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肺癌化疗老年患者减毒增效的作用分析

2021-11-23 14:33程典文李劲吴幸谕吴成焱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吉非苦参复方

程典文,李劲,吴幸谕,吴成焱(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500)

肺癌是肿瘤科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生主要与大气污染、吸烟、遗传、职业、既往肺部慢性感染、电离辐射及环境接触等因素有关,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发病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初诊时发生远处转移的概率较高,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1]。临床对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患者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机会,需要给予化疗来控制病情进展,但化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大,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不良反应,增加其心理压力与生理痛苦,需要通过中药辅助治疗来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2]。对肺癌患者实施化疗之后可将增生且活跃的肿瘤细胞有效杀灭,但也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与正常的组织细胞造成严重损害,且长时间化疗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系统毒副反应,其中以消化道反应与骨髓抑制最为常见,不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需要在化疗的基础上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来提高患者机体的耐受性[3]。本次研究对中晚期肺癌化疗老年患者采用吉非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将2019年2月-2020年10月接受化疗的中晚期肺癌老年患者60例进行观察,随机分组之后观察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70岁,均值(62.65±3.35)岁;肿瘤类型:15例鳞癌,14例腺癌,1例腺鳞癌。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56岁,最大71岁,均值(63.75±3.25)岁;肿瘤类型:16例鳞癌,13例腺癌,1例腺鳞癌。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均经支气管镜与CT等检查确诊为中晚期肺癌;②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均具有较高的依从性;④入院前均未接受放化疗治疗;⑤预计生存期均在3个月以上;⑥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对化疗不耐受者;④合并全身感染者;⑤存在恶性肿瘤者;⑥存在精神障碍者;⑦均无治疗药物过敏现象;⑧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常规放化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治疗 第一天为患者静脉滴注紫杉醇注射液,135mg/m2。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75mg/m2,以21天为一周期,每周期治疗1次,共治疗2次。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吉非替尼片,1片/次,1次/d,共治疗6周。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取12ml本品与200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之后静脉滴注,1次/d,共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近期疗效中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等症状消失,经影像学检查病灶完全消失且无复发为完全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等症状明显好转,经影像学检查病灶缩小50%以上为部分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等症状逐渐好转,经影像学检查病灶增加25%以下为稳定;患者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等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经影像学检查病灶增加25%以上为进展[4]。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及一般健康状况8项,每项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研究数据的软件为SPSS22.0,计量资料的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方式为χ2检验。数据之间存在差异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两组之间近期疗效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n(%)]

2.2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 两组之间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注:*表示两组之间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组之间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n=30) 时间 中性粒细胞(×109/L) 血小板(×109/L) 血红蛋白(g/L) 白细胞水平(×109/L)对照组 治疗前 4.66±0.52 206.49±22.78 110.54±12.32 6.99±0.72治疗后 1.73±0.19 116.42±13.39 78.91±9.04 3.23±0.35观察组 治疗前 4.63±0.52 206.68±22.84 110.22±12.75 6.91±0.74治疗后 2.56±0.26 127.32±14.25 85.45±9.61 4.38±0.48 t* - 0.223 0.032 0.099 0.424 P* - 0.824 0.974 0.922 0.673 t# - 14.117 3.053 2.715 10.603 P# - 0.001 0.003 0.009 0.001

2.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之间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数 生理职能 生理功能 活力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一般健康状况对照组 30 84.39±5.02 88.21±4.87 89.38±5.47 89.91±4.82 83.77±4.73 80.77±8.32 83.72±5.40 84.95±5.42观察组 30 89.41±7.92 91.77±4.63 93.34±5.96 95.48±4.91 86.73±4.20 88.35±4.72 87.77±5.83 89.22±4.34 t - 2.932 2.902 2.681 4.434 2.563 4.340 2.791 3.368 P - 0.005 0.005 0.010 0.001 0.013 0.001 0.007 0.001组别 例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3/3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4/3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加,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健康危害较大,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多与长期吸烟、环境因素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患者生存质量有严重影响[6]。中晚期肺癌患者症状表现存在差异,主要与侵犯的组织结构及肿瘤位置及大小等因素有关,若肿瘤侵犯至胸壁会引起胸痛,侵犯至胸膜会引起胸腔积液,若出现心包转移会引起胸闷憋喘,脑转移会引起头痛,侵犯至大血管会引起面颈部与上肢肿胀等,化疗虽可控制病情,但副作用较强,患者的依从性较低[7]。靶向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型技术,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8]。

临床治疗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为TP化疗方案,经过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不利于生存质量的提高,老年患者与其他患者的生存期之间存在差异,对老年人群的治疗关键在于提高生存质量[9]。老年人多合并基础性疾病,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并且存在较多器质性疾病,用药之后药物的排泄速度与患者的新陈代谢速度均较慢,最终会导致药物毒性在体内积蓄,对其健康有不利影响[10]。吉非替尼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预防血管的生成,加快肿瘤细胞的凋亡速度[11]。吉非替尼在不适合化疗与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中尤其适用,交替化疗的方式可取得更佳的疗效[12]。复方苦参注射液属于纯中药制剂,主要是将苦参、白土苓与冰醋酸、聚山梨酯80及氢氧化钠等辅料进行提炼而成,主要功效为散结止痛、清热利湿及凉血解毒,苦参碱是苦参的主要成分,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对多种恶性肿瘤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加快癌细胞的凋亡速度,增强患者机体抵抗癌细胞的能力,使得恶性肿瘤的病灶不断缩小或者稳定,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用药治疗可缓解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效果[14]。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化疗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吉非替尼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用药可提高抗癌效果,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减轻应激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15]。

综上所述,在对接受化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可提升疗效,减轻毒性,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吉非苦参复方
苦参可缓解帕金森病症状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苦参及其提取液中的重金属污染分析及其初步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