关注单独公共快充站建设工作,并将移动储能充电车设置在公共充电网络不完善的区域,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2.3 因城施策,完善充电标准体系

湛江市在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广充电桩,给予科技创新补贴,加大当地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其创新发展能力;充电桩产业的相关建设企业要密切配合,以合资的方式组建运营公司,使各方利益实现最大化。

3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市场前景广阔

3.1.1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与时俱进,对汽车行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积极的转变,优化升级汽车生产结构模式,将汽车制造成本降到最低,使新能源节能减排的要求得以实现,最终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石油资源为不可再生能源,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则减少了石油资源的使用,满足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鼓励人民群众使用新能源汽车,我国将会对使用、新建充电桩的用户给予优惠政策,以此让新能源汽车得到更好的推广使用。

3.1.2 汽车厂商的投入与支持

2020年12月9日,特斯拉计划在上海超级工厂附近投资4 200多万元人民币生产充电桩,并向上海市政府提交了可研报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毛伟明董事长指出,2020年我国新建充换电站2 600座左右,新建充电桩8万个左右,与2019年同期比较,其增长倍数达到了36倍之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增加了充电桩投资比例,与2020年初比较,增长了七成以上;特来电作为充电量和桩量最多的自营充电桩体系,计划2020年与社会资本合伙人联合增加投资数额,并增加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数量,充电桩建设资金得到了大幅度的支持。

3.1.3 自动驾驶新元素的加入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化程度高,而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能量来源就是电力,新能源汽车不用再像传统汽车一样经过油转电的过程,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给整个汽车行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给汽车出行方式和汽车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汽车出行方式的不断改变,带动整个社会形态随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此新能源汽车发展以技术革命的形式存在。

3.2 向绿色低能耗发展

3.2.1 电池技术的突破与完善

在2020年里,众多企业在努力突破与完善电池技术,甚至还宣称将推出“永不自燃”的电池组。在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正式推出自研的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该电池相比传统铁电池,该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等特点,其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了50%(不亚于三元锂电池),整车寿命可达百万公里以上。且石墨烯电池得益于其导电性的优良和三维结构的特殊,可以研发成为“超级快充电池”。在8分钟内可充满80%电量,并能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200~300 km,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池的充电效率和续航能力,并且保证了汽车电池整体的安全性。

3.2.2 环境友好型的动力支持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使用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重量较轻、存储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得到了普遍使用。锂离子电池代替了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使用,满足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向绿色、环保道路发展,且新能源汽车可以充电重复提供动力,充电成本低,与传统汽车油耗相比更经济实惠。

4 结语

在节能降耗共识下,新能源汽车在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新能源汽车发展变得越来越快,同时,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环节。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保持同步,国家出台大量的扶持政策以后,使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的充电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今后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定会取得最佳的成效。

[1] 梁九凤.浅谈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J].科技成果纵横,2020(1):244-244.

[2] 王婉莹.新能源时代的充电桩之殇[J].国企管理,2021(08):16.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Take Zhanjiang City as an Example

CHEN Zhanqing, JIN Minyan, WANG Zhiwei, YAO Langquan, LIANG Peiyu

( Zhan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Zhanjiang 524000 )

In today's society, the lack of new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ve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human being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countries are committed to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d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of Zhan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existing charging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the system puts forward the new energy vehicle supporting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countermeasures.

New energy vehicles;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tatus; Development direction

U469.72

A

1671-7988(2021)20-234-03

U469.72

A

1671-7988(2021)20-234-03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0.061

陈湛清,就读于湛江科技学院。基金项目:“湛江科技学院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021ZKY DCA17)。

猜你喜欢
湛江市基础设施电池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自修复电池技术可延长电池寿命并提高EV性能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湛江市政协领导率队到市文联调研
湛江市文联等三家单位扶贫送温暖
湛江市文联领导慰问德高望重艺术家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