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2021-11-23 14:33龙秋霞陈赟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江西赣州341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体位

龙秋霞,陈赟(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病情进展快等典型特征,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1]。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的肺部感染为其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可导致患者术后死亡,因此,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预防或控制肺部感染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2]。此次研究中,对我院部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了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综合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我院5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20年6月。参照组28例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85岁,中位年龄62.8岁;观察组28例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86岁,中位年龄63.1岁。两组患者均在术后一周内出现肺部感染。两组上述资料分布均衡(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糜蛋白酶雾化治疗,常规护理干预。选用糜蛋白酶(规格:4000U/瓶,2瓶/盒)一瓶加入5ml生理盐水稀释,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次/d,持续治疗两周。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予以乙酰半胱氨治疗[3-4],综合护理干预。选用: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规格:3ml∶0.3g)3ml予以雾化吸入,2次/d,持续治疗两周。在此基础上,对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措施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①体位护理。协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一般为2h更换一次,可增加患者健侧的体位卧位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或并发症的加重感染。留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待患者的病情基本稳定后,在不影响患者的病情时,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体位,促使分泌物更好地排出,同时还能防止出现误吸、舌后坠等情况发生。

②预防交叉感染护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监控病房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情况,使其温度保持在20℃-22℃,湿度保持在50%-60%,定时对环境进行消毒,有效杀灭细菌,保障病房空气流通,防止病菌聚集。同时控制好每日探视人数和时间,防止外界细菌增大患者感染以及感染加重的风险,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③口腔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干预,应用相应的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3次/d,按时查看患者口腔状况,若出现溃疡等情况,应及时予以药物消炎,止血,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④吞咽训练护理。护理人员应传授给患者正确的吞咽训练方法,应用咽部冷刺激的方法协助患者完成吞咽训练,降低因为误吸导致肺炎的发生或肺炎感染进一步加重的情况出现,同时还应密切留意患者的痰液,体温等情况变化,若出现异常应即刻告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

⑤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主动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可能存在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力保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如对疾病过于惊恐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为患者讲解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情况,使患者能有信心面对治疗,放松身心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治疗疗效。治愈: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查恢复正常,经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患者相应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查显示各项指标出现好转,经胸部X线检查肺部情况出现好转,患者相应症状显著改善。有效: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出现明显改善,经胸部X线检查显示,患者肺部感染情况较治疗前有所缓解,患者相应症状改善明显。无效:患者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以及相应指标无变化。②观察患者静脉血液中CRP水平状况。③观察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停留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78.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静脉血液中CRP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静脉血液中CRP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静脉血液中CRP水平比较(±s,mg/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静脉血液中CRP水平比较(±s,mg/L)

组别(n=28)治疗后观察组 116.87±18.52 10.48±3.41参照组 119.81±17.61 29.87±11.58 t 0.609 8.499 P 0.273 0.000治疗前

2.3 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停留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比较 实施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停留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停留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停留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比较(±s,d)

组别(n=28) 呼吸机使用时间 停留时间 感染控制时间观察组 6.8±3.0 7.4±3.2 8.3±2.2参照组 6.9±2.8 10.1±1.1 14.2±3.1 t 0.129 4.222 8.213 P 0.449 0.000 0.000

3 讨论

此次研究中,对我院两组患者予以了不同的治疗方式与护理措施,收到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效果差异较为明显,参照组选用的为糜蛋白酶治疗,观察组予以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78.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5-6]。除此之外,在观察组中,应用到综合护理措施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通过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并发症的加重情况出现,促使患者的分泌物更好地排除,防止误吸、舌后坠等情况发生[7-9]。通过对患者进行预防交叉感染护理,控制好温湿度以及控制每日探视量,对患者进行吸氧、雾化吸入、吸痰等处理时,严格执行消毒和隔离操作等,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10-12]。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防止了因口腔问题加重肺部感染的情况出现。对患者进行吞咽训练护理,防止因为误吸导致肺炎的发生或肺炎感染进一步加重的情况出现。最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有助于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对比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液中CRP水平,以及两组停留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实施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上述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予以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乙酰半胱氨酸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氟苯尼考粉中非法添加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研究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电子束辐照对乙酰甲胺磷的降解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