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先天缺失上颌侧切牙的临床效果

2021-11-23 14:33李学智郝亚柯林茜茜刘静雅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切牙义齿上颌

李学智,郝亚柯,林茜茜,刘静雅(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先天缺失牙(congenital missing incisors)属于临床口腔科常见口腔畸形,在形成过程中指牙胚未能完全发育及形成的牙,即发育性的一颗或多颗牙缺失,正常人群发病率约为3.5%-6.5%;其中先天缺失上颌侧切牙(congenital missing 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s)的发病率约为1%-3%[1-2]。目前,先天性缺失牙的病因尚未明确,多考虑与基因遗传等相关,局部组织感染所导致的牙胚发育不良,也可能是阻碍牙齿形成的关键因素[3]。先天缺失牙的临床传统治疗,以安装活动义齿为主;但是,对于牙槽条件较差,或固位力不佳的患者而言,此方法的临床效果欠佳[4]。近年来,随着临床理念及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种植义齿技术凭借稳固性好、功能性强及美观等优点,在口腔领域被广泛关注与应用[5]。义齿种植对临近牙齿不会产生损伤,且对颌骨具有良好的生理性刺激作用[6]。义齿种植前应先给予畸形矫正,扩大种植手术范围,创造良好手术条件;正畸患者中同时存在先天缺失上颌侧切牙者比例高达3.6%左右[7]。本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先天缺失上颌侧切牙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正畸治疗与种植治疗结合应用,在提高义齿稳定程度及修复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改善牙齿功能性及美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98例先天缺失上颌侧切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按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15-29岁,平均年龄(21.69±4.28)岁;缺失数量1-6颗,平均缺失数量(3.15±1.26)颗。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16-30岁,平均年龄(22.15±4.03)岁;缺失数量1-6颗,平均缺失数量(3.08±1.37)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牙齿缺失数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先天缺失上颌侧切牙的相关诊断标准[7],且伴有明显的牙齿倾斜、扭转,排列不齐及错位等症状;②符合牙齿种植及正畸治疗适应证,且口腔卫生状况良好;③活动义齿安装后不能满足需要,或义齿固定性、咬合力差者;④年龄15-30岁。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牙龈、牙周等口腔疾病者或严重感染者;②牙体种植区宽度及高度不满足种植要求者;③伴有唇腭裂病史或Down's综合征等全身系统性疾病者;④后天性牙齿缺损者及存在恒牙拔牙史者;⑤严重脑、肺、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存在其他手术禁忌证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口腔检查,检查并记录缺牙、牙错位、偏斜情况,余牙情况及周围组织状态;并根据患者全口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分析结果,及患者主诉情况制定个性化种植实施方案,随访一年。

1.3.1 对照组 给予义齿种植治疗。做牙槽嵴顶切口,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义齿,矫治器固定4个月;待种植体稳定后,给予种植义齿烤瓷冠永久修复,矫治器固定2个月。

1.3.2 观察组 首先给予正畸治疗,纠正牙齿咬合关系,调整余牙位置及轴向,为义齿种植创造有利条件,正畸治疗周期为3-12个月,在此基础上给予义齿种植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1.4 评价标准

1.4.1 临床疗效评价[8]①痊愈:牙列排列整齐,咬合紧密,咀嚼及语言功能彻底恢复;②显效:牙列排列整齐,咬合紧密,咀嚼及语言功能基本恢复;③有效:牙列排列较整齐,咬合存在轻微间隙,咀嚼及语言功能有所改善;④无效:牙列排列及咬合、咀嚼及语言功能等均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咀嚼及语言功能评分 对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进行评分,总分12分,分值越高,咀嚼及语言功能越好。

1.4.3 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咬合异常、邻牙倾倒、对侧邻牙伸长及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Tes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上升,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49) 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5±0.48 9.08±1.25* 5.56±0.97 9.72±1.49*对照组 4.41±0.50 7.64±1.13* 5.63±1.02 7.85±1.33*t-0.606 5.982 -0.348 6.554 P 0.546 0.000 0.729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先天缺失牙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牙颌畸形疾病,好发于牙齿发育早期;临床中若不及时给予修复治疗,极易造成患者缺牙间隙缩小、邻牙倾倒、对侧邻牙伸长等并发症状,既影响牙齿美观,又影响牙齿咬合、咀嚼及语言正常功能等[9]。上颌侧切牙是恒牙先天缺失较为常见的牙位之一;数据显示,先天缺失上颌侧切牙的发病率,占所有先天缺失恒牙的11.4%[10]。先天缺失上颌侧切牙的患者,临床中容易发生中切牙及尖牙扭转漂移、中线偏移、覆盖过小及前牙区间隙等严重口腔问题,患者表现为牙齿咬合力下降,咀嚼功能障碍,语言功能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1]。

种植修复是临床修复缺失牙的常用处理方法,在对牙列完整性、功能性及美学性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长期效果,且对邻牙不产生损伤作用。因此,临床对于先天缺失上颌侧切牙的患者治疗,建议以种植修复为主要方法[12]。牙体种植技术将人工合成材料制作的种植体手术植入患者牙体组织,以植入骨组织内部的下部结构为基础,得到骨组织支持固定,最终连接牙齿修复体上[13]。研究发现,牙齿发育部位的异常发育可能会不同程度影响种植修复效果;因此,在义齿种植修复之前,给予正畸辅助治疗,使牙列排列整齐,集中或重新分配牙弓内的散在间隙,调整牙齿中线,保持余牙咬合能力,充分改善患者口腔条件,为义齿种植打下良好基础,以确保患者修复后的咬合功能及美观效果[14]。

本研究对照组给予单纯义齿种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先畸形正畸治疗后,给予义齿种植。结果显示,观察组整体临床疗效及临床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咬合异常、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先天缺失上颌侧切牙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避免对邻近牙齿的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咀嚼及语言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正畸治疗可以咀嚼力随牙体长轴传递,为修复牙体固定提供潜力,确保种植体周围组织稳定,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咀嚼及语言正常功能。正畸治疗关闭缺牙间隙,可有效避免长期缺牙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及对颌骨发育的影响,同时有效避免修复体对牙周组织的刺激作用,促进牙周健康生长[15]。正畸治疗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正畸治疗应同时纠正种植体两侧邻牙牙根方向,使其相互平行或分散,保证种植体顺利植入;中切牙和尖牙间需开辟至少6mm的间隙,以保证种植体至少离开邻牙牙根1mm的安全距离[16]。第二,选择适宜的牙体种植及正畸时机,由于面部生长及恒牙萌出的因素,种植修复适合年龄应在15岁之后;青少年正畸治疗后应密切监控切牙及尖牙牙根,避免复发,保证后期种植效果[17]。

综上所述,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先天缺失上颌侧切牙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增加牙齿修复间隙,改善牙齿咬合能力,提高牙体种植成功率,恢复患者咀嚼及语言功能,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切牙义齿上颌
CBCT分析上颌磨牙牙根及其牙槽嵴顶与上颌窦底壁的位置关系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锥形束CT诊断上颌窦内病变的发生率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