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大放异彩

2021-11-22 03:14张晓弟
小学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学生教学模式游戏

⦿张晓弟

游戏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伴随着教育改革应用而生。相比较传统语文课上的教授模式,游戏化教学更贴切学生心理,寓教于学,将趣味性融入学习。由于是游戏模式的授课方式,可以使同学们更加活跃的加入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如临其境,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将游戏化教学方式合理使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是小学语文教师考虑的重要内容。

一、利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与课堂的影响,教师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不断给学生教授知识点,让学生们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但学生的理解体悟能力有限,长篇大论的说教往往有时让学生并不能理解,更会让学生感到无聊枯燥,对语文课堂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避免了学生对课堂的无趣心理,使课堂更加愉悦轻松。

例如,在教学《找春天》一文时,传统教学通常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通过图片告诉学生什么是春天,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容易上课走神,心思没在课堂。但游戏化教学不同,教师可以让班级同学亲身感受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教师可以安排班级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到花园,自己感受春天,享受和煦春风的吹拂,营造一个活跃的户外课堂氛围,之后通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感触,如: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是什么颜色的?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加强同学们对课文《找春天》的理解体会。有学生会觉得春天是树木的绿色,也有觉得是天空的蓝色等。这样和谐有趣又可以亲近自然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更大程度上地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给教学课堂带来更多欢乐。避免了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沉闷、死板,学生无法充分吸收课堂知识的弊端。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得小学生激发个人能力,寻找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动性。

二、利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营造语文课堂活跃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老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情境、使用游戏营造活跃氛围、利用游戏深化课堂内容和利用游戏提高阅读能力将游戏化教学带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们在有趣且放松的情况下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进而激发学生们的更大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小壁虎借尾巴》时,由于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有局限,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思考的拓展和对文章情绪情感的把握。但游戏化教学弥补了这一缺陷。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如壁虎、小鱼、老黄牛和燕子等,让同学们通过对角色的理解与演出,进一步理解故事,还可通过游戏加强同学间的交往和合作。学生们理解了故事,再由老师循循善诱让同学们表达小壁虎为什么不需要借尾巴,以及文章作者想向学生们表达什么。通过这样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课堂上的游戏教学模式不仅让小学生们“动”了起来,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一举多得,实现了课堂教育的目标。

三、利用游戏化课堂模式加深理解语文课堂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育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意义诸多。这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能够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帮助小学生去除心理上对老师的畏惧感觉,有利于小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有趣的游戏情节可以获得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小学生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讲授《咏鹅》时,老师可以通过课堂上做游戏的方式、绘画的方式,帮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作者当时看到的情景。对于喜欢表演的同学们,让他们模仿鹅在水中玩耍的样子;对于喜欢画画的学生们,让他们将诗中描写的情景用画笔展示出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诗中内容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再如《乌鸦喝水》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测乌鸦是如何喝水的,帮助学生扮演乌鸦,让学生想办法喝出瓶中的水,告诉学生要怎么做,让学生表演示范。这样一来,大大加深了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合作。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参与者,不断沟通,减少师生隔阂,减少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

四、结语

游戏化教学模式现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游戏化教学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教师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建造和谐有趣的教学模式、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教师应不断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小学生教学模式游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是小学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