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诺贝特片联合双环醇片对NAFLD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11-23 14:33陈智成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河南周口45005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双环贝特肝功能

陈智成(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河南 周口 450052)

NAFLD指的是除了酒精以外的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主要表现为乏力、肝区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以及体重超重、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症状。NAFLD的发生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2],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NAFLD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并且对人类健康危害也不断地增加,NAFLD的治疗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一个新挑战,NAFLD的药物治疗以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为主,旨在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状况[3]。基于此,本文就联合使用非诺贝特片与双环醇片治疗NAFLD对患者肝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NAFLD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4.19±3.64)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12±1.47)年;体质指数(BMI)20.83-30.87kg/m2,平均BMI为(25.34±2.27)kg/m2。观察组:男14例、女6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4.36±3.57)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52±1.54)年;体质指数(BMI)21.13-31.09kg/m2,平均BMI为(25.27±2.63)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NAFLD,年龄75岁以下;②近1个月内未服用降脂、降酶、保肝等相关药物;③无饮酒史,或饮酒量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g,女性每周<70g[4];④患者知晓此次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⑤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膏等可导致脂肪肝特定疾病者;②严重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疾病者;③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者;④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方式

1.2.1 双环醇片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双环醇片治疗,双环醇片25mg,口服,3次/d,坚持治疗3个月。

1.2.2 双环醇片+非诺贝特片联合治疗方法 观察组使用双环醇片+非诺贝特片联合治疗,双环醇片用量同对照组,非诺贝特片0.2g,口服,1次/d,坚持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验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以及Ⅲ型前胶原(PCⅢ)。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评价工具为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等8个条目,各条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乏力、肝区隐痛等临床症状消失,B超及CT检查肝脏形态正常,脂肪肝程度缓解;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B超及CT检查脂肪肝程度缓解,肝脏病变程度缓解;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B超及CT检查未达到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20.0,连续型变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无序分类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用χ2检验,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各项血清肝纤维化水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n=20) LN(μg/L) HA(μg/L) Ⅳ-C(μg/L) PCⅢ(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73.67±36.87 206.35±26.41 328.43±52.16 236.54±43.21 9.02±1.19 7.53±1.08 163.24±58.42 131.21±36.25观察组 276.54±38.14 163.74±23.54 331.45±51.87 182.41±34.69 8.94±1.23 6.37±0.94 169.35±53.97 110.67±24.12 t 0.242 5.386 0.184 4.431 0.209 0.326 0.344 2.110 P 0.810 <0.001 0.855 <0.001 0.836 0.001 0.733 0.042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SF-36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s,分)

组别(n=20) 对照组 观察组 t P生理机能 治疗前 46.47±5.98 46.87±6.01 0.211 0.834治疗后 66.34±5.34 76.93±4.16 6.996 <0.001生理职能 治疗前 49.37±6.34 50.23±5.97 0.442 0.661治疗后 65.39±5.74 74.12±5.21 5.036 <0.001躯体疼痛 治疗前 42.27±3.68 42.23±4.19 0.048 0.962治疗后 67.51±5.22 78.24±4.65 6.864 <0.001一般健康状况 治疗前 44.23±5.42 45.94±5.37 1.002 0.323治疗后 71.34±6.18 82.26±5.87 5.730 <0.001精力 治疗前 51.37±5.69 51.05±5.74 0.177 0.860治疗后 72.13±4.92 83.21±5.16 6.950 <0.001社会功能 治疗前 57.23±5.43 57.46±5.46 0.134 0.894治疗后 76.49±6.34 85.24±3.57 5.378 <0.001情感职能 治疗前 52.83±6.24 53.12±5.89 0.151 0.881治疗后 71.64±5.12 82.56±4.65 7.061 <0.001精神健康 治疗前 48.93±4.35 49.02±4.29 0.066 0.948治疗后 74.31±3.4 87.64±4.19 10.971 <0.001

2.3 临床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比较[n(%)]

3 讨论

NAFLD是一种因除酒精外其他因素导致的以肝细胞内脂储蓄过量及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进一步导致肝纤维化的生成,逐渐演变为肝硬化、肝癌、肝炎、肝功能衰竭等疾病[5]。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双环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护肝药,能够有效抑制肝脂肪的堆积,促进化学毒物及致癌物质的代谢,减少对肝功能及肝细胞的损伤[6]。但单一使用该药物治疗NAFLD效果有限,需要联合其他药物辅助治疗。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LN是肝星状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外间质非胶原型结构糖蛋白,Ⅳ-C与LN共同构成内皮细胞间功能性基底膜,当患者出现肝纤维化时,LN与Ⅳ-C指标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升高,而HA则是由肝脏间质细胞合成,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以及肝脏受损的重要血清指标,另外PCⅢ升高是肝纤维化病变的早期反应[7-8]。表明通过在服用双环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非诺贝特片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从而抑制肝纤维化发展,改善肝功能。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采用非诺贝特片联合双环醇片治疗NAFL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翟玉荣,李力等[9]研究结果一致,且观察组临床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表明非诺贝特片联合双环醇片联合治疗方案有着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联合诺贝特片与双环醇片治疗NAFLD,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从而抑制肝纤维化发展,保护肝功能,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有着较高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双环贝特肝功能
首个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双环分子研发成功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模仿到底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最美妙的40%
无向双环网络的是优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