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驱动性问题助力学生思维发展

2021-11-23 23:09霍文兰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3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思维发展

霍文兰

摘要: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在不断地发现、处理和解决 的过程中进行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学情等设计的驱动性问题能把学生带入课堂学习活动的每个阶段,让学生在思考、分析、推理、解决的过程中,触发高阶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驱动性问题;思维发展;高阶思维

信息技术课堂上一直强调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和独立思考并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驱动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用“问题引领”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用“问题追问”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用“问题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用“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驱动性问题单刀直入,引起学生学习思考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善问,学生善学,问之得法,事半功倍;问之不当,事与愿违。可见,问题的设计在一节课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花朵缤纷》一课中,我先出示效果图,然后直接抛出问题。

师:怎样让这朵红梅开在树枝上?

生:可以直接把红梅角色移动到固定位置上。

师:非常好。那现在老师需要好几朵,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这时候,老师的提问不同,效果截然不同。

第一种提问方式:老师用了图章控件,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使用,好吗?

第二种提问方式:老师利用画笔模块中的一个控件来完成了很多红梅的,请同学们思考,可能用到了哪个控件,如何运用?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事实性问题,指向的是封闭性答案。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它不仅需要学生找到信息,还需要学生提出想法,分析推理,给出证据答案。在画笔模块中,可能是哪个控件,该怎么使用,引出自己的思考。好的驱动性问题一方面引发高阶思维,一方面能提供问题话的组织结构,为信息和内容提供有意义的目的。

二、驱动性问题贯穿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1.联系生活,引起学生思维共鸣

本课在利用图章完成红梅的绘制后,将学习本课的难点,利用重复执行和图章控件结合绘制雪花。大自然中的雪花基本人人都见过,也都比较熟悉,我提供了雪花一角作为一个角色,学生很自然的就能把它与雪花进行联系。

师:生活中的雪花都见过,它是六边形,而且据说世界上是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雪花。老师提供的这“雪花一角”经过控件的“帮助”,就能变成一片片美丽的雪花,说说你的想法。

生1:画笔模块简单改变雪花的造型。

生2:利用上节课画正多边形的方法,旋转角色,结合图章工具,画出雪花造型!

生3:因为是六边形,重复执行6次,每次转60度。

本课采用雪花作为角色,贴近实际生活,不突兀,更自然,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以疑激思,带疑学习”又抓住了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思维发展的这一核心,为课堂的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合理设计问题串,提高思维的持续性

驱动性问题的有效设计具有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形成正确的研究思路、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知识点设计的一系列有效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让学生在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从课堂中延续到课后,都能继续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持续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本课初步学习图章工具的使用方法后,进一步学习使用重复执行、旋转角度等控件与图章工具结合使用的方法,深入了解图章工具的使用方法,感受图章工具的特征。

问题1:如何利用“雪花一角”产生6角?

问题2:每“雪花一角”的角度有何关联?

问题3:如何产生连续的6次?

问题4:雪花的中心点不同导致旋转后的效果不同,你能找到自己雪花的中心点吗?

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学生得到了提示,在完成程序的时候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会无从下手,这个教学难点在问题串的帮助下迎刃而解。通过问题串的引导提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程序搭建的思路,确定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框架,再经过自己的摸索探究,完成最终的程序搭建。问题串的运用能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入,提高思维的持续性。

3.问题具有梯度性,搭建思维发展的支架

问题设计需要从易到难,从相对直观到需要思考完成,具有梯度性和进阶型,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需求。具有梯度性的驱动性问题设计就像给学生的思维搭设了跳板,让不同的学生通过“看一看”、“够一够”、“跳一跳”来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师:如果要让雪花出现在舞台的某个具体位置,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通过坐标,给X和Y设定具体的数值。

师:现在,要让雪花出现在舞台的不同位置,可以肯定的是,还是得用到坐标这个控件?那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更改的是什么呢?

生:里面的数字。

师:非常棒!在Scratch运算模块中,大家去找找,有个控件会帮助到大家。

利用知识迁移,通过问题的铺垫和递进,把难度大的操作像抽丝剥茧一样一层层给分离出来,不会让学生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学生在回答从简到难的问题的过程中国,心理也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接着,趁热打铁,继续提出具有梯度性的问题“完成了不同位置雪花的出现”,“如何完成大小不同的雪花?”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循序渐进,学生思维发展循序渐进。

三、帶着驱动性问题下课,增加思维延续性

在本课中,完成了基本的内容后,一节课也差不多结束了,于是继续引导。如果我直接问,还能画什么?学生可能一下子想不到,束手无策,这个问题就比较无效,起不到老师想要的结果。但是如果这样问“雪花是冬天的代表,那春天、夏天、秋天有什么呢?带着你的答案和画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创作。”这种问题的设计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过于抽象、难以触摸的本质问题转化为学生感兴趣,联系了学生经验的问题,更好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延续。

综上所述,在Scratch教学中,用“问题引领”引导学生产生“独立思路”,用“任务驱动”解决“独立操作”。合理的驱动性问题是推动教学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也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有趣味性、引导性、合理性的驱动性问题不仅让学习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和发展。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思维发展
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研究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重视听心算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
在高阶思维的理论指导下,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