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2021-11-22 15:37安明辉
读与写 2021年17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语文课堂语文

安明辉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大岭镇怀家小学校 吉林 榆树 130414)

中华民族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博大精深,将传统美德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灵至关重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意识到自身责任比其他科目老师的责任更大。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华夏民族灿然文化、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全学生人格,让学生形成高尚的行为和品德,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健康的发展,将传统美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1]

1.语文课堂融入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1.1 集中学生注意力。在现实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单节课堂时间较长,学生可能会存在大脑走私、注意力不集中的正常现象,通过将传统美德融入语文课堂的方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可能会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在语文的教学课本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传统美德教育的材料,课本中的人物、故事很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和阅读兴趣。因此,语文老师应该把传统美德教育包含在课堂教学之中,减少“填充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传统美德教育,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教育上,促进学生高效率地获取语文知识。

1.2 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中华名族传统美德,包含我国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他是我国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民族情感的总和,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保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渗透了许多爱国的人物和故事,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这些具有高尚爱国情怀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渗透在语文课堂中,能够激起学生的报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阶段正处于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到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学正好能够适应教育的发展。道德修养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能够提升学生整体道德素质,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应注重对中国传统美德的教育,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和教学内容去影响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多种多样,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摸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传统美德教育融入语文课堂的建议

2.1 充分的课前准备。在往常传统的语文老师课前教学准备中,可能老师将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对课本知识的传授上,但是在“传统美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老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教学内容上加入对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

在围绕教材进行授课的同时又不仅仅拘泥于教材,应联系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教学课堂。语文老师做好了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也就游刃有余,可以高效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同时加强了对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达到了老师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2.2 融洽的课堂互动。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越在这时候越应该减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交换彼此的想法,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美德,获取语文知识。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采用教学评价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任务展开评价教学,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传递给老师,老师交给学生总结所学的品德与修养以及自身提高了哪些素质的任务,师生之间多多互动,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和全面的发展。

2.3 发挥教师个人魅力。老师本来就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在“传统美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此给予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魅力,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提升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性。例如,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时还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该宽容的时候表现出宽容学生的态度,用积极的自身行为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语文课堂语文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助人为乐的小牛
做人美德
百善孝为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