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凝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l术后心功能及miR-1表达的影响

2021-11-23 14:33韩自旺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丹参滴丸抗凝心肌细胞

韩自旺(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心肌耗氧量过度或灌注不足引起,发病较为急骤,变化快速,致死率较高[1]。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能够促进血管再通,恢复心肌灌注,快速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症状,降低死亡风险[2]。PCI术治疗效果确切,但经临床广泛应用发现,术后易出现血管再狭窄,严重者甚至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既往临床为降低并发症发生,多在术后进行抗凝治疗,但单纯抗凝治疗效果有限[3]。近些年,随着中医学广泛应用,中药复方制剂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得到应用,并展现出一定优势,复方丹参滴丸活血化痰,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预防再狭窄发生[4]。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凝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及miR-1表达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9-84岁,平均年龄(60.65±6.41)岁;梗死部位:30例前壁,10例下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0-84岁,平均年龄(60.31±6.64)岁;梗死部位:31例前壁,9例下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诊断标准;②经冠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确诊;③满足PCI指征,且顺利完成手术;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②有血液病病史;③伴有血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方法 两组均行PCI治疗,术后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凝治疗,口服,100mg/次,1次/d。基于此,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每天三餐后口服,270mg/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心功能、血清微小RNA-1(miR-1)表达,并观察药物安全性。①心功能:美国ALT APOGEE8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②miR-1表达:取患者4ml空腹静脉血,放于冰上静置,时间为2h,后在4℃下进行离心,10min即可,取血清置于-80℃备用,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③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 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DV、LVESV均降低,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n=40) LVEF(%) LVEDV(mL) LVESV(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4.87±3.35 51.39±4.02 236.54±47.75 228.64±29.46 190.56±39.78 182.18±25.51观察组 45.05±3.29 57.08±5.13 234.91±48.18 213.58±21.72 191.22±39.02 166.37±19.07 t 0.243 5.522 0.152 2.602 0.075 3.139 P 0.810 0.000 0.880 0.011 0.941 0.002

2.2 miR-1表达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miR-1表达比较,(1.44±0.28)VS(1.42±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iR-1表达均降低,且观察组(0.64±0.12)2-ΔΔCt比对照组的(0.92±0.17)2-ΔΔCt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安全性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逐渐趋于年轻化,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6]。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预后差,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将导致心肌长时间缺血,增高细胞内氧自由基浓度,使细胞膜稳定性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心肌细胞不可逆性死亡[7]。PCI治疗心肌缺血效果较好,已成为首选方法,利于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但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较高。为预防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临床多采用抗凝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抗凝治疗中常用药物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阿司匹林为常用抗血栓药物,常被用于静脉瘘、心肌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或其他手术后血栓的形成,但单用效果无法达到临床预期[8]。维持心功能的基因表达谱与心脏的病理生理变化关系密切,miRNAs是重要的基因表达变化的调控者,在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均有参与,miR-1是心肌细胞中分布最广的miRNA因子,其表达能够反映心肌细胞凋亡程度,表达越高心肌损伤越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LVEDV、LVESV、miR-1表达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凝治疗效果较佳,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miR-1表达,且安全性较高。分析其原因为,复方丹参滴丸为中药复方制剂,可起顺气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在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均有应用,效果已获得临床认可[9]。复方丹参滴丸主要由丹参素、三七皂苷组成,其中丹参素抗感染、抗凝血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三七皂苷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效果较佳,适用于PCI术后抗凝。此外,复方丹参滴丸能够对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进行抑制,避免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栓形成,从而使心肌灌注不足得到改善,恢复心肌细胞功能,防止心肌细胞进一步受损[10]。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凝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利于改善心功能,减少miR-1表达,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丹参滴丸抗凝心肌细胞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研究进展
只服用丹参滴丸可以吗?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