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情境 灵动小学数学课堂

2021-11-22 00:23⦿吴
小学生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优惠券数学知识创设

⦿吴 磊

数学学科相对其它学科来讲更为单调、抽象,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教师直接的讲解、灌输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一步探究学习。实际上,数学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全面的发展。

一、运用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数学内容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有待学生去挖掘。小学生并没有很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由此,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策略,可以运用生活情境,将学生带入到熟悉的环境中,使数学内容不再陌生无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深入分析数学内容,进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一商场搞开业大酬宾,在商场门口设置了一个大转盘,这一转盘被分成了5份,每份都填写了一个优惠券,只是面值不同。有30元优惠券,有50元优惠券、80元优惠券、100元优惠券,还有200元优惠券。其中30元优惠券占的面积最大,200元优惠券占的面积最小。规定每人只允许转一次。随后,人们开始转这一转盘。最后发现大部分人得到了30元的优惠券,只有一小部分人得到了200元优惠券。学生也通过观看这一熟悉的生活小视频,对“可能性”这一数学概念有了很好的认识,并主动地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创设趣味生活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打开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促使学生体验学习。

二、引入生活元素,促进学生有效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简单,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难以让学生消化理解。作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抽象内容具体化,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而很多数学知识的来源是我们的生活,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一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生活元素,让学生可以借助一些熟悉的生活元素,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入、全面地认识,并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实现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千克与克”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这一数学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中引入了一些称量工具,有托盘天平,有电子秤,将这些工具教给学生。让学生称物体的重量,更好地感知克和千克。如有学生利用电子秤称量出一根粉笔的质量大致为15克,从而很好地体验到15克的意义。学生就这样在教师营造的实际操作情境中,对这些数学概念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

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生活元素,为学生营造熟悉的学习环境,打破讲授、灌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好的自我体验,强化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三、巧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练习枯燥无趣,尤其是一些计算练习,学生大多都在被动的机械练习,以至于练习效果并不佳。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可见练习的重要性。由此,教师需要适当地更新练习方式。作为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入手,将这些枯燥的数学练习融于学生的生活中,引导学生运用课上所学的一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教师在和学生们学习了小数乘法的内容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练习,为学生布置了一个有趣的数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课下帮家长去超市买些生活物品。学生们对教师布置的这一数学作业非常感兴趣,并都非常主动地参与其中。有学生帮妈妈买菜,来到超市后,发现西红柿2.5元每斤,芹菜3.6元每斤。最后,他买了2斤西红柿,3斤芹菜。并主动地计算其最后的价钱。想到2斤西红柿将花费2.5×2=5(元),3斤芹菜花费3.6×3=10.8(元),这样共花费5+10.8=15.8(元)。学生们就这样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计算,并很好地完成了计算练习。

数学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计算练习,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并主动地帮助妈妈买菜,从中感受到很大的成就感,同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之,生活情境的有效创设,成功地活跃了学习氛围,打破了传统讲授方式,将学生放在了首位。同时,知识与生活相连,帮助学生将内容简单化、具体化,更利于分析思考。同时,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促使学生有效参与,更好地体验,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优惠券数学知识创设
优惠券套路,多不多
淘宝直播优惠券怎么设置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电子时代的新节俭生活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日假麦当劳券疑为中国造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