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与历史

2021-11-23 12:32蔡春艳李建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6期
关键词:体操体育课程

蔡春艳 李建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1 研究背景

近代时期,教会大学的体育活动十分兴盛,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启蒙、社会体育的引领、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历史表明,东吴大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在华东地区贡献巨大。那么,东吴大学的体育课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具有怎样的特色?又是如何发展、完善的?其对东吴大学的体育发展,对中国近代教会学校乃至公立学校的体育发展产生了哪些启示?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因此,该文旨在探讨东吴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对当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东吴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

第一,关于时间。课题的研究范畴为晚清至1949年。在我国历史学的分期中,中国近、现代史的范畴为1840—1949 年,其中以1911 年为近代和现代的分界。但是根据体育本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将中国近代体育史的范畴划分为1840—1949年。该文采用中国体育史学界的划分方法,故与史学的分期存在差异。在叙述中,有涉及历史学中现代史的地方,一般也称为“近代”。该文属于中国近代体育史范畴。

第二,关于东吴大学的典型性。东吴大学是中国近代建立较早、发展较好的教会学校,并且其体育课程的发展基本没有间断,对中国近代高等学校体育乃至竞技体育的发展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该文旨在探讨东吴大学一校的体育课程发展以及近代教会学校体育课程的特点与影响,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全貌。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中国知网上关于体育课程发展的相关文章,以及敬文图书馆中有关东吴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书籍、报纸是该文的主要资料来源。

2.2.2 逻辑分析与归纳法

通过阅读文献资料,结合东吴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分析思考,辩证统一,做到立论扎实,更好地为该研究服务。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东吴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

3.1.1 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模式的初步成型(1900—1910年)

(1)近代西方体育在各级学校的推行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在残酷的历史现实面前,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不得不醒悟,要求各地官员积极讨论国家改革措施[3]。在1901 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主张废除科举,兴办学校,颁布并实施了新的学术制度,并于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次年,再颁布“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从此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地位得到确认,体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达成共识。

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对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它在学校体育上的意义在于,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均要开设体育课程,课程称为“体操科”,并对课程的教学时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场地设施等做了相应的规定。例如,教学时数规定小学堂每周3学时,中学堂每周2学时,大学堂每周3学时;教学目标上,小学堂提出的要求是“其要义在使儿童身体活动,发育均齐,矫正其恶习,流动其气血,鼓舞其精神”。

在教学内容上,小学安排“有益之运动及游戏”;中学阶段,主要有“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其普通体操先教以准备法、矫正法、徒手哑铃等体操,再进则教以球杆、棍棒等体操”。章程对大学堂的体操科教授内容也是“普通体操、兵式体操”两种。

为了保障学校体操科教学的顺利进行,清政府还专门颁布了《操场规则》[4],其中共有7项内容:第一,操场当一律整齐,不得嬉笑私语、大声咳嗽、蹲坐自由;第二,操场器械各有定所,不得任意移动毁坏;第三,服用物如眼镜、荷包等件,不得带入操场;第四,操帽衣裤,下场后即须一律更换,收置整齐;第五,学生值操期,不得借故请假不到,排班定后不得擅自妄动出班;第六,学生不值操期旁视者,应一律整立,均着学堂制服;第七,操场一切均听教习号令,仍随时受监学纠正。在《奏定学堂章程》中确立的中国近代教育制度,使体育在中国学校普遍实施,有法律支持。但是由于当时的体育课教学更多偏重兵式体操的训练,如“立正、稍息、齐步走”之类的军事体操,虽然对学生的身体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体育课形式上的呆板、枯燥和千篇一律,更多地影响了体育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近代西方体育对中国的学校体育发展留下了一定的隐患。

(2)学校体育活动在教会学校的开展

教会学校是指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教会以培养为教会服务的牧师、教师和在中国经营企业的服务人员为目的创办的各级学校。其中,东吴大学是1900 年由林乐知创办的上海中西书院和美国教会在苏州创办的博习书院、中西书院合并组成。

在教会学校中,一般不开设正规的体育课,但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机会,推行“强迫体育”运动,并主要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在东吴大学,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一到,所有的教室、图书馆、寝室和食堂门全部关闭,学生一律被赶到操场。操场上设有若干个体育活动点,例如网球、足球、田径、排球等。每个活动点上配有体育指导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愿和爱好,任意选择体育活动点,并随时可以得到体育指导员的帮助。在教授白约瑟牧师的指导下,学生使用哑铃和印度体操进行身体锻炼。

当时的教会学校为了适应本土的发展,与本土教育措施相吻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因为典型的中国士大夫身体较弱,容易得病。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经常锻炼能使身体充满活力、不易生病而且有益于思想敏锐。所以政府提出通过体育教育来改变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形成尚武、习武的社会风气。在广泛开展近代西方体育活动的同时,也鼓励兵操训练。东吴大学聘请美国教官罗格思,其从1903年到1910年一直带领东吴大学的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在他带领下,学生纪律严明。在此期间还培育出有才干的学生,由四个连组成一个营。连与连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表现出才干的学生可以从班长提升到连长。这样,教官不在时就可以很好地履行职务。

据考证,东吴大学于1903年便成立了“健身会”“足球队”“网球队”等组织。

因此,在1900年至1910年期间东吴大学的体育课程与《奏定学堂章程》章程规定的体育课程不同,可以归纳为教育理念和形式上的两点特征。第一,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东吴大学没有开设正规的体育课,但初步形成,在课外活动时间,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第二,学生养成良好的休闲娱乐方式。在教会学校一般认为,体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因此对学生的教育都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为主。在此期间,东吴大学的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模式也初步形成。

3.1.2 学校体育初步课程化(1910—1920年)

(1)体育人才的培养

1920年初,第一位专职体育教师聂显来到中国,成为东吴大学体育教育主任,负责教学。而数学和化学系的司马德和龚士承担大部分的训练任务。在他们的协调配合下,不仅体育比赛顺利发展,而且还发展了一套规范的体育课程。

在体育运动尤其是在足球和径赛方面,东吴大学造就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如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东吴大学学生张信孚、卢颂恩分别取得了120yd 高栏比赛第二名和田径五项全能第二名;1923年,在上海圣约翰召开的第三届田径运动会上,东吴大学学生梁官松、胡维岳、刘崇恩蝉联冠军;1930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运动会上,东吴大学学生程金冠获得了200m低栏冠军。

东吴大学体育训练在司马德和龚士的带领下,有如此显著的效果,都得益于他们机智和耐心的训练手段。而一般急于求成者一定会采用严格的训练手段。在《东吴大学》一书中这样描述:“每当司马德和龚士看到学生有急于求成的做法时,他们就非常生气。”但在这里用耐心和宽容的做法让刚接触体育的学生逐渐进入运动员的角色效果则更好。有着运动传统和坚信锻炼健身的西方人,屡屡试图以不受欢迎的方式将新的东西移植于一种旧文化,确实也是一种勇气。事实也证明他们的训练方法确实有效。

(2)学校体育课程的初步建构

东吴大学与其他教会学校一起发展了早晨健身操,并将4 年的体操课程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在体育课程中加入足球和篮球。加入足球主要因为,学生童年时期擅长脚踢毽子,可以轻松地将这一技巧转化为足球技巧。但篮球就不同,在《东吴大学》中这样描述:“在早期的篮球实践课上,一个有名的足球运动员甚至不能将篮球推到篮板那么高,因为他从未发展锻炼好他的手臂功能。”手臂肌肉较弱在体操课上也能表现出来。在体操设立之后,一系列的毕业测试就设立起来,在体操课上学生无法将自己支撑在移动环上,更别说单手进行了。这也表明当时学生的手臂力量不足,所以他们对待体操课的态度较消极。但这就要循序渐进地去锻炼和强化他们的肌肉,需要诱导和鼓励学生,并使他们对体操保持热情。

在发展的一套规范的体育课程中,体育训练是有限的,还有一部分游戏时间。运动课程表中列入了篮球、排球和网球。同时在体育课程中还进行了新的尝试,就是将棒球也列入其中。但可能因为技巧方面的不足,棒球在学生中并不受欢迎。

东吴大学的体育活动逐渐课程化,学校的运动场地也应跟上步伐。虽然建了一个半开放式价格低廉的体育馆,但对户外运动来讲,它提供了一个好的篮球和体操运动场地,有效地增进了教学和校内外体育活动。

3.1.3 体育课程的体系化(1920—1930年)

(1)体育课程的完善

有人认为,学校教授课程,很难增加体操部门的教学时间,凡任何处理学校工作的人员都应该赶时间,引导学生到课外进行各种有益的运动[5]。在课内,体育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课外体育课程也积极响应。随着校际体育比赛项目的增多,东吴大学体育部门也对较弱的项目给予同等的关注,鼓励学生也积极参加不擅长的运动,并从运动项目中获得乐趣。这也是为了告诉学生不要将输赢看得太重,而是将体育精神放在首要位置。

体育馆的建设使开展许多活动也成为可能。东吴大学逐渐建立了各种运动组织,开展了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例如,东吴大学举办了第一次篮球锦标赛,众多学生代表队积极参加。此次比赛不仅提高了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热情,而且在体育精神以及培养合格的体育比赛官员等方面都对华东地区作出了贡献。

在东吴大学的积极响应下,“华东八大学体育联合会”于1920年成立,其也被称为“东方八大学体育联合会”。该运动协会是8所学校组成的管理机构,最初由司马德和龚士担任该协会的主席,聂显担任秘书。该协会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校外竞赛的发展,也使得东吴大学体育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2)体育师资培养的专门化

东吴大学在体育竞赛和体育教学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但不足之处在于体育教师教学法的不规范及体育课程内容的单一[6],这些早就引起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不满,所以建立体育学院培养专门的体育人才满足教育的需求迫在眉睫。

在格雷博士的努力下,1924年秋,东吴大学建立了体育学院,成立了体育专修科。聂显担任第一任院长。体育学院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学校体育从此朝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7]。

在当时,各个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够规范和统一,师资和办学经费也得不到保证[8],但仍培养了一批体育师资和体育专门人才,为推行新体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初步满足了该地区的体育人才的需求。

东吴大学体育学院在培养体育人才的过程中,还加强了对体育教学法的探索,如个人教学法、整体教学法。

3.4 体育课程的军事化(1937—1949年)

1938 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对体育进行了统一管理。主张进行“体育军事化”的原因在于学生体质的下降,如在报考军校的青年学生中,身体合格者不到10%。另外,1937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六年应征壮丁结果,虽一再降低及格标准,不及格者仍占五分之三以上”,这也反映了学生体质的下降,所以在学校体育中不得不实行军事化体育。

1937—1945年,这段时间是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艰难发展阶段。由于战争的影响,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量学校不得不进行内迁。面对这样的局势,广大师生并未放弃体育活动,他们充分发挥创造力,自制简单的器材设施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度过了艰难时期。

4 结语

鸦片战争之后基督教传教士将新思想文化、先进的体育运动传入中国。体育运动在教会中积极开展,在东吴大学也是如此。这对近代中国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有促进作用。东吴大学积极引进西方运动项目并开展运动项目。篮球锦标赛在中国的开展,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更多的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同时。体育课程中也促进了合格的体育比赛官员的培养。体育课程中加入田径、足球、网球、篮球和棒球,并且还积极地举办运动会,不仅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东吴大学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擅长的运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对华东地区的学校教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体操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我们的“体育梦”
头脑体操
头脑体操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