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养亲汤加减对肺气虚型尘肺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评价

2021-11-23 14:33齐赢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天津3015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白芥子尘肺病证候

齐赢(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天津 301500)

尘肺病的病理特点主要为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临床症状表现为咳痰、咳嗽以及气促,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咳嗽等相关症状,导致其生命质量下降[1]。尘肺病作为常发职业病,以粉尘作业人员为主要患病群体,大部分患者在工作条件以及环境的影响下,长期吸入生产环境中存在的粉尘等污染物,导致患者肺部长时间滞留粉尘,逐步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2]。目前,针对尘肺病在临床上尚未发现针对性、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措施,大多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措施延缓病程进展,常用的西医治疗所采取的措施包含抗炎、抗纤维化以及支气管扩张剂、氧疗等综合性治疗,但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采取单一治疗措施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从中医角度来讲,尘肺病患者因咳嗽迁延失治,邪伤肺气,反复感邪,咳嗽反复发作,逐步转变为内伤,如果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其病情日益加重,对于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展开对照研究,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肺气虚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分析评估此治疗措施应用以后对患者临床症状、病情、肺功能产生的影响,综合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内容汇总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遴选于本院确诊为肺气虚型尘肺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照研究,符合研究需求的患者共计70例,均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相关治疗措施,选择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对照研究分组方式,将纳选对象平均划分为两组,初步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汇总、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照组性别构成为男性24例,女性共计11例,患者年龄选取区间于40-72岁,年龄均值为(55.69±2.48)岁,病程为2-16年,平均病程为(9.42±1.38)年;观察组性别构成比例为男性25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跨度于41-72岁,年龄均值为(55.57±2.44)岁,病程为2-15年,平均病程为(9.31±1.34)年。对照组、观察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展开对照研究,P>0.05。

纳入标准:纳选对象临床症状以及体征与西医诊断《职业性尘肺病诊断》中的相关标准相符合;具有明确粉尘暴露病史;符合中医辨证痰湿阻肺证型;选取患者未见认知障碍以及沟通障碍;患者、家属对于研究内容知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类型恶性肿瘤者;伴有心、肝、肾、肺等重大脏器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史、认知障碍者;表现为活动性肺结核;研究期间不能积极配合者;表现为肺部感染、肺大疱、气胸、呼吸衰竭;中途退出研究或者死亡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于入院以后选择常规西医治疗措施,所选治疗措施包含卧床休息,低流量吸氧以及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和抗肺纤维化等相关对症治疗措施,给予患者吸氧疗法2L/分,取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0ml以及多索茶碱注射液0.3g混合液静脉滴注,用药剂量为每天1次,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调整为30mg,应用静脉滴注方式,每天2次,此外应用可必特1支展开雾化吸入治疗,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个月。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应用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组方:炒莱菔子30g,炒苏子15g以及炒白芥子10g,用水煎服,每天1剂,每次150ml,对于寒痰较为严重的患者增加细辛以及干姜温肺化痰;痰黄如脓者减去白芥子,增加鱼腥草、射干;胸满咳逆者增加葶苈子;阴虚盗汗者增加五味子、乌梅以及浮小麦;表现为肺气郁滞以及胸闷气逆者增加枳壳以及桔梗;表虚自汗者增加浮小麦以及黄芪;易感冒、怕冷、畏风者增加白芍以及桂枝;肾阴虚者增加龟板以及生地;肾阳虚者增加肉桂、仙灵脾、制附片;舌红少津者增加花粉以及天冬,分早晚两次用药,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采取治疗措施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包含咳痰、咳嗽、胸满、气促,按照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估,总分值为6分,所得分值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现为负相关关系。

治疗有效率:依照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痊愈即患者采取治疗措施以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大于70%;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幅度于50%-70%之间;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改善幅度不足30%。

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对比评估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评估内容为FVC(用力肺活量)、PEF(呼气峰值流速)以及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均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表现形式为;计数资料则选用独立样本χ2检验,以频数、百分比(n、%)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对比评估 治疗前,两组FVC、FEV1、PEF等指标数值比较差异不大,所得统计学结果为P>0.05;采取具体治疗措施以后,以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FVC、FEV1、PEF等指标数值明显较高,所得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FVC(L) FEV1(L) PEF(L/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 59.77±6.19 83.22±4.98 64.15±4.94 88.15±5.96 1.34±0.19 1.74±0.24对照组 35 58.42±6.07 78.96±5.11 64.71±5.57 79.04±6.12 1.31±0.21 1.42±0.33 t - 0.921 3.532 0.445 6.309 0.627 4.639 P - 0.360 0.001 0.658 0.000 0.533 0.000

2.2 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应用具体治疗措施以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所得数值为94.29%,两组患者所得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估结果[n(%)]

2.3 临床证候积分对比评估 治疗前,两组临床证候积分对比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0.05);采取治疗措施以后,以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临床证候积分较低,所得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证候积分评估结果(±s,分)

表3 两组临床证候积分评估结果(±s,分)

组别 时间 咳嗽 咳痰 胸满 气促观察组 治疗前 5.24±0.34 4.96±0.56 4.91±1.05 5.14±0.53治疗后 1.46±0.26 1.74±0.37 1.12±0.34 1.14±0.29对照组 治疗前 5.23±0.42 4.92±0.48 4.82±1.12 5.07±0.64治疗后 2.76±0.34 2.11±0.61 1.82±0.59 2.27±0.47 t(治疗前) - 0.109 0.321 0.347 0.498 P(治疗前) - 0.913 0.749 0.729 0.619 t(治疗前) - 17.968 3.068 6.082 12.105 P(治疗后) - 0.000 0.003 0.000 0.000

3 讨论

截至2017年,在我国累计职业病报告显示,病例共计95万例,而尘肺病病例有85万,占据比例可以达到84.8%,尘肺病的发病人数比较多,具有较长的潜伏期,此类疾病病程比较长,患者家庭负担较重,为此临床上对于此疾病的病因、病位以及辨证治疗均有诸多研究[3]。职业性尘肺病作为我国职业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在患病以后大多患者存在胸痛、咳痰、咳嗽以及咯血等相关症状,直接损害患者肺功能,病情发展至后期以后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危害。目前,在尘肺病治疗期间所应用的西医治疗措施,所应用的药物多为抗纤维化药物,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尘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基因m RNA转录,逐步减少病变组织中的胶原蛋白合成量,具有较高的抗纤维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肺血管痉挛性状态,促使肺组织灌流通畅的同时,针对肺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盐酸氨溴索在临床应用期间则有利于促进呼吸道上腺体、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可以有效降低痰液黏度,在逐步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的同时,充分发挥化痰、排痰效果,而氨茶碱可以松弛呼吸道平滑肌,对于膈肌收缩无力的患者增加膈肌收缩力,可以逐步缓解喘息状态,对于患者呼吸功能产生改善作用[4]。

本次对照研究结果表示:治疗前,对比评估对照组、观察组FVC、FEV1、PEF等指标数值,无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采取具体治疗措施以后,以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FVC、FEV1、PEF所得数值较高,组间数值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参照对照组评估结果,观察组在应用具体治疗措施后临床治疗有效率所得数值较高,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对比评估对照组、观察组临床证候积分,所得数值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应用相应治疗措施以后,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证候积分均较低,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分析原因如下:从中医角度来讲,尘肺病隶属于“肺痿”、“喘证”范畴,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切入点,老年尘肺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大多表现为肺气虚,同时兼杂的病机特点为瘀,也有学者将其归纳于“痰饮”,从痰饮疾病出发,表示此疾病病变为金石阻肺,痰可滞留在经络、脏腑、关节从而发病,会导致肺、肾、脾等功能失调,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以后酿湿生痰,病位主要在于脾、肺、肾以及三焦,还会累及心、肝,为此对于尘肺病的分型各有看法,在尘肺病临床治疗期间暂无根治方法,大多应用复方制剂、自拟方、单味中药以及辨证论治和分期论治治疗[5]。在肺气虚型尘肺病治疗期间根据气逆、食滞、痰壅原则,在治疗期间增加了更多理气、活血药物,落实辨证用药治疗。三子养亲汤具有降气消食以及温肺化痰的效果,药方中所含有的白芥子具有温肺化痰的功效;紫苏子的应用效果在于降气化痰;莱菔子则可以发挥下气祛痰的效果,三药物联合应用各有所长,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以促使肺气得充、脾气得旺、痰浊自消以及痰降气顺的功效[6]。经现代药理证实,于肺气虚型尘肺病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期间,紫苏子可以发挥减少支气管分泌的效果,进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充分发挥止咳、祛痰的功效;莱菔子可以明显减低肺气管阻力;白芥子水提取物所发挥的祛痰以及镇咳作用均比较理想[7]。也因为紫苏子具有开郁降气的效果,可以发挥润心肺、止喘咳的功效,现代研究充分证实紫苏子可以发挥镇咳、平喘以及祛痰的功效;炒白芥子则具有解肌发汗的效果,可理气疏痰,痰于胁下、皮里膜外,除白芥子以外不能达到此治疗效果,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白芥子可以达到祛痰、抗衰老的功效;炒莱菔子则可以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此药物成分具有“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现代药理也表示其可以充分发挥祛痰、镇咳、平喘之功,根据三种药物成分的功效、现代药理作用以及组方后的药理作用,具有诸多收获[8]。此次研究结果与辛平年[8]等人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研究结果为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证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医证候主证积分较低,组间数值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对比评估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低,所得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表示于肺气虚型尘肺病治疗期间应用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措施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改善中医证候,有利于改善喘促、气短等症状。

综上所述,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措施应用于肺气虚型尘肺病治疗期间具有显著效果,与紫苏子、白芥子以及莱菔子等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发挥温肺化痰、降气消食的效果,合用后可以宣降肺气、止咳化痰、健脾利湿,此治疗措施应用于肺气虚型尘肺病治疗期间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水平,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尽早缓解,可以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逐步改善咳嗽、喘气、气短等相关临床症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值得借鉴和推广。但是本次研究期间的样本量比较少,后续还需增加样本量,选取更多患者基线资料展开大样本以及多中心研究,以期证实此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白芥子尘肺病证候
三伏贴主要药物白芥子考※
从白芥子古今外治研究探寻中药“内病外治”机理的新思路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组建
应急管理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依托应急总医院组建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一例尘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体会
34家煤矿尘肺病发生状况及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