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1-11-22 15:37马晓兰
读与写 2021年17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内容数学

马晓兰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新领域,但是他们又缺乏自制力,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在一件事上,再加上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当前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难以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影响了教学效果。而构建数学趣味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1.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现状

虽然新课改已推行了很长时间,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难以消除,所以在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时很容易形成两个极端:一种是打着构建趣味课堂的称号,依然奉行应试教育模式,老师依然是绝对的课堂主宰,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也没有参与感。这样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趣味数学课堂也流于形式。另外就是老师对趣味课堂的解读存在误差,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构建趣味课堂上,忽视了教学效果,效果适得其反[2]。这两种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形式都是不可取的,老师应合理把握教学的进度,根据教学内容构建数学趣味课堂,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研究

2.1 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趣味课堂应该是充满情趣、充满欢乐、充满创造力的教学过程。因此,要想构建趣味课堂,老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在构建趣味课堂时,老师才是真正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使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老师要求学”转变为“学生主动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老师改变教学观念后,老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引导者,能够和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答疑解惑。如此,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大大加强,也因此能够改善师生关系。并且,在和谐师生关系下,数学教学任务能够更加有效开展。

2.2 创新趣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当前,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享受乐趣时学习知识。

小学低段数学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说认识数字,会比较数字,认识物体等等,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生动地展示各个数字、通过动画中小朋友或小动物的活动来比较数字或认识物体,这样的教学使单调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动画是低段小学生接触最多、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因此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人的天性,小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喜欢游戏喜欢玩耍,所以老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扑克牌玩“24点”游戏,老师随机抽四张扑克牌,学生随意用加减乘除进行计算,看谁能最快算出24点。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快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而且,这样的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类似的趣味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任务教学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小组合作学习等等。老师不能盲目构建趣味课堂,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以便达到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效果。

2.3 完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除了构建趣味课堂,老师还应完善评价机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固然值得表扬,但那些学习成绩稍差却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的学生更要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认同,感受努力带来收获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定追求成功的信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因此老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构建趣味课堂,通过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内容数学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午睡的趣味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