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2021-11-22 03:14朱明清
小学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故事书魅力写作能力

⦿朱明清

运用文字艺术将思想进行表达是写作的基本形式,是语文素养的体现。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练就。同时,科学的引导也是奠定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指引学生由表及里的观察生活现象

表象就只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倘若经过大脑加工变成了主观感想,由表及里的思考[1]。以二年级上册《雪孩子》这篇童话故事为例,课文讲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共同堆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但是快乐的时刻总是很短暂,雪孩子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最后自己被火烤化了,它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丽的白云的故事。因此老师在上这堂课时,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勾唤出学生们在雪中愉快回忆,让他们用语言描述表达当时的情感。与此同时,老师不忘顺道对学生进行夸赞,提高学生发言信心,让其敢于说出感想。老师正在学生回顾雪的世界时,在一旁阅读此文章,让学生在自己的思想境界遨游,大脑如电脑般幻想画面,让学生充分理解文字,感悟文字的生动、魅力。之后便以富含语境的句子作为例句,要求同学进行仿写。

在学生对《雪孩子》有所了解后,给出任务:让学生放学回家路上不要只顾着回家,而是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抬头仰望天空,观看白云的千变万化……在学生细细品尝之后的课堂上,请学生口头阐述其感觉,分享各自内心的感受,使其养成观察生活,由表及里、思考内象的能力。

二、奠定学生所思即所写的写作习惯养成

习惯是逐步养成的,养成后习惯不容易改变,且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小培养。写作也是一种习惯,写作习惯的开端就是写日记,将日常生活用文字表达,这种生活中的点滴记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让学生自愿去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强制学生、不固定学生日记内容,日记不算课后作业,算是每日随笔,因为老师的强硬态度容易让学生厌烦写作。由此,老师应该细心引导,引导学生所思即所写[2],不框定形式、限制字数。让其尽情畅想、天马行空。

此外教师不应以老师角色,应以朋友、亲人角色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在征求学生同意情况下阅读并批改学生日记,也可以通过批注方式同学生私底下交流,分享生活中遇到的趣事。比在学《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可以问问同学们的旅游经历,旅游时有没有也写日记,如果没有,能回顾着写一篇吗?如果有,可以问问是否可以分享给同学们观赏。这样,在一日一日的积累中、同学之间的探讨分享,既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逐步养成了学生的写作习惯。

三、引导学生感受文字魅力与文字表达

小学生终归由于年龄小,见识较少,对文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文字在文章中的运用显得简单、不成熟,时常还运用出错。因此教师需要细心引导,注重日常文字释意讲解,教导学生文字运用方法,让学生准确运用文字,感受文字魅力。此外,还需教导学生逻辑思考能力,清晰表达自我感想,描述思想内容。在能清楚表达想法之后,老师可以列出由同一句话转化的几个不同形式的句子,让同学们读一读,感受句子情感表达的不同,让学生理解情感的强度变化。让学生学会句式转变和用修辞手法,将文字运用得散发出别样的魅力。

小学阶段仍属于儿童阶段,所谓儿童,就是对世间万物充满问号[3],然而学会欣赏是小学生阅读的一个难点,但是例外的是一本小小的故事书就能够使其沉浸其中。故事书中的文字也具有无穷大的魅力,故事书中的文字运用会在学生阅读时进行渗透,潜移默化中学生就将一个词、一句话的表达学会。通常小学生的文字储备较少,难免对于故事书中的一些生词、生字不懂,这时,有声读物或者家长的朗诵会非常有帮助。老师也可趁机鼓励学生多提问,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未知内容。此外,教师可以请学生对自己看过的故事书用写作方式将其描述出来,并分享给同学老师。老师同学共同探讨文章是否有魅力,能吸引学生去读文章中所描述的故事书。这样激励着学生主动阅读,使得学生不仅视野开阔了,连文字运用也会更加到位。

总之,应对学生写作问题老师应细心,细微之处见成败。在写作素材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学会将生活素材经过大脑思考后转化为感悟,学会正确使用文字将生活素材进行润色、打磨,这样一篇好的文章就大功告成了。

猜你喜欢
故事书魅力写作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小松鼠的故事书
天边的故事书
Little Bean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小松鼠的故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